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禪門探微







中峰明本禪師

文╱編輯部  圖╱傳寄



  南宋景定四年(1263),中峰明本禪師誕生於錢塘的孫姓人家。他的母親夜裡夢到一位法師,慈悲威嚴地提著燈籠,緩緩來到他家,醒過來後,就生下了他。中峰禪師從小行為舉止便和一般的孩童不同。剛離襁褓,沒有人教他,就常會自己盤起腿來打坐;而學會開口講話以後,家裡的人,不經意間,會聽到他唱誦佛教的梵唄讚佛;待年紀稍長,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時,總是帶著大家以泥沙土石塑佛像、蓋道場,做起各種佛事;看在大人眼裡,孫家的稚兒雖穿著孩童的衣服,行為舉止,卻十足像個出家法師。

出家悟道因緣

  十五歲那年,因慈母早已過世,師決志出家修道。他燃臂供佛,表達堅定虔誠的向道之心,早晚禮佛用功不輟,讀誦《法華經》、《圓覺經》等大乘經典,並恭謹戒慎地將優婆塞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時時放在心中,反省、檢討、憶持,晚上為了對治睡魔,常經行以保持醒覺,如果感到體力不支疲困之時,便用額頭去撞柱子,讓自己不致落入昏沉,以此苦行、惕勵自身行道不輟。

  有一天,他讀《傳燈錄》見菴摩羅女問文殊:「明知生是不生之理,為什麼卻被生死之所流轉?」心中有疑,百思不解;當時高峰原妙禪師在杭州天目山師子巖,立「死關」以居之,十餘年未出關外,師便前去禪師處親近求法。

  來到高峰原妙禪師座下,師心無旁鶩,奮志辦道,非常地精進。經過了一段時日,一日誦《金剛經》時,至「荷擔如來」處,忽然有所領悟,從此內外典籍,一看便知義趣,但他知道這還是用意識心在文字上去體會領解,並不究竟,便依高峰原妙禪師剃髮薙落,出家修道,以進一步參究佛法的真義。

  天目山在東南諸山中最為高寒,師子院山高林深,道場所須米粟屋材,皆須人力運輸撁輓而上,備極勞辛。出家後,中峰明本禪師白天隨眾作務勞役,到了晚上則一心參禪用功,精勤剋勵,脅不至席者十年。後來又在禪堂裡當維那統領大眾,如此福慧雙修,詰究研窮心性之理。

  一日山間獨行,觀見淙淙流泉,蜿蜒不息,忽然有所省悟,於是便向高峰原妙禪師求證,說明契會之旨,沒想到高峰原妙禪師不但不理會他,還將他打發出去。不久之後,民間謠傳官府要徵選童男童女,師因而問:「如果忽然有人來向和尚索討童男童女之時如何?」高峰原妙禪師回答:「我但度竹篦子(註一)與他!」師言下洞徹法源,豁然大悟,高峰原妙禪師非常歡喜,親自書贊送付與他:「我相不思議,佛祖莫能視,獨許不肖兒,見得半邊鼻。」

弘法教化事蹟

  師受高峰原妙禪師印可後,依然如舊韜光養晦,默默在禪堂裡用功多年。曾有人問高峰原妙禪師:「在那麼多的弟子當中,有誰是將來可以繼承您的衣缽,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呢?」高峰原妙禪師回答:「禪堂裡的維那,雖然現在只是個年輕人,但他就像是竹林裡的新篁一般,將來會繁盛地開演出一大片看不到邊際的茂密竹林呢!」

  高峰原妙禪師圓寂後,師繼領僧事,住持法化,弘揚看話禪,常舉「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等話頭,教人參究。開示時總殷殷勸勉,單提一念體究之心,勿放勿捨,行住坐臥一切時中,孜孜兀兀,「心不隨緣,意不逐物,識不拘境,意不染塵,三十年,二十年,首尾貫通」,「死盡偷心」,「不起第二念」等。師善觀機逗教,愛物利生,說法圓融,因此前來請法的王公大臣、僧俗百姓早晚不絕,種種的應酬答問,往來頻繁,推卻不及;加上當時徑山、靈隱等大道場,虛席待師,信施香茗金幣拜禮供養絡繹不絕,並多方禮請大臣宰官為致書信,想請師前去住持佛法。不得已,淡泊的中峰禪師便離開了道場,雲水四方。為了避開眾人的勸請追隨,他踰山泛海,居無定所,有時住在荒山的茅蓬小庵,有時則隨緣寄宿在舟舶船上,所結的茅庵皆名為幻住,提醒自己世事如幻,隨緣安住。

  師雖茅庵、船舶居無定所,然而,這位衲衣樸實、寡言好靜的出家人,不管遊方到哪裡,不久之間,前來請益佛法的道俗,就會開始相繼不絕,如水歸海,最後,他住的地方,每每因四方徒眾的輻湊聚集,而從小茅蓬發展成一座大道場。當時參學者,甚至遠自高麗、日本、伊吾、雲南、印度各地,法緣教化,興盛一時。在〈有元普應國師道行碑〉中,譽師之法化「北殫龍漠,南極六詔,西連身毒,東窮榑桑」!因師住錫之處多在江浙,時人乃尊稱其為「江南古佛」。

身栖巖谷 名聞廟朝

  元朝之時,中峰明本禪師大揚禪風,上至王公駙馬、太尉翰林,下至黎庶百姓、販夫走卒,無不爭相瞻禮,學人絡繹不絕,請益法要。元朝仁宗皇帝、英宗皇帝,皆曾數次隆重詔請致禮,希望師能入京弘法,接受供養。可是中峰禪師始終不願意去,皇帝見無法違師所意,最後特地製作金襴袈裟,並賜御香等,遣使送到江南供養,來表達對禪師的尊崇與敬意。

  遠在高麗的瀋王,是皇族懿親,身分非常尊貴,他聽聞中峰禪師的道風,也萬里函香,前來登山禮拜。望見禪師的法相,聽禪師開示法要,瀋王涕淚俱下,事後向人說道:「我一生閱人甚多,從來沒有見過像禪師一般,福德如此殊勝,慈悲威嚴之中,自然攝受調伏眾生。」

教化事畢 自在示寂

  師晚年仍住天目山,示寂前一日,親手寫偈,一一送與門人弟子、護法居士等,語笑如常,第二日辭眾曰:「我有一句,分付大眾,更問如何,無本可據」,言畢置筆,端坐而逝。歿日白虹貫於山巔,當年山中大木則多摧折,停龕三日顏色不變,奉全身塔於寺西。十一年後,元順帝追封中峰明本禪師「普應國師」之號,並頒賜其生平著作語錄《天目中峰和尚廣錄》入藏。

  此外,師亦有《三時繫念》、《幻住清規》等單行之作流傳於世。《三時繫念》乃當代淨土重要儀軌,度生、薦亡,也為念佛修持提供了具體實踐之要;儀軌中的開示,則揭示心性之理。《幻住清規》為學人日資月進之道糧,知法明道之世範,後來德輝法師作《敕修百丈清規》時,便是以《幻住清規》為主要的參考範本。

  聖哲已遠,典範夙昔,師一代慈悲教化,懇切之語,透過《中峰廣錄》、《雜錄》、《三時繫念》、《幻住清規》等,遺澤數百年,嘉惠一代又一代叢林衲子,至今明燈不滅,仍在字裡行間,默默地高樹標月之指,老婆心切地指引向上之路。

(註一)竹篦:以竹片紮成的法器,使用於禪堂內,與香板同為提點學人警醒用的法器。《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看香板(長二尺二寸),散香竹篦(長三尺六寸)」。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