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07 期 |
|
佛国之旅 |
金色殿堂--大庄严殿
文/编辑部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 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 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 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 ──《梵网经》 华藏世界是圆满报身卢舍那佛所居的净土,来到大庄严殿即是入佛法界。藉由融合佛法、艺术与现代科技的殿堂设计,将甚深微妙的佛国圣境呈现于大庄严殿高广的空间中。一本饶益有情的弘誓深愿,于一一色、一一相中,敷陈佛佛同居的庄严身土,引领大众亲炙诸佛如来所开显的心地法门。 “中台禅寺在眼前,寺中玄妙说不完,东西宽广实难测,南北深广无有边,财法两施皆平等,中边不二无上禅,当下识得个中事,随拈一法含大千。”这是 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中台禅寺落成大典中所开示的法语。弘法、建寺、安僧、度众, 导师的悲智愿行道不尽,诸佛法界的圣妙庄严说不完。如何于娑婆世界中构筑华藏世界的圣境呢?唯有万众一心的智慧、聚沙成塔的力量,方能成就如此殊胜庄严的道场。 所谓“众志成城”,这一座法王城的建设,诚如《华严经》中所说:“悉以无量妙杂宝,建立恒沙诸塔庙,造作无数尊形像,宝藏净金而庄严,巍巍高大如山王,其数无量不思议,修学积集诸功德,胜妙坚固不可坏。”殿堂中,纯净圆满的卢舍那佛圣像,巍峨壮丽的建筑格局,瑰丽细腻的彩绘天花,粲然可观的千佛墙,视线可及的一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是可见可触的庄严与功德。然而,在这感官与心灵的丰盛飨宴中,令行者身心俱宁、甚深微妙的空间气韵,是无数四众弟子发心植众善本、勤修六度所凝聚汇集而成的,这正是它摄人心魄的缘由。就在这庄严净妙的境教薰陶中,施受互资,是一种从物质到精神,最终臻于福慧具足究竟佛果的升华。
大庄严殿所阐释的是《梵网经》经义:“尔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华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以巴西白玉精雕而成的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巍然趺坐于象征华藏世界的莲台上。“卢舍那”译为净满,意为光明遍照。百福庄严、圆满如月的佛面,承继丰颐雍容的唐朝造像风格,皎洁如雪的佛身熠熠闪耀着结晶光芒,焕发净智圆明的精神能量。为了展现千丈卢舍那身的巍峨堂皇,此尊佛像运用北朝造像延展身体比例的方式,呈现圆满报身佛的高严广德。
如来万德庄严,《菩萨璎珞经》中言:“过去诸佛皆着织成金缕袈裟。”于是,依 导师指示而以金箔严饰的千佛衣,乃以犍陀罗艺术风格的通肩式袈裟呈现;循着衣褶的流动,一尊尊由小渐大的化佛镶缀于金缕衣上,显现千百亿化身的殊胜功德。卢舍那佛所趺坐的铜塑鎏金莲台,高度约二公尺,共有二十四叶莲瓣,每叶莲瓣皆镶嵌众多佛像,合为一千零八十尊化佛。由是,莲台上金白相衬的严净光采,流溢出“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的不思议境界。 甚且,在贴饰金箔的铜制背光衬托下,卢舍那佛的身量益形魁伟。背光中心为高浮雕莲花图像,由莲心汩汩涌现右旋的万丈慧光化为烈烈智焰,与手结说法印的卢舍那佛蔚成“华藏海会,俨然未散”的深邃意蕴──世尊于千叶莲台上绽放宝光,普为众生宣说心地法门,令诸有情燃起本具心光,照破无明痴暗,从而依循成佛蓝图,筑成一方净土。 大庄严殿两侧楹联,是由水刀切刻的 导师亲题墨宝“慧日光明即心即佛法界三千呈宝相,莲座庄严是空是色悲心无尽化迷愚。”东西宽广、南北深远的殿堂中,卢舍那佛以大智、大定、大悲为体,现千佛顶、着千佛衣、坐千叶莲、环千佛墙,体现臻于圆满的华藏世界。仰望如来慈颜,在金色的光辉里,在诸佛的慈护下,在心光的觉明中,红尘热恼顿时冰销,自性清凉油然而生。 雍雅宏丽的彩绘,将层层开展的天花,营造出巧夺天工的美感张力,同时也将实报庄严土尊贵圆满的意象发挥到极致。刻画细腻、彩饰丰厚的图像,融会传统艺术精髓与现代设计思潮,创造出属于中台的一种庄严表征。所谓“以相表法,以事显理”,中台禅寺处处是象征,在在是妙喻,将三藏十二部经典蕴含于建筑与艺术的表现之中,让广泛大众以另一种方式来体验并领会佛法。 以彩绘天花而言,主题是一朵由火焰纹所环绕的莲花,意喻华藏世界是由永炽不灭的智慧光明所成就。其中四圈圆环,中心圆以如意图形表“吉祥如意”;第二圈火焰纹,代表“生生不息”;第三圈以法轮搭配卷草纹表“法轮常转”;第四圈以莲花图形表“佛性本具”。最外层是对称的莲花卷草图,周缘饰以八吉祥图案,则是意谓人人本具的清净心,出淤泥而不染,具足一切庄严净智。 佛像背光采用光纤科技。运用具有唯发光不发热、不导电、不惧水等安全特性的现代光电科技,是佛法科学化的具体实践。在五彩光芒交辉嬗变中,盏盏智光晃耀,整座殿堂宛如笼罩于佛国净土的琉璃宝光之中。埃及金碧辉煌大理石地面光洁如镜,映照四壁的佛日辉煌。俯仰之间,在佛佛无尽、回环萦绕的璀璨光明中,行人不难领会到华藏世界光光相照、智智互明的胜妙庄严。
药师如来有十二大愿,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二佛以其愿力接引众生归向净土。药师法门在中土,是随顺如来愿中消灾解厄、袪难呈祥的现世利益而流传的;弥陀法门,则是依据净土五经中念佛往生极乐的后世利益而流传的。两侧胁侍殿铺构着从大庄严殿延伸而来的庄严佛土,中央分别供奉药师琉璃光如来及阿弥陀佛。质地坚硬的白玉造像与石材中闪亮的石英结晶,在灯光映射之下,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佛身的清净光明。药师佛身着通肩式袈裟,袈裟衣纹上刻有八吉祥图;阿弥陀佛袈裟衣纹则刻莲花图纹。佛手结法界定印,药师佛手捧药师琉璃塔,阿弥陀佛手捧莲花。佛像通体造型圆润丰腴,气势雄浑,却又充分展现沉静深邃的独特风貌。 佛像的背光以铸铜贴上金箔,形成重重交彻的焰网。佛像两侧,则是由一位法国艺术家精心设计,以金箔和铜箔施作,独具匠心的莲花壁画。殿内的进阶式灯光向上投射,映照处处湛然金光,与药师佛、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交糅,令人恍如亲临东西方净土。严严实实的图腾,繁缛而不炫腻,富丽中只见庄严,琉璃世界与极乐世界,宛然现前。 《维摩诘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憨山大师亦云:“净土就在净心中,不得向外别寻觅。”无情说法有情听,庄严清净的殿堂,令来访者当下心净,当下即是置身于净土之中。 就如同在这金色的殿堂中,超凡入圣的因果昭然可见:有清明觉照、乐善好施的因,即有智慧圆满、百福庄严的果。行人当以“能观”的这念智慧心,起始觉之智,照本觉之理,运用开始觉悟、念念分明的这念智慧心,返照本具佛性真如实相之理,破除爱憎分别,直至始觉归返于本觉,始本合一,无明尽净。所谓“以万行之因华,庄严无上之佛果”,时时安住正念、断恶、修善、度众,而不迷、不执、不染,即为开因地之花。尽管习重障深,只要一心精勤觉察、觉照,乃至觉悟,日日夜夜,生生世世,始终不懈,将来必能圆成无上庄严佛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