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本期主题:在细行中觉醒







   经中说,佛的心是细中之细,菩萨心是粗中带细,众生心是粗中之粗。由于粗心,所以恼害他人而不自知,无形中结下许多恶缘,伤人害己,造成人生种种的不顺遂。

  《尚书》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时时刻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将心念安住在正念上,心自然清凉;言行威仪不失,自然杜绝恶缘、善缘增长,乃至成就利益他人的功德。

  平凡中寓伟大,细微处见精神。在细行的培养中,觉性,将益加清明!



护他道念,修自福德--觉大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佛法中说,出家众的行、住、坐、卧要具足三千威仪;除了威仪之外,还有八万细行,在行为的细节上都要注意,等于儒家所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如“男女授受不亲”,佛法当中也有这些道理,异性之间授受物品,要将物品放在桌子上再拿取。因此,无论是儒家、佛法,都注重威仪。做到了威仪,我们的行住坐卧、一切动静,都能够得自在,也能养成完整的人格;而佛法不但要具足威仪,更要注重戒行、细行。

行正而后心正

  我们不但打坐时要用功,行住坐卧也都要用功。行住坐卧怎么用功呢?就是戒律上所谓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外也是修行、内也是修行,藉由规矩、戒律,磨炼我们的心,使心在复杂的环境当中也定得下来,这样就能够“制心”。佛法有事有理,由外在的规范来定心、静心,就称为由外而内,就是事相上先做到,然后再清净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所以说一切都要如法如仪。

  孔子也说:“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外面要正,我们的心也要正。《大学》讲得很清楚:“诚意正心”,心不正则意不诚,要想意诚,先要正心;心正了,意就会诚。戒律的目的,最后还是归结于心法,因为众生积习难改,必须在事相上慢慢地去规范,养成好的习惯,我们的心自然而然就能收摄。

  例如,走路的时候,眼睛不能东张西望,可以看着前方的地面。看着地面的目的一方面是慈悲心,恐怕踩到了虫子;二方面是专注,平时眼睛经常攀缘外境,成了习惯了,所以要把眼根收回来。走路的时候,不要有声音,要轻声缓步,不要像一般所说的“人还没有到,声音就到了”。吃饭、关门等动作都要轻,无论是在寮房或是禅堂,鞋子要摆整齐。什么原因呢?因为人在哪里,心就要在哪里,我们这念心,经常都在定慧当中,任何事情都要清楚明白,这就是修。永嘉大师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无论是走路、吃饭、睡觉,我们这念心都在定慧当中,修行就成功了。

定心而后明心

  八万细行是怎么来的呢?即三千威仪配以身口七支(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以及贪瞋痴及等分四种烦恼,共成八万四千细行,略称为八万细行。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表示戒是很微细的。用八万四千个微细的行门,漏尽自己的烦恼,目的是在这里。

  一切举动,都要小心谨慎,时时存着利益众生的心。护他道念,修自福德。凡事替他人着想,就能增长福德;假使只为自己着想,就增长我慢。所以,修福德是从什么地方修来的?是从大众身上修来的。供养大众不一定要拿很多钱去布施,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就是福德。假使每个人都能如此,哪里还有是非?哪里还有烦恼?有这念为人着想的心,就是菩萨行,处处都没有我相。

  所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起心动念时,看一看有没有过失?对别人有没有好处?假使没有好处,使他人生烦恼,就绝对不做。因此,修行就在平时。明白这个道理,处处都是道场;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打坐才是道场,诵经才是道场,拜佛才是道场,就把修行看得太狭义了。

  修行,就是要在微细的地方去修。微细的地方都能做到,我们的心念就能观察入微,心就细了。凡夫的心是粗中之粗,菩萨的心是粗中之细,佛的心是细中之细。如何使我们的粗心变细?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观照,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来收心、摄心、练心,慢慢养成习惯了,心无旁骛,当下这念心就清净了,当下这念心就定了,最后也能明心见性。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