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佛学院园地








觉心观照

在佛教学院中的每一天,学僧们用法、用心、用观行,
努力在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诲,
走着佛陀曾走过的心路,记录下对心念的观照;
觉心观照——是一份修行人的作业。





似曾相“似”的假象

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见祈法师

  多年后重回学院薰修,从教授法师、同学、教室到寮房,有一种似曾相“似”之感,仿佛自己未曾离开过。然而,细细观察又发现诸多不同之处,不论人事物,都有些变化。

  一切法究其真相,皆是缘起性空,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相似相续,都无自性。只是凡夫的心太粗了,无法觉察当中的变化,认为真有人事物的“存在”。往往随着岁月迁移,蓦然发觉人事物已截然不同,骤生无常之感。其实,只要用心觉察、觉照,即可发现一切法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犹如浮云。修行人以世事无常的知见看待万事万物,便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万物、不住当下即是解脱。

迎向光明

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见阙法师

  在娑罗殿附近经行时,听到树上的蝉正用力鸣叫,似乎在分享迎向光明的喜悦,吱!吱!吱!蝉在地底下待上三至五年,甚至十几年,才会破土而出,来到地面,但,寿命却只有短短的二至四周,很像自己生命的写照——在家时不懂佛法,身边的人追逐五欲,自己也随波逐流,不知不觉二十几年了!二十几年的光阴,与住在地面下的蝉一样,没有光明、痴闇浑沌!

  直到进入精舍,听闻四圣谛深深感动,决定踏上修行路,进一步剃度出家,无尽的生死总算有了终止的一线希望。

  人一生寿命不到百年,无常何时到来没人能预料,关键在于这一生是否活出生命的价值?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真正令人恐惧的不是无常,而是无常到来时,才惊觉自己虚度了一生。期许自己修行有所成就,将佛法的真理和法喜与大众分享。

随缘尽分

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见旆法师

  华林园有两棵榕树,一棵种在地面,高而硕大,另一棵则被植成盆栽,庄严精巧,虽然与旁边郁郁挺拔的榕树比起来,两者有别,但都充满生命力,别有一番雅韵。这是生命的韧性,当外缘具足,就长高长大,让虫鸟来栖,绿叶成荫,利益众生。外缘不具足,亦尽其本分,扮演好盆栽的角色,赏心悦目,令人欢喜,亦是利益众生。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行者在每个执事中随缘尽分、克己慈忍,安住正念;尽自己的本分,于执事历练中,必有一番成长与体悟,成就道心与修行的韧性。

修行人的生命

中台女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一年级  见牒法师

  教授师提及“观行是修行人的生命”,惭愧之心油然而生,反省到自己没有把心力投注于观行的修习。回想过去在禅七期间,向道的心总是最猛利,过程虽然很辛苦,但真正能亲尝“修行”的滋味,对于主法大和尚的开示信心百分之百,在行住坐卧之间战战兢兢,收摄再收摄,原来,禅七所感受到修行的殊胜,在于自己的作为与当下的发心,向道之心愈切,与“五根——信进念定慧”愈相应,根就札得愈深。

  修行用功要求的是“念兹在兹”,必须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在心念上返照,从事精进到理精进,最后达到一念不生。学院是修行的殊胜助缘,期许自己拿出打七的精神——念兹在兹,让学院的日子成为真正的“修行”生活。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