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緣則有師
文/見齊法師
晦堂和尚云:「扣彼所長,礪我所短,吾何慊焉。」意即取他人的長處,來磨礪自己的短處,還有什麼不能滿足的呢?孔子亦云:「見賢思齊焉。」修行正是如此,修行的目的就是成佛;欲成佛,就必須行菩薩道;行菩薩道,必須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菩薩遍學一切法門,為的就是度無量的眾生。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創建中台道場,成就六和敬的僧團,每位修行人都來自不同的背景,各有所長,可以相互學習,也可以彼此磨鍊;若禁不起磨鍊,任由自己的習氣作祟,與人相處就易結下惡緣。如何才能不結惡緣?就必須理將俗反,不再負面思惟,試著學習看他人的好處、優點。孔子「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只要見到他人的一個善法,就會忘記此人的百種過失,這就是孔子的胸襟,也令後世學人學習隱惡揚善的處世哲學,正所謂「隱惡揚善,人之至德也」。
歷史上有一則著名的公案──「管鮑之交」,管仲少年時就與鮑叔牙交好,兩人曾一同作生意,分財利時,管仲總是多拿,鮑叔牙認為管仲是因為家中貧窮,需要奉養母親之故,是一位孝子,而從不認為管仲貪財。後來二人棄商從政,管仲跟隨齊國的公子糾,鮑叔牙跟隨公子小白。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齊國君位,公子小白被立為齊王(齊桓公),管仲被下令處死,鮑叔牙知道管仲是人才,向齊桓公求情,齊桓公怒道:「管仲當時用箭射我,若不是我命大,恐已身亡。」鮑叔牙說:「人都各為其主,管仲不過是忠於主人罷了,我的才能不及管仲,如果大王想作一番事業,便要重用管仲。」齊桓公也是一位心胸寬大之人,便不念舊惡,接受了鮑叔牙的舉薦,任用管仲為相,鮑叔牙則自願在管仲之下任事。管仲為相後,積極提出許多富國強兵的計畫,使齊國經濟繁榮,政治清明,國家日益強盛。
息分別 悟平等真如
六祖大師云:「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俗話也說:「見己不是,萬善之門;見人不是,萬惡之根。」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可見過失人人都有,如果一昧鑽研,牢記他人的過失,起了瞋心,那就成了自己的過失,所有的過失由之而生,修行亦生障礙。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不念舊惡」,除了不計較過去的恩怨,更要學習菩薩的廣大心量,除了事事反求諸己,還要「常將他人好處想」,來果禪師云:「人言我破戒,我臉不紅,不與他爭,反為以他作我良朋,增我道念。」如此一來,不僅減少是非,也展現出修行人應有的行持。
中台是一個菩薩道場,每一位法師都發心行菩薩道,廣學無量法門以自利利他,而法門須從善知識中來學習。所謂「遇緣則有師」,因緣必須自己創造,也就是要去看到每個人的優點,除了隨喜讚歎,更要善加學習,讓彼此都能為僧團盡一分力量,進而為佛教盡一分力量。「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除了「僧讚僧」,更要藉由每一個人的長才,截長補短,使僧團長治久安、佛法長興。
〈溈山警策〉中提到:「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於未聞。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導師也曾開示:「若能學習每一位師兄弟的優點,那麼至少能成為賢人。」假使只見到他人的缺點,而不能發現他人的優點,就無法學習、提升。因此,必須發願珍惜與他人相識、相處的因緣,常見他人的好處,以此長養自己的見聞,擴大心量,圓滿自利利他的菩薩行,道業方能有所成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