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89 期 |
|
本期主题:
正信的佛法 |
|
正信无求
文/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见愫法师 逢年过节时,总见民间寺庙川流不息的人潮,手持着香,口中低声祈求着……但是为什么“有拜有保佑”呢?其中的道理,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反正“拿香跟着拜”就对了。 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人之精诚所至,加上佛菩萨的慈悲愿力,内因外缘具足自然灵验。然而,以有求之心来念佛,是初信之“感应法门”,一旦遇到一点挫折,便会退失道心。若欲真正学佛,则须建立正信,学习佛菩萨的慈悲、智慧,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古德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过去宋孝宗游杭州下天竺,见飞来峰(佛国山),便以山名问灵隐寺慧远禅师:“既是飞来,何不飞去?”禅师答:“因为一动不如一静。”后来又见行道观音圣像,便问禅师:“众生有难,念观音菩萨圣号救苦;而观音菩萨也手拿念珠,不知念个什么?”禅师回答:“也念观音。”孝宗奇怪问:“为什么?”禅师回答:“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慧远禅师的回答,基于佛法最重要的知见“人人都有本具的觉性”、“人人皆可成佛”,相信自己可以,进而发展出积极的作为。在理上,修行要在这念心上用功,不需外求。藉由念佛帮助摄心,时时刻刻保持清楚明白的觉性,不落昏沉、妄想之中。烦恼来时,称念佛号也能帮助我们转化烦恼,让心有所依靠,不被外境所转,如此念佛就是修善止恶的“方便法门”。 在事相上,人人都想要有圆满如意的人生,如何才能随心满愿呢?佛法告诉我们从因上努力,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要富贵须修布施法门,想要身体健康须慈心戒杀,乃至吃素、放生,想要感情顺遂须持不邪淫戒,想要全方位的如意,必须“修一切善,无善不修”,同时“断一切恶,无恶不断”,以布施对治悭贪,持戒对治毁犯,忍辱对治瞋恚,精进对治懈怠,禅定对治散乱,般若对治愚痴。 进一步了达缘起性空的道理,知道福报也是生灭的,要在不生不灭的因上努力,“修一切善而不执着一切善”,如此布施乃至八万四千法门都能由方便会归究竟。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若能如此生起正信,必定愈来愈自在,福德愈来愈具足,人生愈走愈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