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念结善缘
文/普眼精舍禅修班学员 传绍
自助旅行是许多人的憧憬,却也易使亲友反目、分道扬镳。多年前,有因缘和朋友们去欧洲自助旅行,为了让原本互不认识的成员彼此熟悉,以及调和大家的期望,我们还开了几次行前会议,希望能让此行圆满。没想到飞机落地后,在欧洲古色古香的城堡中,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泯除人我见真实
首先是不谙英文的同伴在点餐前,要我将菜单上每一道餐点的每一项食材全翻成中文,又坚持要请餐厅依自己的喜好,调整酱料或食材,但服务生的英文不佳,常因此不耐烦而先去服务别桌,使我们等候许久。接着开车的行程时,同伴对我说:“午饭后昏昏欲睡,不能开车;傍晚阳光斜射刺眼,也不能开。所以,这些时段都由你负责开车。”而同伴开车时,我也得当副驾驶,紧盯导航和路况。到了目标城镇,我又常是拿着地图的导游,一马当先带着众人在陌生的国度中闯荡。入住旅馆后,还得代替同伴和柜台交涉,我完全没想到自己是花钱出来练习当导游、领队兼司机、外加翻译和打杂,不仅疲惫至极,还要调和团员之间的不和,经常怒火中烧,原本美丽的憧憬,成了难忍的煎熬。
当时已在精舍上了半年禅修班的我,即使研究行程至半夜一、二点,也仍晨起静坐。在禅修静坐当中,看到自己的烦恼、执着,进而开始观照当下的处境。想起法师曾解说《金刚经》中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发现自己因为太执着“我”的习惯、“我”的喜好、“我”的玩法……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懂的多、付出的多,对同伴有以“我”为标准的期望,而忽略了以平等心去理解同伴的需求和感受,不但不能同理他人,甚而认为为他人服务是自己的损失,想到这里,不禁深自惭愧、忏悔。仔细思索自己的情绪到底从何而来?不加处理的话情况会如何演变?怎么样才能将负向能量转成正向能量,让接下来的行程顺利进行、团员和合相处?
运用禅修班中所听闻的佛法来思惟,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我之见”,因此开始练习放下,策略是:不再坚持己见、开始注意每个人能为行程注入的活力与贡献,并且主动避免会产生不舒服的细微处。例如:点餐时,先帮同事过滤他不喜欢的口味,再建议几道他可能会喜欢的餐点,以减少点餐所耗费的时间;开车时,教会别人当副驾驶、真诚感谢团员的热心分担、放下地图跟着团员们悠闲走动,享受意外的发现。
善解包容天地宽
渐渐地,原本让我心烦的人,成了让我欣赏的人──有的团员擅于与当地人攀谈,增加许多见闻;有的团员心思细腻,能多方考量,减少差池;有的团员以他人的意见为意见,擅于配合与执行;有的团员虽然身体欠佳,不能走太多路,却能自己找地方待着,让能走的人去探索有趣的地方。长达三周的行程,走着走着,心渐渐开了;而我最该感恩的人,就是眼前这群原本个性、喜好皆不同,却能相互调和的朋友!
回想行程前期的不悦,都是来自于总是以“我”来度量他人,因此所见皆是他人缺失、所感皆是自己委屈。从惭愧、忏悔中,发现到自己错误的期待,才开始长养理解他人的心,进而发现他人的优点。当心念多关注在他人的优点和好处时,心中的气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欢喜与感恩。改变想法,自能改变作法,身边的人也都能感受得到,因此,翌年我们又有了第二次出游,气氛也更融洽、愉快。
这样的善缘,皆来自持续不断的善念;而善念的产生,则感恩法师平时的教导,让我能将禅修班中的薰修实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常将他人好处想”,自能起善念、结善缘,心量愈来愈宽广,人生之路也会愈走愈顺遂、愈走愈光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