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本期主題: 知苦進道常安樂








佛法的根本是建立於對苦諦的了解,
知苦、斷煩惱,才能由苦解脫。
對於「苦」能具足正見,便能吃苦了苦、苦盡甘來;
真正地「逢苦不憂」、「體冤進道」,
得到人生究竟的清涼與安樂。


從「心」做起

文/普蓮寺高級禪修班學員 傳依

  
  
  達磨大師〈二入四行觀〉中的「體冤進道」告訴我們:一切境界並沒有好壞、苦樂的分別,因緣本身亦無善惡、愛憎的高下,只問當下這念心是否清楚明白、處之泰然、不隨境轉?若能「甘心甘受,都無冤訴」,在所有的因緣下皆能學習、成長,那麼任何考驗都能是一種教育。

隨順修學如實知

  自小親近佛法,剛開始只知道誦持經典,並沒有真正地將經文落實到自己的生活中;直到踏入教育職場,才明白佛法的真義,並開始學習將佛法融入教學之中,這是多麼微妙的一件事啊!

  三年多前的教甄面試,審委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假如學生當眾對你大小聲,你該如何處理?」我回答:「當然,第一時間要讓自己冷靜面對,不隨學生的情緒起伏,接著視實際情況作處理。」

  其實,在應答過程中,雖然說出解決的方法,心裡卻很清楚,若真是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未必能冷靜以對。接著,便出現了考驗,當時的我從來沒想過處理學生的問題會成為自己最大的難關,特別是面對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國中學生。

  由於現代的學生課業多、誘惑大,很難作好自己的情緒管理,經常出言不遜或口出惡言,以表達內心的不滿。在教學的第一年,我負責的是喜歡口出惡言的一個班級,對於認為學生應該要有正確觀念與道德涵養的我而言,每每前往班級時總是舉步維艱,心裡非常排斥。慢慢地,發現自己最初的教育熱忱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消磨了。為了順利完成教學,開始以嚴厲的態度對待學生;久而久之卻發現,愈以苛責的方式,學生的反彈也愈大,情況並不會好轉。每上完一堂課就如同打完一場仗,身心俱疲!心裡對學生的行為總是有著許多的埋怨。接著,我發現其他老師面對這樣的學生,同樣也採用「高壓政策」,彼此在私下也常互相提及課堂上的苦惱。不禁令我開始反思,難道這一學期要在這樣兩相苦悶、彼此互結惡緣中循環?那可是一條無有出期的路呀!

  自此開始,自己所思考的,不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反省自我的心念。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因緣親近正法道場、大善知識,不就應該將所學到的正確知見落實於教育中,分享給學生?

心地善長菩提苗

  某一次,在課堂中的機會教育,我與學生分享了一則佛典故事──百頭魚,讓他們藉由這個公案了解,因一時情緒激動而口不擇言,不僅與他人結下惡緣,更會使惡念侵蝕心性,讓自己失去最純粹的本質;起了一念忿恨的心,就如同飲鴆止渴,一時的洩憤雖然讓情緒暫時有了出口,但是起惡念、結惡緣,只是累積了無限大的惡報。

  在這一次的機會教育之後,意外發現學生即便說出不雅的字眼,卻會相互提醒:「喔!小心,你造口業了。」「不要變成百頭魚,好不好?」甚至自己在不覺中指責學生時,他們也會用半幽默的口吻說:「老師,小心!您起瞋心了。」

  過去為了解決教學的難處,即便翻遍了所學過的教學原理、教育心理等書,都不及一則佛典公案來得清楚明白,只因為找對方法、改變心念,才是最重要的。

  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自己的態度改變,也用態度改變了學生,當我以佛典故事引導他們的同時,也在檢視著自己,直到不再以「頑劣」、「無禮」看待他們時,學生就不再是自己教學的苦處。此時也忽然明白,過去種種的境界,其實是自己的執著與分別,真正的苦不是外境,而是自己的心境。

  記得法師開示曾經提到:「以自己的佛性,看待對方的佛性。」當自心不起分別,才能不對學生貼任何標籤,至此,方是一名發自內心的教育工作者。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