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本期主题: 五戒学处








庄严法身,以戒为璎珞。
破除烦恼,以戒为清凉。
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石;
以“五戒”建立正知见、净化三业,烛照人生路,
圆满“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定、慧。


五戒的意义与重要性--觉大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所谓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佛法当中的根本戒,无论是在家、出家,都是以五戒为根本。律典中提到:发心受持五戒的在家居士,称作“近事男、近事女”,含有亲近奉事三宝之义,是在家人皈依三宝、受五戒者的通称。又因为受了五戒,身口意三业清净,所以也可称为净人或白衣。古德说:“道在红尘闹市修,全凭五戒作根由。杀生戒除慈心大,不贪财物廉洁优,见色不贪性清净,荤酒永断性长流,欲学长舌莫妄语,成佛不须出世求。”这偈子说明了五戒的重要性,想要修行、成佛,都必须以五戒为根本。如果连五戒都做不到,其他的一切戒,就更不容易受持。譬如建高楼大厦,五戒就是地基,把地基打好,自然就可以一层层往上筑成高楼,巩固而不倾塌。

持戒利他 菩萨行门

  戒是防非止恶的重要行门,受持五戒,可分积极与消极的持守。消极的持守五戒,属自利,若用主动积极的心持守,则属利他的菩萨行。消极地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来世至少还能保得人身。积极地持守五戒,就要化被动为主动。

  例如,不杀生戒,是指不杀害有生命的个体,像人、动物、小昆虫,包括胎卵湿化的众生在内。积极面而言,不但不杀生,还要救生、放生、护生。

  不偷盗戒,是指不以骗取、强夺、霸占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他人的财物。积极而言,不但不偷盗,还要行布施,或劝他人一同行布施。

  不邪淫戒,夫妻之间先生对太太要忠诚,太太对先生也要忠实,彼此遵守这种约定,就是不邪淫。进一步推动伦常道德,就是以积极态度持守此戒。在家居士是不邪淫戒,而出家众冀求无上道,应进一步断除爱欲,是故沙弥十戒当中有“不淫欲”戒,可见沙弥十戒也是以五戒为根本。

  不妄语戒,若以欺诳心,说虚妄不实的言语欺骗他人,就是妄语。还有一种叫大妄语,就是没有证到禅定,说已得到禅定;或者没有开悟证果,说已开悟证果。说这类大妄语的人,将来的业报就是堕入地狱。但戒律中也有开缘,开缘,是指持戒时可以有例外的因缘。所谓“方便妄语”便是开缘,这个妄语并不是为了图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救度众生不得已而说,便不算犯戒。例如,从前有位修行人在山中打坐,有一位猎人正在猎捕一只兔子,兔子仓皇之中躲到修行人的包袱底下,猎人追到此地不见兔子,便问修行人:“有没有看到一只兔子?”为了保护兔子,修行人便回答:“没看见。”为了护生,说这样的妄语,就不遭罪过,同时也掌握到持戒慈悲的精神。

  不饮酒戒,酒本身不是过失,可是喝酒后,心不清明、头脑昏沉,容易冲动做错事情。往往因为喝了酒,就犯了其他的戒,甚至于开车发生了车祸,或把机密泄露,误了大事。这些都是喝酒所产生的罪过,所以佛制不饮酒戒,防范众生造恶。有人会说,商务应酬身不由己,应该可以开缘,或者暂时先不持守这条戒。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如果我们应酬谈生意时不饮酒,一定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受人尊重,为什么呢?一位事业成功的人滴酒不沾,所说出来的话,就显得非常得体、有分量。因为好人、老实人通常都不饮酒,所以做什么事情,自然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

由事入理 契悟戒体

  持戒进一步还有更微细的层面,譬如不偷盗戒,凡夫的心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遇到境界还是不容易禁得起考验。一般人不偷盗,也许是因为没有机会,所以不犯盗戒,假如有机会都不犯戒,才是更微细的持戒清净。譬如,到山上看到一座土地公庙,里面有一叠钞票,四下无人,也不拿走它;到朋友家里拜访,里面没有人,桌上有一叠钞票,也没有想动它。无论在任何时间、空间,都能持守不偷盗戒,如此这念心就能作主了。能作主后,看到钱财不贪即是解脱。所以戒有“别解脱”之意,即个别持守一条戒,便个别解脱一个烦恼,这是指身根对钱财不贪的部分。而六根中眼、耳、鼻、舌也容易犯偷盗。例如,眼以色为食,眼睛爱看好看的,没有经过他人允许,偷看别人的东西、信件或书籍;耳朵爱攀缘,偷听别人说话;鼻子偷闻别人的香味;舌头偷尝别人的食物。总之,没有经过别人许可就看、听、闻、尝,就微细而言都属于偷。佛经有一个“比丘偷香”的公案:有位比丘静坐后,在莲花池旁经行,池中莲花盛开,传来阵阵花香,这位比丘便在迎风处嗅闻花香。突然间,池神现身指责他:“你这位比丘,怎么不在林间好好静坐用功,却来偷闻我的花香?”这位比丘很惭愧连忙道歉。过没多久,一个路人来到池边,不仅摘花、还连根拔起,踩踏弄污莲池才离开。比丘便对池神说:“刚才我不过闻了花香,你就骂我偷香,而这个人任意摘花,连根都拔了,你怎么都没阻止他?”池神说:“这个人做尽了坏事,早已是三涂恶道的果报了,有什么好说的?但你是出家修行人,我不忍心你为了一点点花香,起了贪爱而影响修德,所以才现身提醒你。”这个公案,正说明了持守不偷盗戒更微细的层面。

  人生在世,为什么有贫穷、富贵、长寿、短命的差别呢?因为每个人持守五戒的标准不同。把五戒持得很好,在人间就是人上人。所以五戒当中分成三品──上品、中品、下品,上品当中又再细分成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下品也是如此。属于哪一种品级,端看个人持戒的消极、积极与粗细分别。假使五戒持得非常完整,由粗到细都能以恭敬心、虔诚心与清净心持守,那将来就是人上之人,属于上上品戒。上品戒就是大富大贵,中品戒就是富贵人家,下品戒至少可保一个人身,下下品就是虽得人身,六根不完具,眼、耳、鼻、舌、身、意都不健全,到那时候要想修善法、诵经、用功都比一般人困难。

  由此可知,五戒的持守其实非常微细。民初的弘一大师持戒相当严谨,还谦虚地说自己连在家的五戒都没有办法承担。律宗大德尚且如此,可见戒法要用心持守,才能彻底落实。以心性而言,佛的心是细中之细,菩萨的心是粗中有细,凡夫的心是粗中之粗,因为心太粗,所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办法与清净微细的法门相应。

  例如念佛,一般人认为念佛很容易、很单纯,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心也有粗有细。开悟的人念佛,明心见性,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念念归自性,所以说是很细。没有开悟的人持名念佛,执着今天念了多少遍佛号、有多少功德,一句佛号口念心不念,打了妄想、心跑掉了还不知道,所以凡夫的心是粗中又粗。念佛法门因众生心而有粗有细,而参话头,参“念佛是谁?”这法门又比念佛法门还要微细,细中再细。想要明白这些道理,第一步就先要受持五戒,从消极自利的持戒,提升成积极利他的菩萨行。在这念心上用功,由粗到细,由染污回归清净,先从事上用功,然后入理契悟戒体,这才是最真实的。真正能把五戒持得清净微细,就能深入佛法的堂奥。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