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10 期 |
|
本期主题:从觉性出发 做自己的主人
|
|
随顺觉性
文/普亲精舍夜间中级禅修班学员 传悟 去年,因为禅七的因缘,报名了初级禅修班,目前已经是中级禅修班的学员。从初级禅修班到中级禅修班,一路走来,体认到不能离开道场,因为唯有在道场不间断地薰修,端正知见,才能提升自己的清净心,并且可以向师父及师兄弟们学习。 在禅修班的课程里,总会听到让人法喜充满的佛法道理,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个是落实生活中的细行,一个则是修习慈悲观。 师父曾经开示,修行就是从生活中的细行做起,经常观照自己的念头,时时刻刻觉察、觉照,保持当前能知的这念心,安住当下。起初听到这样的道理时,并不觉得有何困难,心中想着:难道在吃饭、洗澡等生活小事,自己会不知道吗? 等到真正落实在日常生活时,愈是仔细观察念头,愈会发现自己的念头竟然如此杂乱无章。此外,真正要做到时时刻刻都能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不容易,以关门、开灯为例,以前从来不曾注意这些细微的动作,所发出的音量,也可能会干扰到他人。 开始注意自己的细行之后,才懂得去观照开灯、关门等动作,并试图将声音降到最低,近来更常常发现由于自己的疏忽,或是某些动作太过粗暴而影响到他人。透过在生活中落实细行,让自己的觉照力大幅提升,过去是浑然不知,现在虽然逐渐能察觉到个人的行为举止,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修行的起步,如同师父所说,修行要从观照细行做起。 除了开始觉察自己的行为之外,有时也会不自觉地观察别人的行为,想知道大家都如何在生活中落实细行,却发现到当他人有些许过失时,自己便会因此生起烦恼,甚至火冒三丈,认为别人为什么不去注意个人的行为。这样的状况,经过师父的指导,开始学习修慈悲观,转化自己的心念。 如今看见别人的过失,第一念不再是起烦恼,而是希望对方也能更好,若他人的行为干扰到自己时,也能转念看待,透过慈悲观,面对境界时,学会以忍辱、慈悲取代瞋心,尽管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已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转变。 上了将近一年的禅修班,让传悟有了成长与转变,确信佛法所言不虚,也自我期许一步一脚印地身体力行,不只在精舍要修行,在生活中更要落实佛法,最终,更希望能了生脱死,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