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護口業 知因識果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泱法師
《佛說四十二章經》:「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十事中,口業所占的比例最重。口者,人也;品者,三口也,代表一個人的人格曰「品」。歷代祖師、功成名就者,無不以善護口業、不抱怨、不計較自持,乃至善教子弟:言語上忍得,身才不易違犯,能夠與人和合,廣結善緣而成就大事。
隱惡揚善 修德之本
譬如虞舜年少之時,雖被父母及弟弟百般刁難,卻未曾埋怨,終以恭敬、友愛之胸懷,感化了家人,成就了二十四孝之首的美名。孔子讚其口德以勉後學:「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明末,憨山大師五十歲時受人誣告,雖經查證無犯,皇帝仍敕令還俗並貶至雷州充軍。途中遇到紫柏大師,想要幫他上書澄清冤枉,卻反而被憨山大師勸止:「君父之命,臣子之事,無異也,況定業乎?師幸勿言。」後來大師到曹溪重建祖庭南華寺,經過八年,又被僧人誣告,他依然無有怨言,離寺時,唯留詩十首囑咐學人:「千僧和合似靈山,大眾依歸豈等閒……。」
相較於往聖先賢,抱怨、計較等口過實為一般人所忽略。舉凡家庭關係、社會人際,乃至國家體制、政治經濟,小至天氣、一粥一飯、生活例行事務,都可能成為抱怨的話題。加上現今網路發達,網路上一句抱怨,所引發的惡念效應,所能招感的負面輿論,實在無遠弗屆。
《佛遺教經》云:「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力。」不能忍下心中的不平,就因果的角度來看,小則損德,人不喜見;中則招感不和合的法界,如欲為善則多有留礙,更有甚者,則因口過而造成拳腳相向;因此而不能守持十善業,進而招感未來三塗輪迴的果報。
運用聲塵 巧做佛事
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初初蓋道場,為籌募善款,經常一大早就帶著饅頭及水下山化緣;因工人難請,趁夜深人靜時,獨自搬石頭,默默趕工。從靈泉至中台,
導師從未抱怨,反倒勉勵弟子多修福、多為常住發心,才不會像他蓋道場這麼辛苦。
從善知識的身上,我們學到因果之要:善護口業是因,意和、人和是果。因心正確了,才能「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使眾人隨緣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乃至於修行人,藉由事上的和合,亦有助於安住道場,契悟菩提涅槃。
「萬丈高樓平地起」,欲成就己德、己才,必須從淨化三業做起。三業之中,以口業最易為人忽略,亦以口業最易行持。而口四業中,又以抱怨這種慣性的惡口,為眾多小惡的根源之一。
人身難得,僅數十載,善護口業,別讓抱怨虛耗時光。逢逆境時,深思因果之理而護口,如〈達磨二入四行觀〉所示:「今雖無犯,是我宿殃,……甘心甘受,都無冤訴。」順境時,亦須深思因果,了達得失從緣之理,懂得謹言慎行。進一步,洞悉順逆一如,了達我法二空,繼而生起慈心,運用聲塵,巧做佛事,適時、適地、適機地以言說化導有情眾生,方為善護口業之究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