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本期主题:在细行中觉醒







净业成于道仪,清白圆于戒品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见慇法师



  所谓“净业成于道仪,清白圆于戒品”,内怀师子之德,外现象王之威,则人天赞承,神龙钦伏。奉持戒律,摄持威仪细行,是出家众的本份事,因此有所谓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以轨范身心。目的没有别的,为解脱故。儒家也提到了许多关于威仪细行的道理,其目的便是告诉世人如何立身行道,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藉正行以正其心

  《中庸》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说明研究学问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性德,而要将德行完全发挥,必须在细微之处用心;性德之高明,亦发于庸常之细事。想要提升自己的德性,必须从细行中下功夫,而德性亦藉着细行而显发,二者即因即果。

  佛者,觉也。注意到自己的细行,便是觉的开始。身为修行人,每一动都要从觉性中展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依道而行。若能如此,每一动皆是解脱,每一行都能利益众生。例如:日常生活中,不论身处何地,所有物品皆将其摆正,不歪邪,藉由外相的端正,使自己的心不散乱、不偏斜,也让他人藉由此境教收摄身心。

  孔子曰:“席不正不坐。”春秋战国时代的黔娄往生时,因家中贫穷没有够长的被单得以遮身,朋友前往吊唁,看见黔娄的双足还露在外面,难过地说:“斜尔其被,则敛矣!”黔娄之妻却正色道:“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其志也。”一个人的品德涵养就展现在庸常的言行上。由于连庸常之言行都戒慎恐惧,不敢恣意,故临大节不能夺其志。对修行人而言,在看似不重要、容易轻忽的地方,也能用心观照,不断地琢磨,才能将习气烦恼一网打尽,于生死得大自在。


依细行等持定慧

  儒家强调“不学礼,无以立”,细行,便是礼的展现。外显的行为,展现出的是内在的平等心、慈悲心、智慧心。不管是在待人接物、应对进退之间,都能以此三心观照自己,同时也观照他人,行事就不会鲁莽轻率、触恼他人,亦能与人和合共处,所言所行皆能成就善法。例如:说话之时,秉持平等心、慈悲心、智慧心,就能细心观照到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乃至每一个眼神,是否都合于当下的因缘和说话的对象,如此就能口说和合之语,不致恼怒他人而不自知。《中庸》云:“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故细行的展现,并非只有在与人相处之时,在自己独处时更要细心观照,每个细行摄持的当下就是定,亦是觉性的展现。觉,即是智慧。因此,一言一行都是定慧等持。

  良善的因,就有良善的果,就是如意,就是解脱。不管对世间人或是修行人而言,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因此,观照细行,身口意三业不犯他人,远离苦因,那么,每一步都是自在解脱。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