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离苦得乐。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痛苦来自于错误的见解,即主观意识的强烈执着所致,也就是对真理迷昧无知,因此起惑、造业、受苦。经云:「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清楚揭橥解决人生的不如意,追求如意自在的生活,就要具备正知正见。透过听经闻法、研究经教,回山打禅七,便可建立正确的知见观念。
正见如眼 洞然明白
无论在工作、家庭,乃至于日常生活中,具有正确的知见,如同眼目洞悉外境,帮助我们明辨是非善恶,时时刻刻觉察、觉照,反省检讨、修正自我,去除恶言恶行,建立良善的作为,自然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步步迈向光明的人生大道。
《始终心要》云:「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三谛是从教理的角度,说明心性之体与用,以此作为修习止观的依据,落实于日用中,帮助行者认清事物的真相,知所进退,成就随心满愿、欢喜自在的人生。
佛法云:「众生欢喜,诸佛欢喜。」做任何事情,朝着圆融、圆满的方式来积极努力,即是「俗谛」;透过利他的菩萨愿行,修一切善无善不修,不仅广结善缘,也能让自己用善法止息恶行,累积培福修慧的资粮。然而修善的过程,若有了分别取舍,贪着财色名利,就会心生烦恼,无法安然自在。所以藉由「真谛」知道一切事物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如幻如化,了不可得;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对所做的种种善行,不生执着,落实修一切善,不执一切善,自然不为外境所牵绊。
「中谛」则是说明诸法皆不离实相,为众生本具性德,非造作而有,明白修一切善,无一善可修的道理。古德云:「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这念心若能不住空、不住有,无所执住,就能真正契悟中道实相,了达「俗谛」为心之用的展现,「真谛」是心之体的特性,皆为「中谛」一心所统摄,一切万法都不离真、俗、中三谛,统统含摄在人人本具、当下这念能知能觉之心。
真俗中谛 光明自性
古德云:「修习空华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成就梦中佛事。」人生如一场梦,而梦中的一切现象,又如真实上演的电影,如何不被业力牵引,迷糊虚度一生?关键在于自己的作主能力!想要拥有欢喜自在的人生,就要如理落实三谛,了达诸法本质,善用三谛的智慧,便可自行导演一场了脱生死的人生大戏。
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云:「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弘法度众需广设方便,行菩萨道更要发无边愿心,以圆融俗谛为人处事,接引有缘众生,并实践真谛的真空智慧,普度众生实无度一众生,遍修善法而无一善法可修,就不会落入我、法二执,沉迷于外在物欲与内心烦恼的困境中;最后,体悟中谛,一切智慧慈悲、功德妙用皆不离自心,这念心时时保持清楚、明白、作主,就能契入实相,见到人人本具的佛性。
三谛的智慧如同点亮人人本具自性的光明灯,照亮自己并光耀别人,是行菩萨道的最佳利器。行者在因上时时反省检讨,觉察、觉照、觉悟,清净身口意三业,广积福慧资粮,坚住正念,随顺觉性,不仅开创欢喜自在的人生,更是通往成佛的解脱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