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菩薩發心
文/見諶法師
不論貴賤窮通,每個人一生都在探求人生的價值。人藉由價值的建立,肯定自我人生的意義,因此,有人汲汲營營,追求功名利祿;有人無私奉獻,利物濟民。由於知見、觀念不同,藉以建立起來的自我價值,就有不同的意義。
捨己利他 菩薩應世
一般人都以「我」為生命的中心,一切以自我為出發點,所以面對人我及生命的煩惱與缺陷時,常常深陷其中,不得自在。佛法告訴我們,一切法是空性,隨著因緣時節而改變,因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端看我們的「心」如何面對。唯有隨緣才能了舊業,自在步紅塵。
凡夫面對周遭的一切,與菩薩面對眾生,心念自有差別。凡夫因「妄想我」及「愛我」,念念生滅,不了解萬物一體,自他平等,無差無別,偏偏在「我執」上打轉。而菩薩發心,為了令眾生趣向菩提,以利益眾生為務,輕自身而重他人,代眾生受一切毀辱,惡事向自己,功德歸他人,在利他中完成自利。菩薩行是為人為法,捨我忘軀,不放棄任何一個眾生,以求自他解脫,趨向圓滿佛道。菩薩在因地發心,利他的最終結果是一起提升的積極作用。
佛法不離世間法,近年來許多企業團體,採用了「利他」的作為,在合作與互惠中,為企業成就了財富與名聲。日本的「經營之聖」稻和盛夫所建立的京瓷株式會社,名列世界五百強。成功的事業,來自於植根於佛教利他、商業道德的精神與準則,以「敬天愛人」作為思想核心,人生的意義在於心靈修鍊。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辭去董事長職務之後,積極投入慈善事業,捐款發展科技,以消弭貧窮與疾病,這是因為幼年時期父母親對他的教育:「世界上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同等的價值。」
住在台灣台東的陳樹菊,是在中央市場賣菜為生的婦人,只因年少悲慘喪母與貧困的經歷,讓她對相同境遇的人感同身受,多年來捐助「阿尼色弗兒童之家」的孤兒,達上千萬元,獲選為美國《時代雜誌》二○一○年最具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之一。另一位天津老人白芳禮,騎三輪車維生近二十年,為三百位貧困孩童捐資助學。一年冬天,他來到天津耀華中學,遞上飯盒中的五百元,說道:「我做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在場的老師全哭了。這是道德的高度,也是值得世間人學習的菩薩。
利他的精神,來自於慈悲,也來自於捨己。悲能拔苦,慈能予樂,拔眾生之苦,給予安樂,捨己為人,是行菩薩道的要途。《佛遺教經》中,佛云:「自利利人,法皆具足。」佛陀福德、智慧兩足俱尊,內省自修,行四攝六度、發四弘誓願,可知佛法有積極入世的一面。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沒有眾生,就沒有菩薩,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圓滿自我的修鍊,法的具足不在於自我成就而已,更在於成就利益眾生。
普入塵剎 饒益有情
過去有一位國王,想從三個優秀的兒子中,選擇一人來繼承王位。有一天,他叫來三個兒子,分別給他們相同的一筆錢,要求他們三人在天黑之前,用這筆錢去買東西,裝滿一個大房間。
第一個王子想了很久,決定去買一大車的稻子,但是由於經費有限,只能勉強把房間裝滿一半。第二個王子買了便宜的禾草,但也不過裝了三分之二的房間。最小的王子最後才回來,卻兩手空空,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在路上遇到一個賣蠟燭的孤兒,他把大部分的錢都給了對方,只拿回幾支小蠟燭。他把蠟燭點燃,微小的燭光卻照亮了整個屋子。修菩薩行,「己」與「眾」之間孰輕孰重,道理明朗而確切;緊握一拳之土的擁有,與放開雙手後的自在,境界全然不同。
《楞嚴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菩薩發心,是一種精神力量。我們應該向菩薩學習,願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中台世界在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的指導下,僧眾教育、精舍教育、學校教育,都逐漸完善,成就「佛法教育化」的願景。「佛法藝術化」方面,也因博物館的建設而慢慢成就。
佛教文化是佛法的無形資產,對眾生具有深刻而正面的影響力,藉由博物館的展示,可以讓大眾了解佛教歷史與文化的博大、崇高。多年來有此福報與因緣,從中台山博物館到參與規劃「中台世界博物館」的建設,體會到 導師以佛教藝術化世的深心悲願,透過保存佛教文物與弘揚佛法,接引眾生,秉持「外現聲聞乘,內密無上印,身行菩薩道,廣度諸有情」的行願,始終以自利利他為目標,廣行菩薩道。願學習 導師的慈願,以身行道,自利利人,以自性之光照亮眾生,期盼光光相照、燈燈無盡,使佛法常住世間,生生不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