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本期主題:制心一處 無事不辦







「得一心人,所為之事皆能成辦。」
國事、家事、生死大事,事事一心,
一切時、一切處,不夾雜用心;
以滴水穿石之功,
成辦世出世間一切功德、事業。
駕車不如駕心

文/見瑩法師

  戰國時代,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如何駕御馬車;學成之後,好勝的趙襄王立刻要求與王子期進行一場駕御比賽,在這場比賽中,趙襄王一連換了三匹馬,都無法勝過王子期。事後,趙襄王氣急敗壞地怒指王子期,沒有將真正的御馬術傾囊相授。

  王子期告訴趙襄王:「啟稟大王,所有的駕御技術,我都傳授給您了,只是大王在駕御馬車時,稍微太過了些。駕御馬車時,最重要的是駕御者與馬、車之間的調和,由於大王一心只想要勝過我,並沒有專注在您與馬、車的狀態,導致三者失去和諧,這是大王落敗的真正原因。」

  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無論世間、出世間,任何事情想要成功,專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分散心思在其他枝微末節上,如同趙襄王在駕車比賽中,忘了要專注在自己與馬、車的協調性,反而不停地察看對手的狀態。當結果不如預期,便認為是馬匹不佳或是別人藏私,才會導致輸了比賽,完全沒有發覺自己在當下沒有專心一意。

  表面上,趙襄王輸了這場馬車駕御比賽;事實上,趙襄王真正輸掉的是駕御自心的作主能力!想想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也經常落入患得患失、念念相續、攀緣外境的狀態,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心散亂、顛倒了,也失去駕御自心的力量,以致於家庭、事業、人際互動、學業,出現種種混亂與挫折。

  如果透過禪修來覺察自心,便會發現內心的念頭如大浪般,一波又一波的襲來;儘管置身於禪堂內,眼、耳、鼻、舌、身都靜止下來,理應專注在這念心上,卻始終無法真正平靜、專注。經典中,佛陀把心比喻成牛,當牛不聽話,隨意踩踏農作物,就要用力拽牛鼻子上的繩子,調伏牛的野性與牛脾氣。

  同樣的道理,假使心散亂,無法專注,可以藉由禪修、教理返照自心。如此不斷地反覆練習,直到這念心作得了主,眼、耳、鼻、舌、身、意自然也不會妄動,如同牧童放下繩索,牛也不會亂跑、撒野,代表這念心不再因攀緣外在境界而迷失。

  《佛遺教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唯有這念心能作主,方能徹底遠離外境的擾亂,也會發現真正的寶藏就在自心當中,藉由動靜閒忙等境界磨鍊這念心,便能成就佛陀所言「制之一處,無事不辦」的殊勝功德。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