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本期主题: 宁静以致远







动静闲忙中锻炼自心,
不再追逐外在的境界风,与内在的烦恼欲望,
心安定下来,平静清明,
看清楚因缘,才有知进知退的智慧。


不离自性 即是福田

文/基隆佛教莲社护法会副会长 传奉


  科技带来许多便利,日常生活、工作、读书都少不了它。办公室里经常可见,边工作、边开会、边回电话,或眼睛盯着电脑荧幕,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移动,一心好几用……但是,似乎总有许多琐碎的讯息干扰,愈来愈不容易集中精神思考,专注地处理完一件工作。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人仿佛日复一日地在赶路,以至于很少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总是被周遭的事情推着走,或者盲目追逐着某些事物,少有片刻的宁静?人生的意义为何?真的只能这样过一生吗?

少欲无为 身心自在

  《佛说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众生的苦来自众多烦恼,只因贪求无厌,劳心劳神,汲汲营营,日日疲惫不堪;或贪慕虚荣、享受,放纵眼耳鼻舌身意,沉醉于五欲之乐,乃至造了恶业、堕入三涂恶道,不能自出。唯有少欲知足,心不贪求,才能出离欲望的牢笼,真正得身心自在。

  马鸣菩萨《大庄严论经.卷三》提到:“人身极难得,信心亦难生,财宝难可足,褔田复难遇。”当知无常一来,钱财乃五家所共有,真正的福田只在这念心中。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何不回归每个当下,如六祖大师体悟:“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莫在梦中说梦,犹如庄周迷蝶,蝶迷庄周,惘然一生。

身语意业 谋定后动

  如《周易.系辞下》:“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儒家认为,君子必先安稳自身,才有所作为;总是为人着想,多方斟酌后,才开口说话;平日诚信待人,有了深厚的交情,必要时则有求必应。若能从这三方面修身养性,待人接物可圆满无失。传奉从学佛以来,也学会透过静坐,给心灵多留点空间,能够觉察、转念、返照、歇息、沉淀,经由静中养成、动中磨炼,时时照顾好心念,方能清楚明白,作得了主,由安心、定心、净心、明心,保持觉性常在。

  如是遇顺境不骄傲、不执着,喜风不动,以平常心待之;遇逆境不怨天尤人,不气馁、不消沉,勇于承当,反省改过,安忍守之。日常之中,勤修六波罗蜜,而以般若波罗蜜为要,所谓“五度如盲,般若为导”,修而无修,三轮体空,破除心中的无明痴暗,法才能入心。

  有些人以为,学佛就可以仗佛的力量消除一切障碍,或得到一切所求,殊不知学佛不是求佛消罪业、得福报,而是要端正知见、依教奉行,扫除自己的迷惑、执着而明见自性,以脱离烦恼的窠臼。先要自觉,开显本具的清净心;还要觉他,帮助众生明悟心性,如此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则称为佛。累劫以来,众生只因妄想执着、习气牢固,而不能证得。若能时时观照自心,具有正知正见,努力修持戒定慧,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修善亦不执着功德。无论动静闲忙,皆不离当下这念清楚明白的心,妄念一起马上觉察、觉照,提起正念,念佛、持咒、诵经、礼佛,转烦恼为菩提。念念皆善念,念念归自性,则心净佛土净,心平世界平。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只要努力不懈,自然产生转化的力量,破除我执、法执、无明,转识成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条菩提路就是正确的人生之路。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