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調善住 得第一道──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修行,要知道善調身心,要調身、調心、調飲食、調睡眠、調伏自己的身口意三業。
能善調身 資益行道
以睡眠來講,該睡就要睡,不能不睡;睡眠是一種毛病,我們過去生中已經養成了睡眠的習慣,在還沒有真正達到禪定、禪悅的境界以前,還是需要睡眠;假使不睡,色身就會受不了;而一般人這念心始終在散亂、染污當中,昏昏沉沉、迷迷糊糊,也是和睡眠差不多。所以我們要透過禪坐,定心、淨心、明心,用禪定、願心來代替睡眠;用功有了工夫,這念清淨心現前了,睡眠自然而然就減少了。
飲食也是如此,不能吃得太飽,也不能不吃。不吃,就沒有辦法維持色身;沒有色身,也就沒有辦法修行、修道、弘揚佛法。所謂借假修真,要想證到無為法,還是要假借這個色身;假使想要把身體燒掉、滅掉、毀掉,來求往生淨土、求無上菩提,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就算把身體滅掉,心中的煩惱依然存在。我們修行,還是要依靠這個色身,借假修真,來返照自心、漏盡煩惱。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無論是世間法、出世法,都要靠色身才能成就,所以人身是最可貴的;假使沒有色身,不但世間法不能成就,也不能成就出世法、無為法,不能成就一切功德、願行。佛法講:「法輪未轉,食輪先轉。」就是告訴我們色身的重要;假使沒有色身,要想修行、成道、承擔如來家業,都成了空頭大願;所以要善調身心,身安則道隆。
如果身體有了病,就要趕快處理。一方面是醫治,一方面是忍耐、慚愧懺悔。佛法講「比丘常帶三分病」,病,是從身體產生出來的;有了這個身體,就有生老病死,所以一定會有病。病從哪裡來?病從業生,是從過去、現在的惡業招感而來的;業從哪裡來?業從心生,心當中起了無明、妄想,動之於身、口,就造了惡業。明白了以後,有了病苦,一方面要慚愧懺悔,檢討反省,定心、淨心、明心,化除心中的無明、煩惱;另一方面,要趕快去找醫生醫治,不能逃避;法藥、醫藥雙管齊下,這樣就是善調身心。
我們用功,也要知道調適,不能太懈怠,也不能太緊繃。佛經裡有一個譬喻,修行就像彈琴一樣,如果琴弦繃得太緊,就會斷掉;如果放得太鬆,又彈不出聲音;要把琴弦調得不鬆不緊,這樣彈出來的琴聲就能合乎音律、非常和諧。修行也是如此,不能太急躁、也不能太懈怠,要保持中道,這樣身心就會很愉快、很平靜,就能得自在;做到了,我們用功就容易與道相應。
三業持護 成調御師
所謂調身,除了調睡眠、飲食以外,還要調身無犯。修行要調伏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調心無起,調口無失,調身無犯。調心無起,平時不起惡念,只起善念;打坐的時候,不但惡念不起,連善念也不起,無念、無住、無為,就是無為法;如果不起心、不動念,但瞌睡、妄想又來了,這時就要對治。調口無失,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言、不說四眾過;調身無犯,身不做殺、盜、淫的事情,這些在平時就要注意。如果平時有了這些毛病,心打妄想、口造口過、身造惡業,這些妄想積聚,心中就有負擔,就是昏沉、懈怠、墮落;這些毛病沒有了,我們的心就沒有負擔、沒有業障;業障消除了,自然就心開意解,智慧愈來愈清明、身心愈來愈健康,要有這個信心,所以要善調身心。
如來有十種稱號,當中有一個是「調御丈夫」。調御,就是善調身心;既能調御自己,又能調御眾生,就是調御丈夫。能夠調御自己,就能調御他人;如果連自己都沒辦法調御,也就沒辦法調御他人。我們修行,假使不知道調伏自己,就會走遠路,這一生想要修行成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乃至於心散亂掉了,說長道短、東看西看、東摸西摸……始終得不到受用。
修行就是要調身、調心,一直調到身口意三業無失。佛與眾生的不同在哪裡?並不是佛有三頭六臂、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經》講得很清楚:「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假使要在相上去找如來,是找不到的;若說三十二相是如來,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但轉輪聖王並不是如來,所以相是虛幻的。如來是什麼意思?如來就是知道調伏自己的身、調伏自己的口、調伏自己的心,一直調到身業無失、口業無失、意業無失,這念心如如不動,就是如來。我們修行,要懂得調御自己,調心、調口、調身,能夠做得到,這一生就能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