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部
依循创办人惟觉安公老和尚所擘划的校政旨纲──「长程教育,永续经营,教学成果,走向国际」,普台教育与时俱进,精益求精。随着108课纲素养时代的来临,自107学年度开始推动「普台精进计画」、开发「饮水‧思源」教育旅学课程,以学校环山汇水的地理人文优势,设计一系列走读课程,引领学子走出户外,探索人与大地的关系,立足地方看见大千世界。 教育走读课程,将山水教育融入不同领域学科,配合埔里的地理形势,分为眉溪、北港溪、浊水溪,以及新近纪地质等四大主轴,共计十三个跨领域的子题课程;课程架构则包括行前研究主题基础课程、实际造访田野、后续的报告撰写。整个课程皆由专业教师群带领,透过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在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提供普台学子应用课堂知识的机会,从做中学,探索自身兴趣、适性发展,并且从中培养观察分析、系统思考及归纳应用等能力。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从2018年开始至今,普台学子已拜访人间秘境「武界」、原住民噶哈巫族、眉溪部落、清流部落、探读「新近纪地质区」、「车笼埔断层区」等地,及走访花莲女子八家将、攀登合欢山、骑行日月潭,并透过建置课程地图(Story Map),清楚记录走读教育的概念及课程足迹。其中,高中同学研究噶哈巫族的信仰与族群文史,更在国际专题比赛中,获得优选的殊荣。 2018年8月,融合地球科学、地理学的新近纪地质课程「走读新近纪」及融合语言学、历史学的北港溪课程「走读清流」同时启动。普台学校位于台湾的新近纪地质区,地质作用造就了埔里地区复杂的地形样貌,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访了港门桥河岸、位于乌溪河谷的双十吊桥及邻近的双龙隧道,透过地理实察,不但验证地理的理论与实际,也培养观察能力。 清流部落即是1930年「雾社事件」后,余生的赛德克遗族被日本政府迁移所在,旧称「川中岛」。普台学子实地走访、探究川中岛的历史与文化层理。除了聆听族人导览部落,了解部落的整体概况及雾社事件相关的历史背景之外;也借由聆听两位族语发音人念赛德克语单词,记录发音,学习语言学「田野调查」搜集语料的方法。 2019年夏天,国三全年段的同学们前往眉溪部落,了解原民青年返乡与地方创生的议题。从了解眉溪部落的发展困境,及返乡青年积极发展地方创生,到族人对于文化保存的热切,许多同学反馈不只学到知识,也认识到人与地方的紧密连结及丰富的生命故事。
深度走读 培养多元素养 此外,高中同学为了研究噶哈巫族的信仰与族群文史,长达一年时间爬梳相关文献、学习田野调查的技巧与方法,实际走入部落及采访多位族人。过程中,虽遇到困难,但与老师讨论后,找到「语言复振」的切入点,尝试为消失中的族群语言与文史保存尽一份心力。同时,透过参与国际专题比赛,学习以学术角度关心国际议题。同学们表示:比赛最困难的是答辩时,得快速抄下教授一连串的问题,还得在限定时间内分配各组员回答问题。当天针对部落语言流失提出方案的预期成效,分别从地方的主体性及国际的角度,将本土的原住民族议题与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结合,成功地回答教授的提问。 研究「女子八家将」的同学则表示:「走读不仅是研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研究者也能借此开拓眼界,进而返照自己。透过八家将团员的分享,深刻体悟到自己其实是很幸运的」、「应当以感恩的心看待所拥有的一切,并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项挑战。」 108课纲的推动昭示了素养时代的来临。走读,让同学们跨出自己的舒适圈,走进大千山水,从历史文化、自然地貌、政治经济、人道关怀等不同面向,认识这片土地,打开五感六觉去观察、感受、关心所到之处的人事物,并导入学科领域相关讨论,强化逻辑思考力,锻链敏锐观察力,让学习不再只局限于课堂知识。 目前,以学校周遭环境为基础而发展的「饮水‧思源」教育旅学课程仍在进行中,普台教育团队逐年累积教学经验,预计发展出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可以参加的户外活动。在素养时代的新纪元中,培养普台学子具备跨领域整合力与跨尺度洞察力,将学习带进生活,从在地迈向世界。普台教育,将持续精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