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本期主题:无求的快乐







外在的一切,难填欲望的无底洞。
所谓「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所求不多。
无求,是一种超脱、是一种淡泊、是一种态度。
不在追求中贫乏一生,而要在无求中拥抱富足和快乐,
体会心灵的辽阔与自在!



人到无求品自高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证法师

  求,世人都求些什么?

  求有栖身之所、求有衣蔽体、求有食续命;再求,求什么?求有屋可居、有衣可穿、有食温饱;更求,求什么?求华屋美食、求豪车代步、求金榜题名、求事业腾达、求功成名就、求富贵长寿……。得之,思欲更多,凡有所求,无穷无尽。既有所求,便有求不得苦;既因求而得,便有失之苦,故经云:“有求皆苦”、“多欲为苦”。

财色难填欲壑

  世人种种欲求,不离财色名食睡,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中追逐,百般筹量,千般求索,万般计较。所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贪欲犹如大海,深不见底,欲求永无满足之日。为达目的,汲汲营营,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杀、盗、淫、妄于焉生起,招罪祸殃随即而至。

  一日,箕子见商纣王以象牙筷子吃饭,心中十分忧虑,心想:“使用上等象牙筷子,则必用犀角与美玉制作之杯盘为配套;而有此高级器皿,便不会用以装粗食,必盛山珍海味;食佳馔,便不愿再穿粗布衣裳,必定锦绣绸缎;接着,便是华屋大宅……依此而往,欲望永无止息,于个人、社稷岂不可忧?”由于深知欲望之害,乃加以劝谏。然而,商纣王并未采纳。果不其然,未及五年,纣王便建起酒池肉林,荒废政事,又设炮烙之刑,残暴无道,终至亡国。此正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多少作奸犯科,都起于一念之贪。

  有所求,就会患得患失。求得,恐失去;求不得,牵肠挂肚,甚而上怨神佛不灵、下怨世间无情,内怨眷属无用,外怨师友不助。一连串的心念、一连串的作为,皆源于“求”。殊不知,“有形皆归坏”。昔时,秦始皇为求长生,炼丹、求仙,遣人渡海求长生不死之药,而今“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所谓“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层霜”,富贵荣华倏忽而逝,如梦若霜,虚妄不实,无得久停。《达磨二入四行观》云:“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佛说八大人觉经》云:“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有所求的心,为物欲所蔽,始终在“迷”,看不清真相,不知穷尽一生所追逐的仅是虚妄生灭之假相。迷而不知,为物所系,为物所役,在生死苦海中轮转不息。

  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有所求,即有千般不自由、万般不自在。欲得身心真正清凉、自在,便须放下执取,以“无所求”之心而行。无所求,并非意谓人生茫无所依,而是知进知退,行善而不居之无私无我。无所求的心,含藏着无量的慈悲与智慧。

但求众生离苦

  综观历史,古圣先贤皆是以无所求之心圆满生命,成就载誉史册之高贵品德;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更是以无所求之心弘誓六度,证无上道。其之所求,唯求安邦定国,唯求利济群生。

  宋朝范仲淹,曾得一风水宝地,风水师告之若于此地兴建家宅,子孙将代代贤贵、公卿辈出。范仲淹闻言便道:“与其一家富贵显达,不如捐地办学,为国培育更多公卿将相。”遂捐地兴办府学,又以自身俸禄购置“义田”,设立“义庄”。此即是舍己利以利众之无私表现,为后世传颂载道,虽不求名,而名自至。

  菩萨亦有求,“但‘求’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广修六度万行,度众无有疲厌。如地藏菩萨立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大悲大愿,救度群迷,令万众钦仰,百代归崇。修行人亦有求,求善法、求正法、求作佛。世尊过去为雪山童子,闻一梵志诵偈,为代众生求至高无上妙法,舍身以换半偈。诸有求,不为己;因上行,非果上求。行无所行,求无所求,因无私无我而能摄众。

  “无欲则刚”,不系于物,则清心寡欲;不役于物,则任心自在。儒家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对各种诱惑,乃至身处困顿,仍能不改其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将心安住于无为法上,则能超然物外。儒家言:“去人欲,存天理”,俗谓:“贵莫贵于无求,贱莫贱于多欲”、“能无求者,天不能贱”,放下心中之欲求,即便身仍随外在环境而运转,但随顺因缘修习善法,进一步能“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明白一切有为法皆是因缘和合、缘起性空,无一法可得,则能真正超越外物之系缚,得身心之自在、解脱。

  心无所求,则无谄曲以求人意;心无所求,则无邪心以满己欲。以无所求之心行诸善行,以菩萨行济度众生,则心地光明、坦荡,无入而不自得,正是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