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本期主題: 四無量心








《六祖壇經》云:「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
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喜能除嫉、捨則無執,
修習四無量心,
我們就能轉化在人我當中種種負面情緒及煩惱,
以如水柔軟、如地寬大的心,含納一切,
為自己與他人,帶來和平與淨化的力量。


慈悲是對離苦得樂的堅持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墉法師

  
  
每個人都有離苦得樂的追求,而佛法正是教人如何離苦得樂。慈悲,就是知道眾生都有同樣的需求,因而堅定地、持久地去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仔細地思惟佛陀的一生,便能體悟什麼是慈悲?什麼是對離苦得樂的堅持?悉達多太子離開富貴榮華的皇宮,捨離父母、妻子,選擇清貧修道的生活;徹悟實相之後,施設種種法門,開演佛法,廣度有緣,至今未止。無論是建立知見、習練觀行、持咒、繞塔、禮佛……乃至於三寶中施一小善,都能使眾生得到福德。又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遍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柳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處處聞聲救苦,又何嘗不是菩薩為度眾生離苦得樂的堅持?

  《攝大乘論釋》中,無著菩薩云:「菩薩不見生死涅槃異,由般若不住生死,由慈悲不住涅槃。」佛菩薩不住生死,令眾生了解由根本上離苦得樂的可能與可行性,給予眾生最大的希望;佛菩薩不住涅槃,願意一再地出入生死,以啟發每個人的潛能,讓眾生在堪忍中,了知如何一步一腳印地永離煩惱及輪迴之苦。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佛法指點我們,用智慧去止息自己的狂心、煩惱;放下憎愛、違順、是非、得失,了無恐懼與掛礙,心如虛空般無限地寬廣,這時,便能見到虛空中雖有眾生相,但自己與他人並無差別。能生起如此的智慧,心行平等,身心自在,是對自己的慈悲;能慈悲自己的人,便了解如何對他人慈悲。無論是與自己有善緣、惡緣、乃至無緣的眾生,都和我們一樣,需要找到生命避風港、需要如此地安身立命。

  有如是認知,便容易體會到他人的一絲善心善意,乃至更多的付出;我們會更深刻了解,佛法絕對不是教我們如何作個自了漢,而是引導我們回小向大,在平息自己煩惱的同時,還要作主,學習佛菩薩無緣同體的大慈大悲。能夠如此在離苦得樂的堅持中安身立命,我們便與佛菩薩的堅持相應,而能體達真正的慈悲。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