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本期主题: 静观客尘见主人







“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尘自摇动,本不碍着澄寂的虚空;
客寄旅亭,来来去去之中,自有如如不动的主人。
修行如澄浊水,静深不动,沙土自沉,则清水现前!


菜线上的修炼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燧法师

  
  
一阵风吹来,灰飞尘扬,此起彼落……

  “大众开始打便当!”回想过去领行堂执事时,总是由这句话,开始了行堂每餐忙碌的坡务。从第一波人潮拥入五观堂,就代表行堂照顾菜线的法师及义工菩萨们必须注意补菜、上菜、整理菜台、回收空盘。开始补菜之后,控菜的法师也要准备向点菜的法师叫菜,同时要注意菜量及供斋时间,决定何时并线,好让菜量适合用斋人数。

  “女众第一线补青菜”、“再五分钟并线”、“软食青菜再三盘”、“女众第二线,二盘并一盘”……开始承接控菜执事之后,一旦静坐下来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攀缘执取,对这些菜放不下,始终妄想纷飞。

  赵州,一日扫地次,有僧问云:“和尚是大善知识,为什么扫地?”州曰:“尘从外来。”僧曰:“既是清净伽蓝,为什么有尘?”州曰:“又一点也。”

  每一餐都会有上一餐未食用完的菜,等待大众发心食用。每一餐都有不同的因缘,剩菜的多寡也没有定数。一开始,总是花费许多心思,安排旧菜与新菜上桌。

  “空心菜变黑了,滤水,放在前面请发心”、“希望菜不要剩太多”、“希望大家能吃到新鲜的菜”……一日,看到自己盘算的念头一起,心情马上随之紧绷。古德云:“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注维摩诘经》云:“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看到自己在根尘相对之际,总是忘我地跟着境界打了许多以为正当的妄想。所谓“尘从外来”,眼前的菜饭,先分别“旧菜、新菜”,然后再揣度大众喜欢新菜,不喜欢旧菜。仔细想想这些分别取舍,总是在每一餐上演,为什么要被这些来来去去的念头左右?“不住名客,住名主人。”这些攀缘外境而来、生灭起伏的念头,瞬间即逝,无法久住,本不是真心正念。若总是妄认为实有,终日追逐着尘境,便于轮回之中流转不停。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

  “菜来了。”先让自己停一下。这一秒停下来,便是看清楚:谁是主人?什么是尘境?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一切根尘相对的境界,才能不随之动摇,如是生清净心。不动、不住,不是不能思惟、运作,而是善观因缘,放下自己的执着。以前要费心什么菜大家不喜欢,赶快换到请大众发心的前线上。现在想明白了,在合理的范围内,剩菜是很自然的事。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法则,因缘会变,是自然的事;接受因缘,也是应当的态度。现在,一样要思考如何安排新旧菜上桌,但心境上比较能淡然面对。进一步感恩这些福报,并祝愿大众身安道隆。

  “女众第一线补青菜”、“再五分钟并线”……每餐一样是紧凑的坡务,一样的话语,却有不一样的心境──让自己吸一口气,放松不知不觉中紧绷的身躯,继续观照。于是更能注意到:补菜时的动作,要快、要小心。遇到临时的状况,比较不容易起烦恼,思绪也更加清楚,应变的能力也变快了。观照的心开始运作,突然发现五观堂好开阔!

  雨停了,阳光照进来。其实空中,依然布满了许许多多的尘埃……

  收拾好菜线,将菜放在餐车上,推回去。这短短的几步中,开始总检讨这一餐的一切。其实每一餐都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许许多多的念头,没看到的还是比看到的多。但最重要的是,明白了在根尘相对的每个刹那,不能失去觉察、觉照。灵明清净的心,才是真正的主人,永恒的住处。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