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之应声,影之随形
文/见箭法师
空谷回音 必应于响
过去,有一对父子一同登山,走了一段时间,在幽林穹谷间暂坐歇息。年幼的儿子一时兴起,向空谷大喊:“啊……”,不一会儿,便听见山谷的那头也传来“啊……”的音声。孩子以为山的那头有人,便好奇地再喊了一声:“你是谁?”只听见空谷的那端也传来“你是谁?”的声音。孩子开始有些胆怯了,勉强鼓起勇气再问:“喂!是我先问你的。”没想到,空谷传来的声音与孩子所说的话丝毫没有差别:“喂!是我先问你的。”这孩子有些恼怒了,但无论他如何叫喊,山谷对面仍如实地把他的怒气又传了回来。
这时,在旁的父亲平静地说道:“来!孩子,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试着用善念来对待它。”孩子收起怒气,喊了一句:“对不起!都是我的错!”这时,“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也从山谷的那头传过来了。孩子若有所悟,明白一切音声不从外来,便发自内心真诚地说:“谢谢你!”于是山谷间回荡着“谢谢你!”的善念氛围。
日中之影 必随其身
《列子.说符》云:“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日正当中时,低头检视自身,形若是斜,则影必曲;自身形是直,则影必正。影子的直正、斜曲,不在影子本身。影自实体而现,实无自性。应当追本溯源,返照自身本体之直正、斜曲,但莫矫影。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一般人不相信世上真有因果,认为因果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如何证明其存在?事实上,假使我们能如实地观照生活周遭的事物,便能知晓一切事物皆如空谷回音、日中之影,处处不离因果法则,万法必有其因果,非取决于偶然。
若从物质界面向来观察,因果法则绝非迷信,而是非常科学的。以空谷回音来说,不论言善、言恶,声声皆循原音而重现,但有空谷传声来去之时间差。又如日中之影,形与影之间,亦有着密切之因果关联性,影随身而有,身大影大、身小影小,身曲影曲、身正影正,因生果现、果随因有,影之随形,终无免离。
从精神层面而观,善果与恶果亦不离自心所起之善恶因心,如实历明,分毫不差。是故,若自心起了一念,无论是善、是恶,正如一音在谷,必有回音;一体当日,必显一影。反之而论,当有一回音之果,必来自一个原音之因,绝不会空穴来风,一切都在因果当中。
许多人认为,现实生活当中,好人不一定得善终,坏人也不一定有恶报,哪里有什么因果?事实上,这是未能细微观照空间、时间之和合因缘法。犹如空谷回声,亦非即时得闻,仍待空气传送声波之时间差;但不变的是,有响必有声。又如日中之影,实随着早、中、晚时,由于日照的角度不同,同一形体所现之影,也有长短差异;但恒常的是,必有影随形。因此,古人说:“事成不成于成事之时,其成必有因;事败不败于败事之时,其败必有因。”有因必定有果,丝毫不爽。
经云:“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佛法系立足于人生苦乐、善恶之因果法则中。因果之法,并非消极之宿命论,而是在深达因果定律之中,积极掌握自己的人生。
本末始终 因果相即
如何才能透过明因识果之正知见来改变命运,进而创造光明之人生?如同反思空谷回音之原音从何而来、反循影之本体从何而生一般,一切善恶果报,因依何等而得现起?《大乘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一切诸法皆是因果之相,皆依真如而现。因果是事,不生灭心性是理体,一切善恶因果法还归于真如空性之体。音依空谷而传,影因日照而有,一切不离当前真如自性之体。体,就是人人本具之心性,也是万法因果律之根本。
理学家王阳明曾被贬至龙场驿,当时他发愤精进,契悟:“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六祖坛经》云:“不思善,不思恶”,亦即无善无恶的这念心,是不生灭之本体。了达不思善恶之心体,即是善因果之所依,当体因即是果、事即是理。在这一念觉心、因心上安住,当前这念因心清净圆满,自然圆成不生灭之佛果。
日用中,深信善恶之意动,即由这念自性中所起之善恶念,决定人生命运步向光明或黑暗,故当下返照这念知善知恶之觉性,进而明辨善恶、断恶修善,便能趋乐避苦。每一个当下,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观此善念,犹如声响遍及空谷,传至十方法界,善念不断,福德增长,于善果中增长善因,善因又生善果……如是正向循环,人生必是步步充满光明与希望。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谓“道”者,乃是从因趋果之路。明白物质、精神,色、心二法,实不离因果法中之本末、终始、先后之理。“因”为本、为始、为先;“果”为末、为终、为后。明白了因果之道,进一步体达世出世间之大学之道、心性之路。在肯定自性本为无善恶之心体中,依体起用,断恶修善。修善而不执着善,销归自性,无所挂碍,即因即果,声响而无响,影随而无随,则能真正开创自利利他的光明人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