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本期主题:善调身心 处中得道







佛法云:「修福业,须借身力强健;
修慧业,必依心境对观。」
故菩萨以五事善调身心,能令福力、慧力增长;
以此福慧二力,庄严自身、利益众生,
成就如来调御丈夫之果德!


闻思修以善调身心

文/普因精舍大乘解行研经班学员 传品


  气候变迁让澳洲连续数月、绵延千万公顷的森林大火波及上亿生灵;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数以万计的人往生,面对瞬息万变的巨大冲击,该如何自处?从佛法「因缘果报、缘起性空、佛性本具」的道理,我找到了解答,在法门中找到善调身心的方法,在善知识的护念中得到珍贵的助缘与启发,学习在日常运用,自得安住。

  记得之前的旧精舍面积小,平日师父们需与居士同桌用斋。初至精舍就要与住持法师面对面吃饭的我,全身莫名的僵硬、紧张万分,实在不知如何「将饭好好下咽」。当时鼓起勇气跟师父说明自己的窘境,师父问:「是谁在紧张?」只有五个字,却如雷贯耳,自己如梦初醒,也在心中问自己:「对啊!是谁在紧张?」顿时僵硬、紧绷不再。纵然当时还未开始上禅修课,对佛法一无所知,却在师父慈悲引领下,开始有了「觉察」的体验。

  后来在烦躁、紧张时,学会反问自己「是谁?」常能先止住当下的慌乱,再问「怎么了?」觉察自己情绪、心念、身体的状态,接着检视「为什么?」试着找出原因、问题,最后思考「能做什么?」拟订办法,在「因」上努力,才能解决问题。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多欲、执着是心、身的苦源。觉察自己平日的生活行为、情绪,反思当下的状态与心念,发现:紧张、担心通常是因为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若心中有「贪」,则生活作息无度、懈怠,爱吃美食、爱上网……有「瞋」则情绪起伏大、常生气。体会到起心动念决定行为的表现,所以调身、调息、调饮食、调睡眠,无一不与调心相关。而在诵经、念佛、静坐、出坡、领执事中练习的定力、专注力,能与调身、调心的作主力相辅相成。透过经常练习,发现:每次念头生起时,觉察力出现的时间点愈来愈快,「收手」的速度也有进步。

  师父曾说:「知而不着。」面对万事万物乃至人际关系,要练习知而不着,因「着」便起妄想、分别、执着,心念、情绪、行为便随之起伏、妄动。忧恼多念的我请示师父:「烦恼多该怎么办?」师父说:「烦恼即菩提。」日后烦恼、忧心时,便以「烦恼即菩提」转念,并学习用佛法思惟,且化为行动去面对、处理。

  感恩佛法成为随身锦囊,在不安、迷茫或困顿的「当下」提点自己,照破迷雾、调心调身、学习安住。祈愿无量众生也都能蒙佛法益,往菩提之道迈进。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