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懷若谷 海納百川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專任教授師兼訓育組長 見酋法師
在生活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往往容易隨著彼此在立場上的不同而有意見相左或看法上的差異,而出現煩惱與爭執。此時,若雙方無法各退一步,繼續僵持不下,就可能引發更大的衝突,甚至反目成仇,親變成冤,善緣變成惡緣。
反觀自省 謙下尊上
同樣地,社會上任何團體的和合,亦需要彼此間具有謙虛的心量。有了謙虛的心胸,就能培養相互包容的雅量,而不會在看到對方的過失時,馬上心生煩惱,急著指責對方。《六祖壇經》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即是在揭示我們,應學習避免身陷在我執煩惱當中去看待對方。換句話說,當面對對方的不是時,應先降伏自己見他人種種不是,而生起的瞋慢煩惱。反過來,若能保持平靜,先想到是不是自己也有做不好的地方?或者要用什麼樣的因緣,幫助對方改過?並以善護念的慈悲心,相互檢討反省,就不會引起更大的爭執,而能在謙虛和合中,幫助對方改進過失,不傷和氣。
過去有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和尚,某甲弟子前來敘述自己的見解是對的,老和尚回答:「你是對的,你沒有錯。」過了一會兒,另一某乙弟子亦前來敘述自己的見解才是對的,老和尚亦笑笑回答:「你是對的,你沒有錯。」一旁的侍者見此心生疑惑,就問老和尚:「為什麼兩個人都是對的?」老和尚回答:「你問的也是對的。」侍者瞬間恍然大悟。
人往往執著於從自身的角度看事情,卻忽略了有許多面向是自己並未看見的,所謂「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例如,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就不容易見到「自己也有錯的」一面;因執著於「有所得」,而造成「有所失」。相對地,總認為「別人是錯的」,就容易遺漏「別人也有對的、可取的」那一面,此乃因「有所失」而忽略「有所得」。
等觀一切 無緣同體
因此,應當「理將俗反」,不隨順此種我執習氣,試著回光返照自己當下的起心動念,猶如農夫在田裡手持秧苗下種時,往往都是倒退著走,才能注意到與先前所栽下的青秧是否齊一。古德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常保謙卑心,正如下種般,因為內心謙下之功,而能幫助我們對治心中所起的慢心或瞋心,使我們放得下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或看法,而不深陷在人我相的泥淖,此時便會發現自己心當中本有的一片性天。以此「清淨無染的智慧心」來了達緣起法,學習發自內心去尊重「人人皆有佛性」,從自己的清淨心去看到對方佛性的光明面,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無論面對比我們好或比我們不好的人,都相信對方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長處,也有我們可引以為鑑之處。如此,心當中就能不起慢心,不看輕不如自己的人,也不會生起勝於他人的優越感。
與平等之心相應,從「退一步」返照自心,謙和地與他人相處,並學習他人之長,避免犯他人之短,而得跳脫我執,從「虛懷若谷」的謙虛心而得增長「海納百川」的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