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06 期 |
|
本期主题:禅与情绪管理 |
|
禅心自在
文/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见祈法师 禅者,佛之心。究竟“佛的心”在哪里?一日,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入舍卫城托钵乞食后,返回祇树给孤独园,用斋完毕,清洗钵盂、洗足后,结跏趺坐。此时,须菩提尊者体悟到佛教化众生的深意,原来“佛的心”就在日常生活起居当中,时时刻刻常寂常照。 任性合道 逍遥绝恼 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曾提示:“禅本平常,吃茶吃饼扬古道。”三千年来,祖祖相传的禅门心法,于行住坐卧中,始终保持觉性清楚明白,直下承担,不假外求,即能自在解脱。 古德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日常生活当中与人相处,应对进退之间,面对称、讥、利、衰、毁、誉、苦、乐等境界风吹拂,因此心水常起情绪波浪,无法止息,令人不得自在,逃境安心虽能得一时之安乐,但往往会带来更多的苦恼。犹记得当兵时,承接部队车辆零件的管理业务,由于前人对于业务的不熟悉,累积诸多工作急需完成。长官的殷殷期盼,化成种种境界狂风吹来,忧虑、不安、怨怼等情绪充斥心中,每当收假之际,内心总是彷徨恐惧。幸好有佛法为后盾,帮助自己提起正念,仔细思惟逃避与面对的利弊得失。逃避虽能暂时摆脱当前的压力,日后却需面对更多境界,永无宁日。而坦然面对,虽然艰辛苦屈,却仍有机会改善现况。因此鼓励自己勇敢面对,同时心中也发愿:“自己因前人的积累而受苦,希望后人不要因自己的怠惰而受累。”经过一年的努力,也受到单位长官的肯定与认同,顺利完成业务交接,自军中平安退伍。 时过境迁,不管是初接业务时所面临的讥、衰、毁、苦,或是退伍前的称、利、誉、乐等境界,早已烟消云散,当时伴随境界而起的情绪,更是了无踪迹。唯有知境界、知忧喜的这个“知”未曾远离,如同旅店的主人始终都在,而境界、情绪则如访客,来去无痕迹,此即《楞严经》所云:“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认清了主客,只要能作主,就不怕客人多、客人烦,因为客人终将离去。黄檗希运禅师曾开示学人:“凡人多谓境碍心,谓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情绪虽常伴随外境而起伏,但境界不能单独产生情绪,因为心对外境产生憎爱分别,念念相续不断,幻化出喜怒哀乐种种感受,假名为情绪。若能了知此理,见境不生爱憎,情绪自然无从而生,当下即是清净地。 《大宝积经》云:“不为八风动,则不生憎爱。”又云:“智者于苦乐,不动如虚空。”面对境界要能真正不动,不生憎爱分别、情绪烦恼,不仅要具足正知见的慧解,亦要有收摄六根,不向外攀缘的定力。古来行者皆透过止观法门,培养定慧,方能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萨行。《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因此,老和尚过去常于禅七开示学人,要勤修习“数息观”、“观息”及“中道实相观”三种法门,透过不断地重虑缘真,收摄六根,达到六根归一,契入禅心,永离情绪波澜,得大自在;进而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接引法界有情,同离生死苦海,共证菩提,即是真正的菩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