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本期主题:禅与情绪管理







禅者,佛之心。
忙碌的生活中,心绪也易随之纷乱;
且提起觉照之心止息妄想,化波澜于无形,
以定慧不二的“禅”心,
体现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清凉自在。

安心法门

文/中台男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髦法师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愤怒、哀伤、忧愁、绝望等负面情绪占据心头,理性思考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失控的情绪反应,甚或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这样的经验,在生活中并不陌生,造成的困境可能是亲人间的争执、同事间的冲突,更有可能是别人无意间碰触到自己最脆弱、最在乎的一面,因此,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成了一门必修的学分,也是每个人一生当中,无法逃避的重要课题。

  昔日,二祖慧可大师向达磨祖师请教如何安心,问道:“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不安的心,牵动起伏不定的情绪,令人手足无措,在生活中造成许多困扰,我们很难忽略自己的感受,心情往往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但是当静下心来,反观情绪到底从何而来?情绪又是什么面貌?即便我们千寻万觅,大抵不出二祖慧可大师的回答:“觅心了不可得”!

  学佛后,慢慢了解,原来情绪是虚妄不实的,皆由众生妄想执着而有。情绪,是众生心;而禅者,是佛之心也。这念心以觉悟为根本,“觉”,即是学习看见自己的心,反观自照,化除烦恼之心,安住在能觉的这念心上;愤怒时,心里默默提醒自己:“生气的不是我”;面对各种情绪,知道情绪不是我;能看到情绪变化,能知的这个始终作主,看着情绪,知道就好,知道情绪是暂时、无常的,知道它生起的同时,也知道它终将变灭。若真想找出那个刹那生灭、倏忽即逝的情绪,实则觅心了不可得。所以,“佛法以人为根本,人以心为根本”,倘若我们无法照顾好自己的心,调伏内心的种种情绪,我们生命中的这个根本,就成了无法掌控的不定时炸弹。

  禅修是由外回归到内、由动荡到寂静的心路历程,从对外境的执着不舍,心随物转,随风而起浪,到慢慢看淡、看清这一切,如波澜化为澄水;禅修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当内心不再为外境的纷扰而起伏跌宕,在各种情绪的变化迁移中,还有一个平静不动、能知的心。看淡世事的虚荣浮华,毋须等到历经沧桑、已成往事后,只要看清世事如梦幻泡影,看破无常变灭的假有,在生灭中,了悟不生灭的本来面目。欲求安心,不由他人,解铃还须系铃人,只如达磨祖师所云:“我与汝安心竟”。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