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本期主題:堅住正念 隨順覺性







經云:「菩薩摩訶薩,入出往來心不迷謬,
恆時安住正念正知。」
正念猶如鎧甲,
守護三業,不令違犯;
覺性統帥,
八風現前,惺惺寂寂,
一念到底。

安住正念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闕法師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為了排遣壓力、放鬆身心,往往寄情於五光十色的娛樂享受,結果反而更為疲憊、空虛。究竟要如何紓壓,才能讓身心獲得真正的寧靜與和諧?祖師大德教導我們,唯有回歸到本具寂然的這念心,才能讓身心真正安住。

  「禪者,佛之心」,佛的心是清楚明白、寂然不動,時時刻刻安住在覺性上。如果我們能安住在當前這念覺性,安住一分鐘,就是一分鐘的佛,安住十分鐘,就成了十分鐘的佛;若能契悟覺性、隨順覺性,二六時中都能安住,就能入佛法界、成就佛道。

  古德云:「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更明白指出,這一念心要能作主,要靜就靜,要動就動!要時時回光返照,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原來覺性的養成,就是在日用之中,落實開山祖師耳提面命的教誨──「人在哪裡,心在哪裡」。

  記得法會剛結束不久,身心因為出坡作務而有些疲憊。回歸學院規律的生活時,每次靜坐不是落入昏沉,就是煩躁不安,難以在禪堂內攝心宴坐;更因為身心疲累,情緒不禁冒出頭來,與人互動時,也失去了平常的耐性……

  當自己察覺到身心失衡,便藉由落實〈毗尼日用〉來收攝身口意三業。晨掃前,默念「行步不傷蟲」偈:「若舉於足,當願眾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念誦後,觀照行走的每一個動作:舉足、前移、落下、觸地,自己的覺性是不是一直都存在?有沒有注意到地面上的蟲蟻,避免踩傷了眾生?

  此外,更觀照整個晨掃過程中,自己有沒有為了趕時間,以秋風掃落葉的方式草草完成,甚至禍及周邊的蟲蟻,讓牠們被這陣「秋風」吹得東倒西歪?而見到蠢動含靈等眾生,有沒有發起廣度一切有情的願心?最後,反省自己今日所走的每一步,是不是都朝著廣修眾善、成就佛道的方向前進?

  如此用功一段時間後,發現身心安定下來了,待人接物也變得柔軟許多;在禪堂靜坐修止觀法門時,更容易用上功。所謂「禪本平常,吃茶吃餅揚古道」,修行學佛離不開生活的點點滴滴,重點就在於自己有沒有提起覺性、安住覺性!覺性現前了,吃飯、穿衣、走路、打掃等日常瑣事,都因為覺性啟用而成為佛法。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