隱微處 好用功
文/普安精舍護法會督導 傳尊
處在境界中,往往不能識得境界的真相,常為境界所轉,自陷困境而不自知。甚至於不能自拔,落入無謂的人我是非當中,或者衍生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妄想,念念遷流不息,於是煩惱不斷,生命因此虛擲,向下沉淪。所以《尚書》說:「人心惟危」。此時,如果能靜下心來,及時抽離其境,才發現原來我們離開了本然,一切都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因此,覺察的工夫非常重要,進而要能覺照,讓道心顯發,當家作主一心一意,持守中道,覺悟的路就不遠了!
無論顯隱 真誠不欺
人,難免有缺點。可是,多數人往往不敢面對自己的缺點,總是遮遮掩掩,避免顯露那個缺點。若遇他人有意或無意挑起,即瞬間動氣變臉,啟動防衛機制,不惜怒言相向,以捍衛自己、保護顏面。常言道:「了解自己就是智慧」,知道自己所長、所短,又不為優劣所惱,就能坦然面對一切。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佛陀面對惡罵,默然不對,而以譬喻善巧解說;不但不惡言相向,更進而止惡勸善,這是何等的智慧與慈悲!
常言道:「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修行的路也是如此,無論動靜,無論顯隱,都要實實在在地面對自己,迷悟、善惡就在一念間。別以為別人看不到,就可以胡作非為;事實上,個人所作所為,天知、地知、良心也知。一切有因有果,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全在一念之間。「莫見乎隱,莫顯乎微!」修行人豈可不慎!隱微處好用功,才見真工夫!
曾經,面對教室不守秩序的同學,沉不住氣而動怒,破壞了原本良好的師生關係。事後檢討、反省,課堂上如有偏離規範的情事,覺性提高了,和顏以對,委婉善巧勸導,上課也就能維持良好的氛圍。
作主的心 微細處觀照
有些人在外面的職場是一個樣,回到家又是另一個樣,因為家是一個可以摒除外在束縛而私密的空間,又因為親人緊密的關係及長時間的相處,所有習性也完全暴露在屋簷下。因此,同在屋簷下的一家人,往往更容易失去分寸及客觀,忘卻相敬如賓、以禮相待之道,齟齬與衝突也就無法避免。
經過禪修薰習佛法,看到對方的脆弱,學會以慈悲心、平等心護念他人。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無論順逆,都是來互相成就道業的菩薩,當惜福惜緣,常懷感恩心。因此,時時刻刻反躬自省,人前人後都要讓這念心真誠作主。隨緣了舊業,莫再造新殃,隱微處用功,守護自他,共趣菩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