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超凡入聖之道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星青法師
佛經中將我們所住的世界稱為娑婆世界,娑婆義即堪忍。堪忍,還可以忍,但也必須忍,忍什麼?忍正報色身的體陋質劣、體內膿血屎尿的腥穢,忍病痛、老死的逼迫;忍依報外在的環境,氣候惡劣、天災人禍的侵逼;忍人我間種種的衝突,忍行事作為的諸多不順遂,如是種種,無人能免。
眾生有趨吉避凶的天性,遇到逆境,本能直接的反應就是抗拒或者逃避,避免不了時,或怪東怪西,找理由以抹除心中不平;或起瞋心,屢屢積怨。相反地,如果境界舒心,便起貪心執著不放。因此心就在這順逆境界間,反覆擺盪不止,乃至成垢成結,苦哇!由此得知,逼迫的苦果來自這一念心,欲離苦得樂,也當從心上超越,這是唯一的途徑。
心行忍辱 莫存順逆
面對境界,心當如何安忍?《瑜伽師地論》云:「云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意即面對逆境,能安忍不起憤怒,也不懷恨在心,也不做出令人瞋怨的行為,這是對逆境要能忍惡無瞋,若能忍得下來,便能產生力用,如同《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廣義來說,不只逆境要忍,順境也要能忍。逆境時忍瞋,順境時忍貪,當六根接觸六塵,能忍住貪愛、瞋怒,不令貪愛、瞋怒束縛自己的心,不令無明煩惱染污自己的清淨心,方是真忍辱。
初初行忍,先忍外面的境界,認為是別人不對,因此不與他人計較,表面上看似沒有瞋怒,但心中其實有慢心、我執在,有一個「我」在受辱,猶有瞋意在,只是暫時壓住沒發作出來,稱為伏忍。若不能以正念化瞋,多次累積,讓瞋念在心中發酵,因緣和合就會爆發。雖然如此,行忍還是得從伏忍階段開始,一次又一次地練習調伏自心,忍的強度與耐久度,就會慢慢增加。
進一步要了解,忍辱是學習心能作主,忍心不動,不為瞋毒、貪毒所駕御。眾生累劫習氣重,六根總是攀緣六塵,因此遇外境時,覺察到瞋念起時,看住它,不隨它動、不相續;進一步思惟瞋心危害甚重,瞋心會毒害自己的善根,障蔽清淨功德……,藉以化除心中的煩惱,不論順境或逆境,都能夠忍得下來,成就無生法忍。
無我正觀 常懷慈忍
古人言:「擒賊先擒王」,了知心是造業的根源,若能忍心不動,於一切境不起分別妄想,任心自在,即能與清淨心相應,如四祖道信大師云:「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亦如《大智度論》云:「意清淨名忍辱」,達到寂滅忍的境界。
釋迦牟尼佛過去行菩薩道時,有一世為忍辱仙人,遭受歌利王割截手足,其時忍辱仙人,心無所忍之境、所忍對象、無能忍之人,心無四相;非但不起瞋心,更以慈忍心發大誓願,未來成就佛道,首先將度化歌利王,而成就忍辱波羅蜜。
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曾開示:「修行從凡夫一直到成佛,就是一個『忍』字。『忍』有幾種層次:第一是伏忍,第二是順忍,第三無生法忍,第四寂滅忍。假使能夠成就忍辱的工夫,心就定下來了,就能夠超凡入聖。」所以忍辱不只是落實修行的實踐工夫,更是超凡入聖的殊勝法門,故經言:「忍辱第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