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本期主題: 認錯、改過智慧生







稻穗成熟總彎腰,所謂「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反省改過,是放下我執的初步,也是坦然面對、隨時修正的氣度。
生命幾經沉澱,更澄澈,也會更禁得起風浪!


進步 從懂得懺悔開始

文/普濟精舍高級禪修班學員 傳尼

  
  眾生無始劫來所造的種種惡業,都源自於貪、瞋、癡的煩惱,因為不論身、語、意業如何變化,始終都不離當下這念心。古德言:「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繩頭正是念頭,心意識像奔騰的牛馬一般難以管束,所以佛陀提出種種法門,教導我們如何制心一處,只要學會掌握這繩頭,對治內心的散亂與紛擾,就能為這念心找到依止,歇下狂心,改變一切。

  種種業行既是在心念的驅動下造作,悔改當然也該由心地入手。佛法強調回歸覺性,所以言語或行為,必須透過覺察、覺照,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也才不至於淪為做給人看的表面工夫。

謙沖自牧虛懷若谷

  隨著修行的時間愈久,發現心念由粗到細的層次有別,眾生往往因為「心太粗、法太細」,已經起了煩惱還不自覺,在煩惱的牽引下繼續造作惡業,直到驀然回首,往往已是時間久遠,因此始終在業力中流轉,難以翻身。

  精舍於每堂禪修課一開始,帶領學員們先讀誦〈懺悔偈〉,藉此提起反省檢討、覺察覺照的心念,不僅有助於提升覺性,保持清楚作主,養成護念每個當下念頭的好習慣,也有助於養成虛懷若谷的寬柔心量。

  《地藏菩薩本願經》提到:「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以至於需要勞駕菩薩們「於百千劫,頭頭救拔」,不厭其煩、用心良苦「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概括而言,就是由於眾生不知懺悔,甚至也不懂得該如何真確地改過遷善,不明白回光返照的重要性。想要以原來的習染、愚癡,去面對無始劫以來的煩惱業力,始終無有出期。

擺脫我執沉重桎梏

  認錯、改過的最大障礙常常會卡在「我執」這一關。有些人為了維繫住自我的尊嚴,不惜對自己的過失採取說謊、拒絕面對、自圓其說等手段,以自護其短,覺得認錯,等於要他否定先前的自我。說穿了就是為了面子,因為「身見」──錯執一個實有的自我,明明已經墮入邪見之謬,也死不認錯、護短到底。因為「執著」,所表現出就是冥頑不靈的習性;因為不肯放下,而讓自己的眼界受到局限,觀照力也無從開展,本具的智慧心始終被蒙蔽。

  懺悔改過,則是通往清淨智慧強而有力的方法。懂得檢討反省,才會懂得修正自己的行為,在不斷修正身、語、意的過程中,告別「我執」的頑固煩惱,培養慈悲柔和的性情,眼界不再受執著的限制,便能體會到這念清淨心的智慧。

  懺悔並不是耽溺於罪惡感之中,甚至淪為不肖邪師剝削詐財的肥羊,例如:中古世紀羅馬公教販售贖罪券,就是利用了黑暗時代人們不懂得懺悔的真義,甚至無心於探究何謂真懺悔的怠惰心態。自從接觸佛法以來,發覺懺悔改過是一個令人愉悅而值得努力的過程。藉由時時反省、修正自己,能一步步擺脫我執和偏見的沉重桎梏,不再拘泥於個人好惡的狹隘見解,進而擁有愈來愈開闊、愈來愈豁達的智慧和眼界來看待世界,透過返照、修正、淨化身語意三業,永離惡道、邁向解脫!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