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本期主題:般若--觀照生活中的緣起








生活中,人與人的遇會、一切事物的生成由誰安排?

用心體察,如實觀照,即知世間諸法緣起性空。
以 般若智慧洞悉萬象,以清明之心看待人我,
面對一切順、逆境界時,自然泰然處之。


 
 

妙淨明心般若智--覺大和尚開示
 

  般若波羅蜜是六波羅蜜的根本,「般若」意指大智慧,「波羅蜜」是到彼岸。般若可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是指我們這一念本具的心性。透過文字般若,經過觀照,最後通達實相,就能夠到達彼岸。「彼岸」是相對「此岸」來講,例如:「煩惱」是此岸,「菩提」是彼岸,達到菩提、涅槃的境界就是到了彼岸。要想達到這境界,必須透過文字般若、觀照般若,最後證實相境界即是到達彼岸。到達彼岸就能夠圓滿我們本具的心性──菩提妙明真心。

  如何到達涅槃的彼岸?菩薩行者以「六度」來轉識成智、超凡入聖,用六度來化除心中的慳貪、瞋恚、懈怠等毛病,所以六度能夠度六蔽。以修布施而言,布施能對治慳貪的習氣,慳貪是自心當中「我執」的顯現,修行除了破我執,還要破法執,如:布施是一種法門,若執著布施為實有則成了法執,應以般若之智來破除。

般若淨智 洞徹實相

  般若翻譯為「大智慧」、「淨智慧」、「妙智慧」,就是返照自心、照見諸法皆空,此清淨智慧與世間的「有漏」智慧不同,「有漏」指有瑕疵、不圓滿,般若能使我們心得寧靜,這種智慧與世間的智慧是不相同的。例如:核電的發明為人類帶來許多方便,但也有危害人體和環境的一面,所以這些發明雖是智慧的展現,然而並不是淨智慧。

  關於般若的解釋有很多種類,每一宗派對於般若各有不同的詮釋。天台宗以三種智慧來說明般若之智,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一)一切智:修析空觀,證聲聞、緣覺,即能達到這種般若智慧,稱之為但空般若智。

  (二)道種智:菩薩為了普度眾生,必須通達一切行門,修如幻觀、成就如幻三昧,了達諸法緣起,知道因緣和合所產生的結果,運用這種智慧而通達種種道法以度化眾生,這種智慧稱之為菩薩出假道化般若智。菩薩具大慈悲心,不離開世間、不離開眾生,從空出假,所謂:「宴坐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所以度眾無礙,能成就一切功德。

  (三)一切種智:佛不但通達聲聞的一切智、菩薩的道種智,更明白十法界等一切現象,所以是三智圓明。佛的智慧通達一切道理,所有十法界乃至於性、相、事、理、染、淨、因、果,一切諸法不離當念,都由這念心所生,這就是諸佛所證的大覺圓滿般若智。

  聲聞、緣覺修空觀,知一切法空,證一切智。菩薩不但修空觀,也修假觀,為什麼修假觀?因為菩薩發願度眾生,必須不離眾生才能夠度眾生,所以菩薩修如幻觀,不出三界、不入三界,始終在三界當中來來往往,不離開現象、不離開假有,了知萬象如夢、如幻、如泡、如影,而成就道種智。更進一步,明白一切現象當體即空、當體即是實相,則不落入空、假二邊,超越了對法的執著,稱之為一切種智。以這些道理來了解般若,就明白般若確實可以漏盡煩惱,同時能破除我們的執著,一旦破除執著,就能消除煩惱、業障,能不隨業流轉、受報,而不受報的這念心性就是大覺圓滿,大覺圓滿就能真正到達彼岸。

  生死代表此岸,菩提、涅槃則是彼岸,要從此岸到達菩提、涅槃,就必須返照自心,渡過煩惱的中流,也就是用觀照般若,破除見思惑、塵沙惑,終至斷除無明。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都屬於煩惱的中流,通過這些障礙,進而以中道實相觀破除最後一念無明,將三種煩惱無明漏盡了,才能真正到達菩提、涅槃的彼岸。

覺觀返照 契悟本心

  要想到達菩提、涅槃的彼岸,須以「般若」觀照自心。誦經、持咒、禮懺、早課、晚課都屬於文字般若。由文字般若依教觀心,即屬於觀照般若。簡言之,般若就是返照。

  何謂返照?如:參話頭,把這一念心收回來,在話頭處一照──誰?這就是觀照般若。譬如,現在打了一個妄想,對於某件事物產生貪愛、執著,忽然覺察到這個妄想,馬上起了慚愧心,自己知道慚愧的這念心就是返照。因為執著外面的境界為實有,所以起了貪愛,既知外境是假相,還貪什麼?懂得慚愧、檢討、改過,就是返照、觀心。由於反省、觀照,功夫用得上了,內心的煩惱逐漸減少,乃至於煩惱漏盡,能觀之智與所觀之理相應,能返照的這個智慧心契入真空,了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即般若的顯現。這是菩薩所修的般若,屬於方便法,尚未達到究竟。

  在觀照「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的當下,仍有「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的存在,只是一種三昧的境界,還沒悟到真心、悟到實相,實相即是我們的本心本性。最後,能觀之智──這念心不住真空、也不住假有,「當下即是,動念乖真」,「惺惺寂寂、寂寂惺惺」,這才是達到究竟的實相般若。

 
 
 
 
般若無盡藏

 
                                   文/見彥法師

  古德云:「般若如大火聚,般若如無盡藏,般若如泛海舟楫,般若如照夜明燈。」誠然,般若智光,絕斷妄情,猶如猛火,能燒盡煩惱穢草;又如冥室燭照,頓除幽暗。般若智顯,能明徹大千,洞察萬有;般若智用,更如活水源頭,隨機應物,無有窮盡,能除一切障礙。契入般若,則能泛渡煩惱苦海,得究竟解脫自在。

萬法本空 淨智如如

  梵語「般若」,華譯即是智慧。般若智慧不同於世間的聰敏,是清淨、無漏的妙智。《法華經》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世間的智慧,局限在事相上的理解與掌握,卻昧於事物的本質與起源;般若智慧則能照破內在四大色身,乃至外在一切萬象都歸於空性,都是緣起,都如幻化。正因為究竟體證了萬法本空,所以能夠不被外境迷惑、障礙,而回歸到萬法的源頭──眾生本自具足的真心、佛性。

  禪宗祖師所言:「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也正指萬法皆是心光,皆源自這內外一如、無染無雜的佛性中。這念清淨佛性遠離顛倒妄想,便能於一切境中無有掛礙。自性本具一切種智,故能遍知十方三世一切事理,又無有一法可得。因為有法可得,又落入了「有、無」及「得、失」的對待,而違棄了一如中道的妙明之智。

  般若智慧不僅是心境上的昇華,更能感通外境,起種種妙用。猶如〈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中云:「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觀世音菩薩修習耳根圓通法門,心不攀緣,兩耳內聽,不住根塵,不住空境,更不住於寂滅的境界。如此,將色、受、想、行、識的五蘊桎梏照破,證得殊勝圓明的般若功德。此時這念心永脫生滅煩惱之河,與十方諸佛一體,具足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能夠遍知十方一切眾生的起心動念,聞聲救難,開萬法門,現千手眼──「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證達般若智慧,這念心便能夠超越生死,起無盡的大機大用,是實證實得的。

但復本時性 更無一法新

  如何開啟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人人本具,正是能見聞覺知的這念本心本性。三千多年前,佛陀於菩提樹下徹悟,說道:「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指的也正是這個道理。只是,眾生鎮日煩惱,追求財色名利,迷惑、背棄了自性,障蔽了圓明妙心。這念心終日逐於外在的塵境,如同將澄清的潭水不停地攪動,波瀾盪漾,如何能夠照天照地?

  這念心有男相、女相嗎?有過去、現在、未來嗎?只有當下,無相中又能生出萬法,又有種種妙用。因此將這念心收回來,堅住在本來的面貌上,也就是安住在這本然空寂的靈知靈覺上,日久功深,心水澄清,一念相應,就能契入般若智慧。落實在二六時中,則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時刻刻依心起修,依性起修。遇到順境,知道是過去的福報,緣盡了,即如朝露,不復能得,而無喜色。遇到逆境,知道是過去所造的惡業現前,以無所忍之正智,堅住無念、無住、無相,隨緣了舊業。更能夠於當中堅持六度萬行,無有退悔,不在塵境中以識情染著自心。

  「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能夠頓歇狂心,無住生心,當下不迷就是悟。待因緣果熟,雲開月現,即是直登如來寶地。諸佛菩薩因為具足了般若智慧,納十方三世於一心中,物來物現,物去無痕,沒有一點掛礙,由是能隨緣任運,創造緣起,利導有情,成就無上菩提,三智圓滿。「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若能直下承當,般若智慧的圓妙就如眼中之珠,不假外求,當下即是。智者豈可等閒蹉跎?

  
  
  
  
放下我執即得自在
 

                                    文/見鋤法師

  人打從一出生,即使懵懂無知,也懂得自我保護,並且有自我求生的本能,只要餓了、渴了、身體不舒服,就會以哭、鬧來反應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其實,在背後亦反映出我們的執著、妄想。如此堅固的我執、我見,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我們所接觸的家庭、學校、社會等種種人事物,漸漸形成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如果沒有得到大善知識的指引,了解到我執、我見的本質,在面對生命的各種難題時,一般人的思考模式都會建構在我執、我見上。

  因為執著有「我」,於是從中開始創造自己的人生:我希望健康、長壽,我希望課業進步、學有所成,我希望有個好工作、飛黃騰達,我希望有一段好姻緣、家庭和樂,我希望子孫聰穎、乖巧孝順……諸多的人生願景,總離不開一個「我」字。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經常是天不從人願,所以要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當事情不如「我」意,我們就心生煩惱,將過錯歸咎於他人。例如:身體出了狀況,則認為可能是營養攝取不足、飲水有問題;書讀得不好,則認為老師教學方式太落伍,或可能沒有坐對文昌位;工作不順遂,似乎是政府的經濟政策有狀況、公司體制不健全;婚姻亮起紅燈,則怪罪對方不夠忠誠;子孫不賢,可能祖上風水不佳……這些都是自己找來的合理解釋。如此的「我見」,雖然表面上為種種不如意找到了藉口,實際上仍然沒有解決內心的煩惱與問題。

  因此,若一再以自我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不但無法提升生活品質與心靈層次,更難以跳脫不如意的惡性循環。唯有自己切實反省,了解事物的生滅因由,知道從自心去轉變、調整,以清淨智慧洞悉因緣果報的道理,放下我執、我見,才能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也才能化除煩惱,走向如意順暢的人生大道。

 
 
 
 
把握當下的因緣
 
 
                                    文/見鍼法師

  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心念有生住異滅,一切因緣所生法,皆不離生滅之無常。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是一連串緣起所成的結果,當中並無任何的個體能單獨存在,也無法恆久不變。既然如此,唯有把握每一當下的因緣,才能去創造每一個緣起,以廣結善緣、廣積福慧資糧。

  菩薩在利益他人的同時亦是自利,往往於一場法會中,所成就的即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因為,法會的圓滿須賴眾緣和合的力量,借助各項人事物的配合。在發心的過程裡,彼此之間難免有不同的想法,此時正是練心的好時機,若能發願把握每一當下的因緣與他人共事,則能放下自己的成見,創造良善的緣起。有了良善的緣起,必然會有好的結果。

  如何坦然接受境界的考驗?就是要能掌握每一當下的因緣,創造每一緣起。仔細去分析、思惟,為何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會起煩惱?不外乎是一個「我」的作祟,以為自己所面對的境界是真實不變的,殊不知萬物、萬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眼前所見只是假有,物我都是空性。既然「我」是剎那的生滅,「我所」亦是因緣和合而生,煩惱依附何處?

  一直在大寮發心的老法師,常見他不疲不厭地付出,問他何以每天都如此法喜?他回答:「每一份素齋都是在與人結法緣,做愈多就結愈多的緣。」的確,用煩惱心做事,即是結煩惱緣;用歡喜心做事,即是結歡喜緣。有智慧的老法師,雖年事已高,仍不忘在發心的當下創造良善的緣起去利益大眾,自己怎可不善加把握每一因緣?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行菩薩道即要能運用緣起,以利他之行來放下我執,了達緣起性空,才能創造種種緣起,而不住緣起。

 
 
 
 
蛻 變


                      文/普親精舍禪修班學員 楊淑涵(傳汝)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每當誦此偈時,內心總是感慨萬千。若非因緣具足,要修習佛法確實不易。二十年前,一位學佛的長輩常以生活化的方式導引稍微懂事的我,希望我早一點和佛法結緣,能夠於成長過程中體悟佛法的奧妙。當年這位長輩曾問的幾個問題:「心在哪裡?」「你怕不怕死?」依舊在我心中迴盪,只是,此時心中的答案和當年貢高我慢的回答迥然不同。

  如果當年的我具足了善根,或許後來的人生路途會走得很不一樣。上大學後,覺得自己應該有個宗教信仰,在佛學社和其他社團穿梭往來之際,卻因無法在蒲團上將心定下來、無法克服打坐時的腿酸腳麻,再度錯過了一段法緣。十四年後,因摯友的病逝,親歷了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於是遍體鱗傷的我,再度求教於佛門。

進入佛門 敞開心門

  一年多前,為了請一串念珠,佇立在莊嚴佛殿外,躊躇著是否該跨進精舍。要不是握門把的手已不經意地推開門板,觸動了響亮的風鈴,告知裡頭的照客「有人來囉」──很難相信,桀驁不馴的我會因此機緣再踏入佛門,進而皈依三寶,成為佛弟子。

  走進精舍,寧靜肅穆的氣氛有股奇特的安定力,降伏著當時紛亂不已的心。經由照客師兄引介,向精舍的住持法師請法,並隨法師參觀殿堂。那時,法師問了我這樣的問題:「從大殿到禪堂,你有沒有發現,佛像的姿勢有站、有坐、有臥,知道其中的寓意嗎?」我搖搖頭。法師接著說:「這意謂著,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情境、做什麼事,心始終都要平靜自在。」當下的這句法語,道破了我當時的心境,也巧妙地點醒我未來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並處理自己的問題。

  物理學有個混沌理論:巴西的蝴蝶振翅,可以引起德州的颶風。而我們不經意的一個小動作,也可能因此成就他人的道業。人生的奧妙,經常是愈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愈會發生。想當初,覺得不可能進入佛門的我,轉眼間,也在精舍度過了一年多的歲月。之所以能持續下去,是因為我真實感受到佛法的智慧與奧妙。

不隨業轉 身心安然

  沒有認識佛法時,我們總是被教育著:「我」是整個生命的主軸,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這個「我」在一生中達到所謂的「成就」。為了成就,我們不惜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與他人在名利、地位上競爭,永遠在財、色、名、食、睡的深淵中輪轉,偶爾覺察到人生的苦,卻又不知該如何脫離,轉瞬間,又被短暫的歡愉牽引到另一個迷失。

  聽聞佛法後,知道:「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為求解脫,我們應從「因心」下手,調整對事物的看法,進一步用這些道理反觀自心,不向外攀緣祈求。就是這種「退步即向前」的智慧,當我再度與苦難、挫折不期而遇時,不再以「我」為思考的核心,不再倉皇失措。經由佛法的薰習,漸漸地學會以因果認清事物,以忍讓的態度待人處世。親身的體驗讓我深深相信,憑藉佛法的引領,我的人生會過得更踏實、光明。

解行並重 自利利他

  佛法無邊,只要有誠意定能感召殊勝的因緣。半年前,精舍來了一位外籍居士,學佛前的她,是個女權主義擁護者,就因這個堅持與執著,使她和同修常於意見相左時惡言相向,導致家中的氣氛異常緊繃。學佛後,了解因果與心性的道理,漸漸地,她在心念及行為上有所改變,同修的任何情緒反應都被她智慧的靜默及理性的溝通降伏。這種轉變為家裡帶來祥和的氣氛,她的女兒為此歡欣不已,而她的同修也好奇:是什麼力量可以讓一個人的習氣瞬間轉變?離開台灣的前夕,她的同修總算如願地來了一趟精舍,向法師請法後,一家三口都感受到佛法的精深廣博,並決定成為佛教徒,之後也正式皈依成為佛弟子。宣揚佛法,難嗎?只要我們在信、解、行上用功,自身的轉化必能讓周遭的人有所感受,有時不需過多的言語,也能感召有緣人加入學佛的行列。

  佛法難聞,人身難得,此生仍保有人身,且得以跟隨大善知識修行,真是莫大的福氣。自己並非天性樂觀,但也不允許自己成為悲劇中自怨自艾的苦角。過去遭遇挫折時,總會告訴自己:「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但我發現,這伴隨多年的正向語句,並無法告訴我人生的全貌。人生的無常,引我再度踏入佛門,因為衝擊的猛烈,讓我比別人更急切地想要找到安身立命之處。佛法的智慧,解答了我對人生的許多疑惑,並在無形中改變了性格與命運。希望世世有幸,常隨佛學。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