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28 期 |
|
本期主题:化敌为友,冤亲平等 |
忍辱无怨,慈悲无冤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见榆法师 每个人都希望能左右逢源:家庭和乐融融,公司里上敬下从,学校中互砺互助……然而,在看似祥和、光明的景象中,总是隐隐地存在着几个想到就会蹙眉的面孔、一些最好不要相遇的身影,以及让自己情绪失控的罪魁祸首……。 我们执着于这些看似坚牢难破的负面观感的同时,是否曾细细省思,彼此的冤结是如何开始纠缠相缚的呢? 正观因缘法 佛陀时代,一日众人外出托钵乞食,行经一瓜园,阿难尊者前去向看守瓜园的女子化缘,岂料女子一见到阿难尊者,便劈头一阵叫骂,更不用说布施供养了。佛陀便再派迦叶尊者前往,女子竟满心欢喜、恭敬虔诚地供养尊者。阿难对此百思难解,便请世尊开示其中因缘。世尊告诉大众,这女子在数万大劫以前是一只猫,往生后曝尸路旁,阿难尊者经过时嫌其臭秽,掩鼻急避;迦叶尊者则慈悲地为其授三皈依,并细心掩埋。这位女子的反应,便是来自于过去所结下的善恶因缘。 假使我们能够理解〈达磨二入四行观〉中所云:“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甘受,都无冤诉。”双方的冤结便无由转深积聚,自己亦能逢苦不忧。 恶缘的开始,往往由于身口意三业的疏失,而触恼了他人。可知,端正身口意三业,便能转化恶缘,广结善缘。孔子曾提示弟子樊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在平日的起居生活中,便要保持恭敬谨慎的态度,若能养成良好的习惯,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人际往来,便能进退得宜。做每一件事,皆能认真敬重地完成;与他人相处,忠诚信实,大众自然见之欢喜。“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孔子提醒弟子,就算到了未开化的地方,也不能抛弃应有的行事准则,以平等心做人做事,以善心对待一切有情。 善修慈忍力 假使彼此之间已结下了恶缘,相遇时无法按捺身口意恶业的发动,应如何转化?又为什么要转?经云:“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冤家路窄,狭路相逢时,心中所起的瞋火会让人失去理智,困缚在怨憎会苦中无法抽身。所谓“有因有缘事易成,有因无缘果不生”,无论是事业、道业,都要有善缘才能成就。纵容恚心,便多一个敌人;调伏自心,就多一份助缘。因此,面对过去的怨仇,须效“罗汉以忍辱为力”而行。 一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再难堪、恶劣的情境都会过去,因为这一切是遇缘方生,缘尽还无,有生就有灭,有开始就会结束。忍得住,不再往火上加油,彼此的瞋火、怒气终能止息。瞋怒止息了,就是平和的开始。《六祖坛经》云:“忍则众恶无喧”,忍,则与外界的恶法不相应,不为内心的烦恼、恶念所侵扰,常保自心清凉。 佛陀于过去生中,曾有一世为深山中的狝猴。一日,听到一位因追捕猎物而掉落深谷的猎人求救声,狝猴见状,不顾安危攀崖搭救,背负着猎人抵达安全的平地。怎料受困多日、饥饿难耐的猎人竟心生恶念,恩将仇报,拿起石头就朝向狝猴的头部击去。血流遍地的狝猴心中虽有万分惊讶,却毫无悔恼,反而对猎人愚暗的恶心恶行心生悲悯,自念:“我今日无缘度化此人,愿他来世常遇诸佛,蒙受法益而得度,未来世世不再起此恶心。”一心生十法界,我们用什么样的心念看待外境,便与什么法界相应。看来好心反遭恶报的狝猴,因为始终为他人的利益着想,所以虽遭伤害,仍怀抱着利生的慈心悲愿;看似惨毒的外境,反增自心的清净与光明,常与诸佛菩萨同一法界。 自心的热恼或清凉,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心量包容他人,用什么样的知见看待世界。《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观众生为三毒所苦,发大悲心;在发大愿心引领众生离苦得乐的同时,我们亦与众生共趋光明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