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本期主题:跨越我慢山 天地无限宽







慢心若起,自是非他,则种种障碍生。
我慢山高,烦恼厚重,与道相违,离家转远。
若能以谦敬,伏慢心;以慧观,破我执,
跨越我慢高山,天地自然宽阔。


离慢恭敬行--惟觉安公老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贪、瞠、痴、慢、疑、邪见,是众生的六个根本烦恼。每个人都有慢心,有了慢心,这个心就像一潭浑水,昏沉、迷糊,障蔽自己的道业。因为有了慢心,始终不承认他人;总是故步自封,自己的知见就不能百尺竿头再进步。别人看到我们有慢心,也不敢跟我们讲真话;讲了真话,我们不但不感激人家,还认为别人在找麻烦,于是周围的善法愈来愈少,所结交的善知识也愈来愈少,这些都是慢心在作祟。《佛说四十二章经》云:「除灭我慢难。」要把慢心转识成智,就要下一番工夫。

摧我慢幢 达诸法空

  佛法讲,慢有七种。

  第一,慢:「于劣谓己胜,或于等谓己等,由此起慢。」对劣于自己的人,产生了自己较为殊胜的想法。例如自己的学问好、品性好、相貌很端正,也学了很多技能,看到人家长相不好,学问、技能也不如自己,无形当中就产生一种优越感,看不起人家,这就是「慢」。

  第二,过慢:「于等谓己胜,或于胜谓己等,由此起慢。」对与自己同等的人,硬说自己胜过对方;对胜过自己的人,偏说对方与自己同等,这就比较细微了。例如别人与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形相同、学问也相同,自己偏偏认为对方不如自己;或者是别人的学问、技能都比自己好,自己却偏偏说对方和自己差不多,这就是「过慢」。

  第三, 慢过慢:「于胜谓己胜, 由此起慢。」对胜于自己的人,起相反的看法,认为自己胜过对方。例如自己的成绩不好,看到别人考甲等、考九十分,自己偏偏不承认,认为他没什么了不起,可能是作弊、可能是老师对他很好……这就是「慢过慢」。

  第四,我慢:「于五取蕴谓我、我所,由此起慢。」于五蕴假合之身,执着我、我所,恃我而起慢。我慢是七种慢的根本。众生就是执着有我,把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的身体执为实有,执着我的眼睛、眉毛、耳朵,执着身材很苗条、身体很健康……内执有我,外执有我所,不但认为自己超越了人家,而且认为我所有的东西也比别人好,这就是「我慢」。

  第五,增上慢:「于胜功德未得谓得,未获谓获,未触谓触,未证谓证,由此起慢。」于尚未证得的果位或殊胜的功德,自认为已经证得。例如有些人打坐时看到一些境界、得到一些轻安,一听开示、一看佛经就能明白,知道什么是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也知道什么是菩提、涅槃,不但知道,好像还有一点点相应,于是就认为自己的修行很不错了、已经成道证果了。其实这只是一些相应的境界,并没有证果。有了这些境界,就认为自己已经成道证果,就产生了「增上慢」。

  第六,卑慢:「于他多胜谓己少劣,由此起慢。」对于极优越之人,认为自己只是稍劣于对方;或是虽已承认他人高胜、己实卑劣,却绝不肯虚心向他人学习。例如看到人家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罗蜜,很精进、很用功,任何方面都超过自己,自己知道不如人家、差人家一截,感觉很自卑,却始终不敢面对现实,也不肯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反而认为:「没什么了不起! 你好你的, 跟我有什么关系?」还是依然故我,这就是「卑慢」。

  第七,邪慢:「实自无德,谓己有德,由此起慢。」无德而自认为有德,就产生了邪知邪见。社会上这种人也不少,自己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却认为自己很有德行,已经得了禅定、已经开悟……这就称为「邪慢」。

敬以存心 除灭我慢

  我们明白了这些因素,就了解「慢」确实是修行很大的障碍。无论是哪一种慢,都要反省、检讨。要想破除我慢,就要修析空观,静坐时思惟哪一个是我?众生执着色受想行识五蕴为我,五蕴分为色法、心法。色身属于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所以是空;心法属于受、想、行、识,也是空。最后毕竟空寂,没有我、也没有我所,这样就把我慢破除了。

  在生活中要了解, 大众都是我的善知识,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愿意放下我执,虚心去求教,这样就能把我慢心降伏下去。我们拜佛、忏悔,也是在降伏自己的我慢,六祖大师云:「礼本折慢幢。」礼佛的目的,就是在折伏我慢、降伏自己的慢心。佛经里有一位常不轻菩萨,看到人就礼拜:「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知道人人都有佛性,对人恭敬,就能折伏我慢。

  中台四箴行的「对上以敬」,就是用恭敬心来除去我慢的障碍。我们对任何人都有恭敬心,就能去除自己的慢心;有了恭敬心,家庭就能和谐,社会就能安定,人与人之间就能减少很多的烦恼和磨擦。能做到这些,做人、做事就会减少障碍,今生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不用等到来世。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