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三千多年前,佛陀為開啟眾生的法身慧命,降生世間,示現八相成道,以法水普濟群生,令一切眾生遠離塵垢、熱惱,回復清淨本然。經云:「浴佛形像,如佛在時,得福無量,不可稱數。」如來功行圓滿,淨智莊嚴,若以香華幡蓋供養,復以香水灌沐如來,發殊勝願,回向無上一切智海,所得功德無量無邊。而學習世尊,保持清淨的身心,外離身垢,內除心染,實為浴佛的真義。 沐佛形象 緬懷佛德
本寺為慶祝本師釋迦牟尼佛三○四一年聖誕,特於五月四日舉行浴佛大典,會中恭請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慈悲開示法要、正授三皈,以清淨廣大的行願供養,灌沐如來清淨法身。 清晨五時三十分,住持見燈和尚帶領僧眾們於大雄寶殿進行浴佛。「九龍吐水,沐浴金身,天上天下獨為尊。七步寶蓮生,威德光明,法界永沾恩……」梵音繚繞,香煙裊裊,在和合清雅的〈沐佛讚〉中揭開浴佛法會序幕。數百位僧眾齊聲唱誦《心經》及讚佛偈,並隨著住持和尚的引領,依序以香湯沐佛,儀式清淨莊嚴。 上午十時三十分,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親臨大雄寶殿主持浴佛大典。一萬五千多名來自全省各精舍的護法善信及社會賢達共赴法筵,雲集於大雄寶殿、四天王殿、大禪堂、大莊嚴殿、菩提講堂、般若講堂、五觀堂等壇場;南投縣陳代理縣長及馬立法委員、中台禪寺護法總會李總會長亦前來浴佛祈福。法會中,恭請 導師於佛前拈香祝禱,並帶領大眾浴佛。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在〈浴佛偈〉的清淨梵音中,大眾以歡喜心、恭敬心,香湯沐浴太子佛像金身,祈願以佛陀的智慧法水,外滌塵染,內除心垢,回向一切眾生除熱惱、得清涼,永出苦輪,發無上菩提心,同證如來淨法身。各壇區及外圍的禪悅苑、菩提苑、圓明殿、華林園共五十餘座浴佛亭前,信眾與來山遊客亦同步浴佛,同霑佛陀的慈悲與光明。 積極入世 效佛所行 於佛誕盛會的殊勝因緣中,同時舉行車輛捐贈儀式,為因應愛蘭派出所維護治安所需,本寺曾於一百零一年捐贈一部偵防車,今日再度捐贈十五部巡邏摩托車,南投縣陳代理縣長代表接受並致贈感謝狀,表達對中台禪寺關懷社會治安、充實警用裝備的感謝之意。 導師首先以「三○四一慶佛誕,佛子共乘大法船;福慧雙修菩薩道,自始至終在心源」一偈為大眾祝願,並且開示慶祝佛誕的意義: 全世界的佛教徒,對浴佛節都很重視,藉由慶祝佛教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誕辰,表達傳承佛教文化、如來家業的願心。浴佛的意義是「外淨其境、內淨其心」,在外以香華燈幡莊嚴壇場,而我們的內心也要清淨莊嚴,以佛的言行為自己言行的依循。佛的心就是大慈悲心,「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佛的言行是「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眾生不度」,所以慶祝佛誕,更進一步還要將佛的身、口、意實踐到我們的生活中──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只講好話,不講壞話;只做善事,不做惡事。透過清淨身、口、意三業,讓整個世界成為人間淨土。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導師進一步開示,佛法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做人是不容易的,把三皈五戒做好,人格就圓滿了,再一步步向上提升。佛法不是消極、悲觀,而是要積極努力,以大慈悲心廣修六波羅蜜,廣集福慧資糧。同時要化掉心當中的煩惱──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煩惱漏盡,就和諸佛菩薩一樣,心當中具足無量的智慧、功德與禪定。無住心、菩提心、廣大心、慈悲心、真空心、妙有心……在每個人的心當中,本自具足。俗話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佛法也講:「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佛法是人生的真理,只要我們今生去努力,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 大眾以知恩、感恩、報恩的心前來參加法會,成就了六根清淨的功德、慈悲的喜悅。希望繼續將今日的發心、喜悅帶到家庭、社會,讓每個人也都充滿喜悅、清淨和希望。最後, 導師祝福大眾,發菩提心,吉祥平安,福慧增長。 秉持菩薩慈悲濟世之精神,本寺除了於全球各地天災發生之際,給予及時的援助,並以關心地方、回饋鄉里的心意,歷年來捐贈埔里地區中小學營養午餐費、南投縣警察局警用無線電電池、消防局山難救災裝備等。陳代理縣長致辭時對於中台禪寺長期以來捐贈救護車、贊助南投燈會到今日捐贈十五部巡邏摩托車等善舉,表達感謝之意,並提到 導師開示做人處事要「和」,因此南投縣政府「以和建縣」,秉持「和氣、合作」的精神,作為推動縣政的指標,感恩 導師推動佛法、淨化人心所作的努力。 下午一時十分舉行皈依大典,逾二千人皈依 導師座下,共發菩提心,清淨懺悔、至誠皈依、發四弘誓願,正式成為三寶弟子,為生命開展光明嶄新的方向。 《佛說灌洗佛形像經》云:「浴佛形像,福報所生,常得清淨,從是因緣,得成佛道。」《六祖壇經》亦云:「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浴佛的殊勝功德,源自一念清淨心,所謂「浴佛浴自心」,以清淨心灌沐外在的佛像,藉此返照本具佛性;進一步發願向佛學習,以佛心為己心、以佛言為己言、以佛行為己行,將佛的言教與身教實踐於日常生活中,以清明的智慧自利利他,慈悲喜捨、廣度有情,共證如來清淨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