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普贤十大愿”也说“常随佛学”,学习什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戒、修定、修慧……总的来说,就是要学佛的身、学佛的口、学佛的心。
什么是学佛的身?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戒清净,行住坐卧不离四威仪,所谓“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立如松”。什么是学佛的口?经常保持口业清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言,多讲好话,不讲坏话。什么是学佛的心?就是要契悟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境界,就是指我们的心境。时时刻刻任心自在、坚住正念,这样就是悟到佛的心。
无住无求 心自宁一
佛法一个是事,一个是理。事,就是福德;理,就是菩提心。外面的三宝属于事──佛像是佛宝,经、律、论三藏是法宝,比丘、比丘尼是僧宝,这是外面的三宝。藉由外面事相上的三宝,启发我们心当中的三宝。见到心当中的自性三宝,才是究竟的正道。
我们拜佛,不是在求佛,佛是无所求的。无所求、无所住,就是佛。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灵知灵觉才是自己的本心。灵知灵觉不清净,就是众生;清净,就是菩萨;完全清净了,就是佛。假使修行学佛没有这个观念,就容易走错路、走远路,修一百年、一千年……都没有用。
古人说心外求道、心外求佛,就像日中找影子一样,迷失了自己。“佛者,觉也。”每个人心当中都有一个自性佛,诸位听法这个心,念念分明,即是佛。佛性人人本具,不必去求,一求,心就不在了;一求,心就跑掉了。《六祖坛经》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觉,就是觉察、觉照、觉悟。心当中起了烦恼,马上就知道,这就是觉察。知道起了烦恼,把它看破、化掉,这就是觉照。这就是心当中的自性佛。
我们每一念都要起善念,不要起恶念;起了恶念,要把它化掉。三十七助道品“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这就是要靠觉。行住坐卧、动静闲忙,觉性都要存在。例如,正想要发脾气时,自己察觉了,马上把它伏下去。为什么不能发脾气?火烧功德林!这把火一烧,把过去的功德烧得干干净净的,所以,马上把它伏下来、化掉,这就是觉,大家要了解。
《金刚经》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无论是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邪见,只要一生起,就把它降伏下去。要从这里开始来返照自心,时时刻刻觉察、觉照、觉悟。目的就是保持这一念清净心、保持这个正念。《六祖坛经》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坚住正念,随顺觉性,自性佛才存在。
三业净化 惺惺寂寂
所以,要如何“常随佛学”?就是心要有正念、口要清净、身业要清净,要向佛学习,身、口、意三业都没有过失。我们的心,不起贪心、瞋心、痴心,乃至于没有慢心、没有疑心。我们的口业无失,时时刻刻都要讲好话,不要讲坏话,如古人所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这样口业就没有过失。现在的人正好相反,专门说人家的是非,拚命地膨胀自己,这样口业就有过失,没有学习佛的口。
学佛的身,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要走明路,不要走暗路。假使真正做到三业无失,不但心地光明,一身都是光明,这就是“常随佛学”──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行为己行。佛的心是什么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根本。要达到菩提心,先要有慈悲心、恭敬心、柔软心、谦卑心、无我心、孝道心,要有知恩心、感恩心、报恩心、精进心,最后要归于无为心,这样就是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行为己行。
释迦牟尼佛广度众生,席不暇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来没有休息过,上半夜、中半夜、下半夜,无有间断。一般人做了一点事情就怨声载道,觉得累得不得了,跟佛比起来就相差很远。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圆满六波罗蜜,这样就能达到佛的境界。
修行学佛,一个是动,一个是静。祖师说:“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打坐的时候,不起一个念头,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不落一点尘垢;就像一潭止水一样,不起一点波浪,不浮躁、不妄动,时时刻刻都有定力、有智慧,这就是常随佛学。
动的时候,心中只起善念,口只说好话,身只修善行,这样就真正达到常随佛学的境界。古德云:“一乘任运,万德庄严者,诸佛之法界。”所谓“一乘”,就是时时刻刻不离当念,如如不动;在如如不动当中,要起“万行因花”──以万行之因花,庄严无上佛果,最后修而无修达到不思议的解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