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本期主题:善自调御入真道







经云:「唯自调者,得至泥洹。」
面对身疾、心恼,
忧悲喜怒、进锐懈退,
以觉性为鞭,
未调令调,不正使正,
善御六根,去恶即善,
安抵彼岸。
调御人生

文/见侚法师

  人的生命是身与心的结合,人类的生活即是生理、心理的全面展现。如果将基本的物质生活,当作生命的全部,忽略了心才是根本,即是本末倒置;即便坐拥万贯家财,这念心若无法安定,烦烦恼恼,依旧不能令人快意称心,不协调的身心苦不堪言,何乐之有?因此,想要有称心如意的人生,就必须适当、合宜地调御身心,唯有身心和谐,人生方能圆满如意。

调御丈夫 处中道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说明了处中得道、善调身心的重要。过去释迦牟尼佛修行时,历经六年勤修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麦,骨瘦如柴,虽然精进,却无法成道。当时,悉达多太子体悟到劳苦其身、心外求道,并非正确的修行方法。

  在善调色身后,悉达多太子发大愿心,于菩提树下静坐,上半夜、中半夜契悟四谛、十二因缘之理;下半夜,契悟能看、能听、不生不灭、不可思不可议、始终存在的清净心──中道实相,人人本具、最真实的心境。

  如来借由自身的修行历程告诉大众,修行要成就,必须以智慧善调身心。「调御丈夫」是如来十号之一。如来具大丈夫力用,不但自觉,调伏一切无明烦恼,亦能觉他,以种种法药,调伏众生之病,自觉、觉他达到究竟圆满,成就佛道。

  平日动中广修一切善法,口说诚实语、利他语、柔软语,无善不修,不疾不徐,恰到好处,善调此身。进一步,了达诸法因缘生、因缘灭,心不执着,时时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只起善念,不起恶念;静中坐禅之际,通身放下,一念不生,即能善调此心。身心调御达到动静一如,保持觉性时时存在,如〈中庸〉所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即是善调身心之妙方。

映现万物 无取舍  

  圣者随顺觉性,调伏自心,众生随顺习性,放纵心意,如同野马,经常落入懈怠、躁进二边,所作所为只图利己,终日汲汲营营,疲惫不堪。修行学佛即是学习驾驭这一念心,让心作主。

  这念心要如何作得了主?就是要做到「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六祖坛经》云:「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心性人人本具,平等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只要起心动念,妄生分别,即偏离本心,所以当这念心居一切时、一切处,如明镜照物,始终保持「知」,知一切法,平等无二,既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实映现去来之相,安然不动,亦不随境界去来,心无所住,即是最究竟之调御。

  世间人不能作主、无法善调身心,正是因为妄执四大为我,错认声色为乐、尘劳为富贵,于是攀缘六尘,千思万想,三心不歇,心疲发劳,不得自在。只要一念觉察,当下回光返照,「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于念念生灭的妄想瀑流中,照破妄心,不随之生灭起伏;一旦离妄,本具的清净心,自然现前。

  因此「知妄即离」的知见,是调御身心最直接了当的下手处。理上如此,事上时时反省、检讨、改过、自净其心,调伏三业不起贪瞠痴,远离诸过。让这念心从粗到细,从浊到清,从烦恼到清净,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无垢无染着,是真调御师。」菩萨行者进一步,以「六度万行」调身,以「慈悲喜舍」御心,于利他中成就调御丈夫之清净功德。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