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本期主題:善自調御入真道







經云:「唯自調者,得至泥洹。」
面對身疾、心惱,
憂悲喜怒、進銳懈退,
以覺性為鞭,
未調令調,不正使正,
善御六根,去惡即善,
安抵彼岸。

善調自心真勝行--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調御丈夫」是如來十號之一。「調」是調整,「御」就是控制、駕馭。現代有所謂企業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調御」,就如同現代人所說的「管理」。以「企業管理」來說:管理事業要有方法、計畫。企業的根本是人,所以首先要把人管理好,要了解公司裡每個人的智慧、品行、個性,才知道如何管理。其次是財務的管理,假使一個公司不知道如何管理財務,事業就會崩盤。人事、財務都管理好了,才談得上企業管理;這些都做到了,公司才會有好的發展。

調心御根 入道之基

  除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現代人也談「情緒管理」。而佛法不但講情緒管理,更進一步講心念的管理、調御,涵蓋的內容更為廣大、實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管理自己的心,真正做到了,就是「調御丈夫」。

  人的心念,有善念、惡念、雜念、無念……要達到哪一個境界,才算把心管理好?所謂「調心不起、調口無過、調身不犯」,身口意三業的作為,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

  「調心不起」:要調整、管理我們的心,不要隨便起心動念。要做到心念不起:第一要有智慧;第二要能作主;第三要能覺察、覺照、覺悟。

  打了妄想,這念心就成了賊人,任由妄想來偷自己的清淨功德。所以,不起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邪見,不昏沉、不散亂……都屬於「調」的範圍;有了這些功夫,才能進一步達到調心不起。在平時調自己的心,只起善念,不起妄念、雜念、惡念;靜坐時要更進一步,不但惡念不起,連善念也不要起,因為最高的境界是「無念」。

  「調口無過」、「調身不犯」:時時刻刻檢討反省,管理、調御、降伏自己,口不犯惡口、兩舌、妄言、綺語四過,身不犯殺、盜、淫的過失。身不犯殺盜淫,則身業清淨;口不說惡口、兩舌、妄言、綺語,則口業清淨;心不起貪、瞋、癡、慢、疑、邪見,達到一念不生,則意業清淨。

  時時都要返照自己的三業是否清淨?沒有做到,就是流轉生死的凡夫;做到了,就是解脫自在的智者。翻過來是手掌、翻過去是手背,煩惱即菩提,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就看自己做不做!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有的法門都是對治法門,身口意三業要達到清淨,都需要經過一番管理和對治。能夠調身、調口、調心,使這一念心歸於寂滅的境界,就稱之為「調御丈夫」、「大覺世尊」。

生滅滅已 即至彼岸

  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活到五十歲,知道過去四十九年的種種錯誤,因為他時時刻刻都在反省檢討,都在改正、調御、管理自己。我們不需要經過長年累月才能看見自己的錯誤,只要時時反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安住在這一念智慧心、不動心上,馬上就能知道。

  這念覺性要空、要明、要淨,不能有染污、有雜念,不能昏沉、迷糊,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知道這念心是佛,心即是道,知道覺性是佛、覺性是道,煩惱來了就要調御、管理,在心上安住用功,才是真用功。

  六祖大師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前面「菩提自性,本來清淨」是講體;後面「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講用。菩提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假使這念心本來不清淨,我們還要修一個清淨心出來,就屬於生滅;因為有生就有滅、有成就有壞。這念心本來清淨,妄想心則是我們自己心生分別出來的。所以,只要安住本來清淨的心,時時刻刻安住覺性,有了妄想、煩惱、無明,知道要調御、管理自己,就是「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佛法就是要悟這念心,悟心本具、悟心空寂。沒有悟,修行就如挑千斤重擔,這念心妄想顛倒,起邪見、起執著;口,惡口、兩舌、妄言、綺語;身,不能安住於清淨的行為。悟了以後,安住覺性、隨順覺性,隨拈一法都是佛法。「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凡夫心和佛心是一個,想要不染污,就要先調御,調心不起、調口無過、調身不犯,這就是正知正見。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絕對不會空過一生,否則始終只是在迷的眾生。這些道理,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是這麼講,這就是真正的佛法。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