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20 期 |
|
本期主题:学习随喜 处处欢喜
|
|
随喜之美 何乐不为
文/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见非法师 人与人的沟通当中,言语可说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所谓“好话一句三冬暖”,若能做到口说好话及赞美之语,人际间互动适时的赞叹,不仅能够广结善缘,拉近彼此的距离,带给他人快乐,在团体中领导大众更可以让人心悦诚服。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赞扬、随顺他人的善法,这样的言行举止就称为“随喜”。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能够留心观察,许多看似平常的善行,举凡拾金不昧;行车在外礼让老弱妇孺;做任何事情都能认真负责;与人相见时,恭敬合掌说声“阿弥陀佛”,乃至于以欢喜心布施微笑等等,尽管是小小的举动,但背后含藏的心念是欢喜、恭敬、慈悲等善念,因此,都有值得我们随喜肯定、赞赏之处。 一个懂得随喜赞叹他人的人,必定具足善缘。透过赞美之语来鼓励他人,帮助他人向上提升,这也是菩萨摄受、化导众生的善巧方便之一──“爱语摄”;“爱语”即是口说柔软、关怀之语。菩萨度化众生时,先以智慧观察、善解众生优点,真诚关心、赞叹对方,令生欢喜,拉近彼此的距离,待因缘成熟,适时为大众开显佛法的真理,接引众生听经闻法,究竟解脱,入佛法界。 过去,释迦牟尼佛与五百位比丘经过一个尚无佛法流传的国家,为了化导该国百姓,佛陀先后请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及诸位大阿罗汉前往该国宣扬佛法,皆无功而返,最后,佛陀请文殊师利菩萨前去度化。文殊师利菩萨抵达后,没有采取之前诸大阿罗汉的作法,立即为大众宣说因果、持戒得人天果报等诸多佛法的道理,而是观察、了解该国百姓的性情与根器,欢喜赞叹当地人民勤奋、朴实,更大肆称扬国王德政,将国家治理得如此强盛,令百姓安居乐业。 人民听了无不欢喜雀跃。此时,文殊师利菩萨知道该国众生得度因缘已成熟,便带领国王及人民前往佛所,至心供养佛陀,聆听佛陀宣说无上妙法,个个信受奉行,发菩提心。 随喜之美,妙不可言,文殊师利菩萨随喜赞扬人民的善行,善缘成就,也圆满度化众生的因缘。日常生活当中,若能人人随喜赞叹他人,就是实践佛法随喜法门,与大众广结善缘,非但具足无量的功德福报,也能成就众生得度因缘。随喜之美,妙用无边,何乐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