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本期主題:從覺性出發 做自己的主人







古德云:「若能轉物即如來,春暖山華處處開。」
從覺性出發,了知心外無境,
不為塵境迷惑,不被妄想左右;
一念返照,回到當下,
任運作主,自在無礙。

法爾如是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髦法師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心中很是嚮往《金剛經》經文所描述的這段情景,世尊無言無說的威儀細行,以「如是」道盡佛法中最玄妙之處,卻也不離開最簡易平實的日常生活。

  將凡夫眾生的生活,和經典中所描述的佛陀行止,兩相對照,都是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但何以同樣的作為,卻得不到相同的利益功德?誠如〈達磨二入四行觀〉所云:「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眾生無始劫的妄想執著,障卻本心,使得本該清楚明白、理所當然的事,竟被自己的執著、妄想蒙蔽,繼而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實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平常心 如是行

  「禪本平常,吃茶吃餅揚古道」,如果我們向佛看齊,一切如是行,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臥,如是穿衣吃飯,將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呢?凡夫眾生的無明煩惱,源自於最初的一念不覺,心念妄動。而佛法是覺性的教育,透過覺性起用,觀照個人的起心動念,乃至於一言一行、舉手投足的覺察、覺照等功夫,都可以經由後天薰習養成,日積月累,達到念念省覺,自然如經典所言:「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在中台佛教學院的觀行課程,便有提升覺性的觀照練習,透過記錄,讓學僧每天觀察,運用覺性專注做十件事。初初開始,發現自己原來非常不專心,經常落入慣性的妄想分別,日常生活都是隨順「習氣」,而非隨順「覺性」,很多事情都在不知不覺中,囫圇吞棗、不明所以地完成了。

  為了更加專注一心,保持覺察、覺照的功夫,於是先選擇比較簡單、微小的事情進行自我訓練,並放慢節奏,從身體的覺察,觀身如身,穿衣時知道穿衣,行走時知道自己正在走路,保持人在哪裡,心就專注於哪裡,觀照每個動作細節、威儀舉止,一一皆清楚了知,漸漸地,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保持覺性,覺心觀照」也成為生活中熟悉的一部分。

主人翁 非思量

  而禪七期間,更能感受到這念心從粗到細的微妙轉變,透過止觀法門,不斷收攝、沉澱,身心明顯地感受到愈來愈清明,如同經典所云:「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屏除外緣,離諸塵勞,這念靈知靈覺之心,自然現前,不假外求,當這念心靜下來,如止水般,皎然清明,心的作主能力也隨之提升。

  祖師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禪七是在靜中培養觀照的功夫,動中仍須經過一番磨鍊,出了禪堂,在種種人事變化中,難免觸境生心,唯有時時觸物起照,將心收回,二六時中保持覺性,外在境界即如鏡照物,應物現形,這念心始終安住不動,不將不迎,正是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對弟子們耳提面命──「堅住正念,隨順覺性」的心地功夫。

  古德云:「萬物靜觀皆自得。」生活中的自在,來自於放下意識心的愛憎分別,遠離攀緣心的流逸奔放,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我們能否從容應物,不疾不徐,平靜待人,無喜無憂,皆不離「覺察、覺照」的功夫,因為覺性起用,於平凡的事物中,開啟不平凡的觀照力,以覺性遍觀,將會看見事物的原始風貌,一切一切,法爾如是!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