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折慢幢 正念契禪心
文/國立嘉義大學明心佛學社社長 傳眷
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一場颱風過後,倒下的多半是大樹;路旁最不起眼的小草,總是依舊直挺挺地隨風擺動。心當中的一念驕傲、我慢之心,就如同那棵大樹,外表看似堅毅,卻往往不敵逆境的考驗;而一念謙虛、恭敬之心,就像那柔軟而低調、能屈亦能伸的小草,不論微風或強風,總是安然自得。
益謙虧盈 時乃天道
成長的過程中,自己就如同家人們的掌上明珠一般,總是備受疼愛與關注,要什麼有什麼,生活從不虞匱乏。雖然也會碰到一些小挫折或不順心的事,但通常只要一陣哭鬧,一切都能迎刃而解。日子就像一艘停泊在平靜海灣內的小船,雖看似有一些波浪,卻未曾見識過海灣以外的大風大浪。這樣的環境下,不知不覺地養成了我慢和驕氣。
修行學佛之後,我開始慢慢地認識自己的心。透過禪修、靜坐、誦經、禮佛……乃至於領執事,我才發現:原來總是自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我、總是表現出謙讓有禮的我、總是認為「對事以真」的我,並不是最真實的我;原來,當碰到別人的教導、指責或謾罵,會心生煩惱、甚至惱羞成怒的根本原因,來自我那長期處於順境而總自以為是的驕慢之心。
記得法師曾開示一則蘇東坡與王安石的公案。有一次,蘇東坡去王安石家拜訪,恰巧王安石不在家,蘇東坡在其書房內左等右等,只見書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詩,上面只有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看後,心想:「這王安石大概老糊塗了,菊花怎會像春天的花一樣,在一夜之間落得滿地都是呢?」便一時技癢,在後面加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隨即離開。
王安石回到家看到這續詩,即知是那自視甚高的蘇學士,心想:「真是少見多怪!」後來蘇東坡被貶至湖北黃州當團練副使時,一日早晨,意外地看到一夜秋風過後,院內被刮得滿地金黃的菊花,才頓時一驚,深愧自己孤陋寡聞卻又妄自尊大。
眾緣和合 是以致謙
一直以來,不管是在待人、處事、作學問……乃至每一個小小的念頭,自己似乎始終用著深厚的我執在思考,因而忽略了許多細節,也壞了許多事。聽到這個公案時,我的心不禁震了一下!雖然我不如蘇學士才高八斗,卻同樣都有那念驕慢心。所謂「我慢高山,不留法水」,因此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從這一刻開始,面對別人的指導或指責,不再放縱自己的慢心,惱羞成怒或心生煩惱,而要學習用謙卑的心、恭敬的心、感恩的心,去面對所有善知識慈悲的引導;要學習老實地面對自己,時時刻刻覺察、覺照,對自己這念心負責。
因為少了驕慢,多了恭敬與感恩,漸漸地,發現自己能看到更多以往看不到的「美麗風景」:不論是每一堂的禪修課、每一場的法會,抑或每一次的學校社團活動,從法師們的用心規畫和指導、師兄們的精進發心,還有許許多多人的護持和參與……所有的過程,都是因為大家的和合一心。這樣的法界,才能創造出每一次圓滿而殊勝的因緣。能夠參與其中,我覺得十分地法喜與感恩。
儘管在這條修行路上,仍有許多的挑戰,也可能面臨更多的困難與挫折,但必須學習直下承擔,就像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所開示的:「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檢討反省。」老實修行、依教奉行就對了!感恩一路上能遇到許多善知識引導,感恩今生能聽聞佛法,感恩我能學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