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宝--上惟下觉大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要了解皈依三宝的意义,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皈依?什么是三宝?
皈敬三宝 发行助道
皈,是皈向;依,是依靠。皈依,就是皈向、依靠三宝。三宝,指佛、法、僧。小乘以释迦牟尼佛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为法宝,五比丘为僧宝,这是化相三宝。大乘是以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为佛宝,六波罗蜜为法宝,三贤十圣为僧宝。
有些人认为,既然“心即是佛”,就不用皈依了。但是自己的心散乱、颠倒,没有清净心、恭敬心,没有正确的归向做为依靠,作不了主,这样就会糊涂、造业、堕落。所以,藉由外面的皈依,养成我们的恭敬心,清净身口意三业。再藉由外在的境界来磨炼、启发、提升自己,坚住正念,随顺觉性。做到了以后,这念心就能真正安住,由外相的皈依,进而皈依内在的自性佛。
有一个譬喻解释三皈,就像兔子听到猎人打猎的枪声,吓得不得了,要赶快逃命,马上就跳一步,脱离了猎人的枪口,把命保住了,这是第一皈,譬喻我们暂时脱离了无常生死的逼迫。兔子恐怕猎人再来追逐,再跳一步,就是第二皈。虽然如此,兔子还是心惊胆跳,身心不安,所以再一跳,就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这是三皈依的意义。
佛经上记载一则公案,空中有一只被老鹰追赶的鸽子,它一看到佛的身影,立刻飞到佛的影子里,便感到非常安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佛福慧圆满,具足一切功德,大慈大悲。众生听闻佛所说的道理,就能够转化烦恼、心开意解,乃至契入究竟第一义谛。所以,佛是一种宝。世间人认为的宝,不外乎金银财宝,这些财宝是可用尽的;佛法所说的宝,比世间的财宝更加宝贵,是无漏之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真正的至宝。
宋朝苏东坡曾说:“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炎炎火宅内,三宝为雨泽;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塔。”佛所说的法,就像是雨泽、甘露,因为每个人的心当中,都有烦恼之火,使我们的身心不得安宁;听闻出家僧众宣说佛法,去除心中的烦恼,使身心得到清凉,不是如饮甘露吗?佛法提供我们为人处世的方针,告诉我们世间一切都有因有果,假使能深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在因上去努力,断恶修善,这个世界就能清凉、就能够太平。
不离自性 即佛法界
许多人受了三皈,但并不了解三皈依的意义,认为学佛只要皈依就好了。其实,皈依只是一个开始,就等于学生去学校注册一样。办理注册只是取得学生的身分,可以到学校里读书了,享用学校里的种种设施、资源,但是还没有毕业,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及老师的指导。所以,皈依具有正名定分的作用。如果没有皈依,当然也可以修行、也可以学佛,但是就得不到这些好处了。皈依了以后,有三十六位善神护佑,来世得生人天,未来弥勒佛成道的时候,第二个法会所度的就是曾经受持三皈的众生,这些都是受持三皈依的功德与利益。
皈依有三种,第一种是翻邪三皈,第二种是正信三皈,第三种是结缘三皈。过去病急乱投医,相信了邪教,听闻佛法之后,感觉这才是人生的真理,就把邪见转过来了,这就是翻邪三皈。什么是正信三皈?感觉到人生是苦,知道向佛菩萨学习,让我们能够离苦得乐,乃至于断烦恼、证菩提,基于这样的发心来修行,就是正信三皈。第三种是结缘三皈,人最重要的是要结善缘,佛经上也讲“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若是过去已经受过三皈,现在又遇到大善知识,再次求受三皈,广结佛缘、广结法缘、广结僧缘,称为结缘三皈或增益三皈。
藉由外面的佛、法、僧三宝,可以启发我们的自性三宝。什么是自性三宝?自性,就是灵知灵觉这念心,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自己本具的心性。这念智慧心能起观照,即是“自性佛宝”;心当中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是“自性法宝”;这念清净心没有是非、得失,二六时中寂照一如、定慧等持,就是“自性僧宝”。本具心性中具足佛、法、僧三宝,所以自性三宝又称为一体三宝。修行就是要使自己本具的三宝现前,契悟自性三宝,道业才能有所成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