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本期主题:平等--无二无别菩萨行








诸佛如来常行中道,恒处平等不二的法界中,故能真正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欲入此清净法界,当除去人我分别,放下执着,以圆融智慧等观万相。
了知一切事物之理体平等无差,在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上方能畅行无碍。

 
 

平等的真义
觉大和尚开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境,不论畜生道、修罗道、天道,乃至声闻、缘觉、菩萨、如来,各个心境都不相同。然而,到达最高的境界──如来,就是一样了。所以《金刚经》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法”指心法,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的这念心是平等没有差别的,契悟了这一念心,无论男、女、僧、俗,一切贤圣都是平等无差。在佛法中,这个心境称为“一真法界”、“实相”、“无上菩提”,净土宗称之为“常寂光净土”。

  《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成就如来、成就佛道,不是从果上求来的,而是在因当中努力所成就。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就是因,人人都有佛性,这个就是“平等法界”。真正悟到这念心,才能入平等法界;没有悟到这念心,所见、所感受的就是众生的法界。

佛性本具 平等不二

  不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出家、在家,一切?飞蠕动都有这一念心,佛性平等不二,这是理上的平等。如来觉性圆满,时时刻刻都在大圆镜中,具足一切功德、智慧、神通、妙用,这一念心无始无终、不去不来、不生不灭,法身常住,这是如来佛之体。众生本具的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圆证法身,自心本性并不增加一丝一毫;即使现在才开始从因地上契悟、返照、用功,我们本具的真如法性也未曾减少一丝一毫,真正是“平等不二”。人人都可以契悟本性,这是平等;每一位都能够达到中道实相的境界,这也是平等。

  在民主国家当中,倡导“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每一国民都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有些人误解了平等、误解了民主,以为平等就是每个人都应得到相同的待遇,如果只是从外在、形式上讲求平等,那就不是真正的平等。孩子和父母、学生和老师,大家都一样是人,为什么孩子必须称自己的父亲为爸爸、称自己的母亲为妈妈,而且要尽孝、要恭敬,学生应该尊师重道,应遵从老师的指导?这是不是就不平等了?若不从立足点努力,谈民主和平等就只是一种口号,终究无法达到真正平等的境界。现代人说“人人都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这是一种平等的观念,虽然大家都有主人翁的资格,还是必须靠自己去努力,否则,怎么可能成为国家的主人翁?

  佛法讲“平等”,是指“佛性平等”。“佛性平等”不是平头式的平等,而是立足点的平等。人人皆可成佛,这是真正的平等。“成佛”不是一个口号,必须靠自己努力实践,假使未朝正确的方向去做,而是起贪瞋痴、造杀盗淫,造了恶业,佛性就变成了众生性。虽然是众生性,仍有佛性的存在,只要觉性现前,知道惭愧、忏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平等是绝对的。

四姓出家 同称释氏

  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代,印度社会分为四种阶级。其中最高的阶级是“婆罗门”,专司祭祀,只要父亲是婆罗门,孩子一出生就是婆罗门种姓。第二种“刹帝利”,是贵族阶层,国王、武士都属于这个阶级,王位、官位也是父子相传的世袭制度。第三种“吠舍”,是从商的平民百姓,如果父亲是做生意的,儿子以后也会继承父业。第四种“首陀罗”,是最下层的奴隶阶级。这四个种姓是不能通婚的,每一种姓各有规范,因此是极不平等的,尤其对首陀罗更是不平等。释迦牟尼佛为太子出身,以宗教倡导平等,广开佛法大门,让任何阶级的人都可以出家,所谓:“四河入海,无复异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许多下层阶级的佛弟子在出家之后,也证得罗汉果,甚至连王公贵族都来顶礼、供养。当时有上层阶级的人起来反抗,认为佛陀破坏了他们的种族制度。尽管如此,释迦牟尼佛仍坚持正念,继续弘扬人生的真理,最后得到了大众的肯定、认同。

是法平等 无有高下

  佛法所说的平等,是最高境界──中道实相。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只要我们肯努力,一定能够得解脱,一定可以超凡入圣。有因必能感果,如希望达到菩萨的境界,就要修“六波罗蜜”,修六波罗蜜是“因”,只要一发心、发愿,就进入了菩萨法界。每个人都能做菩萨,这是平等的;但是若不去修菩萨行,菩萨果位也没有自己的份,所以不能说是不平等。六波罗蜜人人都可以修,一开始发愿,现在就入菩萨位,是“凡夫菩萨”;凡夫菩萨继续再用功,就能成为“贤位菩萨”;贤位菩萨继续再用功,可以成为“登地菩萨”;登地菩萨再继续用功,能成为“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再用功,进一步达到“妙觉”,就成道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成菩萨、成佛,人人都有份,这是不是平等?所以佛法确实是人生的真理,告诉我们努力的方向,一切不从外得。

灵明觉知 含生等一

  过去,宋朝有位叫崔公群的相国,在湖南巡视的期间,到寺院去拜见如会禅师。到了大殿里面,刚好看到一只麻雀停在佛像头顶上痾屎,然后就拍拍翅膀飞走了。崔相国一看,心想:“奇怪!麻雀怎么会把屎拉到佛头上?既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雀子不认识佛祖?这哪里找什么佛性?”“可是佛经里明明记载得很清楚: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啊!”他在那里想了半天,还是想不通。于是,就问禅师:“师父,佛经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我刚才看到麻雀把屎拉到佛祖头上,这麻雀怎么这么糊涂,它到底有没有佛性呢?”禅师说:“麻雀当然有佛性啊!它知道佛祖如如不动、很慈悲的,所以才敢把屎拉到佛祖头上,为什么它不到老鹰头上去拉呢?因为老鹰一看到麻雀就会要它的命,你想想看,这个麻雀有没有佛性?它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它知道佛祖头上是最安全的,所以才会找个最安全的地方去拉屎,这个觉性就是它的佛性。”听禅师这么一讲,他就悟了。

  唐朝宰相裴度,是一位发心学佛的大居士。裴度有个儿子叫法海,考取进士后被父亲送到沩山老人那里去出家。法海出家后,沩山老人派他去挑水供养大众。过去的丛林,水源地是在半山上,挑水可说是件苦事情。法海每天从山下到山上,来回很多趟,挑水挑到肩酸、肩痛,甚至磨破了皮。有一天,挑完了水,他就发牢骚:“和尚吃水秀才挑,纵然吃了也难消。”因为法海先前是个秀才,现在来道场做粗重的工作,心中不免委屈。沩山老人听到了之后,说:“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打坐时坚住正念、随顺觉性,“万担粮”才能消。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我们修行就是要做到不打妄想,要能破除执着,我执、法执破除了,妄想没有了,“道”是现成的、是本具的。《楞严经》说:“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佛性是本具的,“坚住正念,随顺觉性”就是如来住世,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从因当中去努力。

  佛法讲“佛性平等”,是很有意义的,带给我们无穷尽的希望、无穷尽的光明,为什么呢?佛性是本具,并不是求来的。彻底了解这个道理,在事上薰修、磨炼,使觉性时时现前,没有丝毫的迷惑,心自然能够安定下来。明白平等的真义,知道“人人都能成佛”,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待人处世将会更圆融无碍。

 
 
 
 
论平等

 
                                   文/见枫法师

  《四十二章经》云:“心行平等难。”为什么人与人相处要达到“心行平等”是件困难的事呢?答案其实很明显,因为我们都有私心。这个私心来自于对自我以及对我所拥有的事物产生执着,对于自他的关系有了明显分别。而这个执着、分别,来自于对万法的本质认识不清,误以为我以及我所有的一切是长久的,人我的差别相状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上,万法乃是因缘所生,互具互融,所以自他无别。因为不了解这个道理,一味地满足自己的私欲、巩固自己的权势,形成了二元的区隔、对立,于是这个世界便产生了种种不公平的现象。

  十八世纪,法国革命思想家卢梭主张人权平等、控诉社会不公,他认为因人类社会私有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欲望和偏见,导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既得利益者订立压迫穷人的社会契约,又设置了保障其实施的权力机构,最后形成专制封建君主政体。这就是不平等发展的三部曲。在此恶性的体制之下,一部部人民推翻暴政、争取人权公义的历史便不断地在世间上演。所以开西方近代民主先河的美国,其第三任总统杰弗逊起草“独立宣言”,就将“人人生而平等”作为建构民主政府的基础,主张民权自由,禁止奴隶买卖。

万相各别 理体何殊

  虽然就表面上看来,无庸置疑的,万法确切存在着各自的差别相,这也即是因缘法则所显示的道理。然而,产生种种差别相的根柢是平等无别的,所依循的因缘法则是平等无私的。人们不断地想从人权、种族、政治、教育等多方面求得平等,一如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即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并指出真正的平等应为“立足点”的平等,而非“齐头式”的平等,且提出了“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

  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领导的僧团以实际的作为,改变印度吠陀时代“种姓制度”的不公现象。世尊主张“四姓平等”,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明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法华经》叙述“人人皆当成佛”,说明众生平等之理。其中常不轻菩萨则具体的实践了平等之行,不但视一切冤亲平等,悉皆礼拜赞叹,并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以佛法的角度来谈平等,更是深广、究竟。

法性空寂 物我互融

  《大智度论》云:“菩萨住是二等中,观一切法皆平等。住众生等中,怨亲憎爱皆悉平等,开福德门,闭诸恶趣。住法等中,于一切法中忆想分别、着心取相皆除灭,但见诸法空,空即是平等。”菩萨明悟佛性平等,体证法性空寂,故能发广大愿心,运用慈悲与智慧自利利他,以平等无二之心度化一切众生。

  诸佛如来常行中道,恒处平等不二的法界中,故能真正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欲入此清净法界,须破除我、法二执,将执着人我分别的意识转为平等性智,以此智慧等观万相,了知一切人事物之理体平等无别,在通往自性净土的路上方能畅行无阻。

  
  
  
  
克服我执 心行平等
 

                                    文/见酋法师

  大多数的人都容易陷溺于惯性的思惟模式:以自我为中心,重视自己的程度远胜于他人。因为每个人从小到大,几乎内心当中都有一个“自我期许的我”,从所接触的人事物经验中,慢慢累积形成自我的思想价值观与生活习惯,同时也量身订制了“自我形象”这个额外的包袱。正因这个“我”的投射,让我们与他人划上了许多心灵的分界线。

跨越分界线 找到新出口

  这道心灵的分界线与匝口,让你、我、他种种二元的对立性愈加明显。如果我们没控管好“心灵的红绿灯”,那么在你来我往的“十字路口”中,就易引发“情绪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引发对立事故,大部份是基于我们自身没有注意到,做出了让对方感觉到“不受尊重”的言行举止。也许我们自认为是“小事一桩”,但却可能因此触发他人潜伏内心的不愉悦,而种下彼此不快的纠结。这样的例子也反应出彼此并没有“信任感”,彼此都存着一分“疑”和“猜忌”,以致一个无心之举成为双方误解的“导火线”。

  此外,我们也容易犯一种错误,就是戴上批评的“显微镜”去看别人,用轻视的“望远镜”去看周遭的一切,而疏忽了自己所戴的眼镜是“有色的”,只看到浮泛的表面,却观察不到背后真正的“藏镜人”。其实,一旦落入我执的漩涡中,我们只看得到“玫瑰的刺”,却欣赏不到玫瑰所绽放的鲜丽色彩。在我执的蒙蔽下,我们常忽略:再厌恶的人也有他的优点,而喜欢的人也有其缺点,没有必要刻意去找出别人的过失。

  曾闻智者言:“时常检视他人过失的人,较容易动怒,非但不能消除他人的污秽,反而会增添自己的污秽。”可见我们所看到别人的丑陋面,也是自己习性的反射面。所以,应学习消弭自己内心不健康的负向意念,勿将憎恨加诸于他人身上;另一方面则是要打开心胸,将心比心,用更广大的角度来看事情,试着去探索事实原委,不骤下评断,并能伸出友善的手帮助他人离开痛苦与不幸。总之,我们应避免被“我执”带入烦恼的小圈圈中,要以“平等心”把彼此带入全赢的大解脱圈内。

回归真相 人我平等

  如果将我执所引发的憎恨、嫉妒等负面情绪比喻为“心灵杀手”;那么克制烦恼蔓延的正面情绪,诸如友爱、宽容、慈悲等特质,就好比“心灵捕手”。“杀手”就像“功德善根”的盗掠者;“捕手”好比是“功德丛林”的长养者。如果能进一步超越“杀手”与“捕手”的二元对立,去检视“心灵的本质”,我们会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点:人人都拥有“平等不二”的无价瑰宝──佛性。是谁不断地在毁损这瑰宝,以致招来了杀手,又求救于捕手?事实上,原本没有“杀手”的存在,又何来“捕手”呢?

  在佛、菩萨的眼里,每一个众生都如同自己的亲眷;只因众生被客尘所覆,尚未了达实相,所以心生分别取着。试想,如果伤害我们的是自己最亲的人,我们是否会尽可能的去原谅他,犹如父母爱护自己的小孩一般?再者,若我们所伤害的对象是自己最爱的人,是否会迫不及待地去弥补他,乃至根本就不忍心去伤害他?相信,以同理心的角度看待事物,对于迎面而来的不善作为,就不会急着“反击”,而能以积极有效的态度做回应。当我们能认清事实,看得更透彻,就会明白选择全赢才是最佳的策略。

 
 
 
 
真平等之省思


                                  文/见成法师

  常常有人说:“这样不公平……”时时听众言:“那样才平等!”到底什么才是真平等?我们可从佛法事、理的角度来思惟。事相上的平等,即是三世因果的呈现。吾人只要肯用心,从因上努力,最后必得华果现前。如是因,如是果;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就理上而言,真平等即是“人人本具佛性”、“诸法缘起性空”。佛性平等──凡有心者,皆当作佛;空性平等──诸法缘起缘灭,毕竟空寂。此即是真平等!

慈悲心 平等行

  心行平等者,对万物一视同仁,能以慈悲心关怀大众。如同太阳普照大地,不分贤愚、不别贵贱,只要肯走出户外,皆得领受和暖光照。我们既然知道平等的义理,为何在生活中仍无法超脱相对之境,心行平等?因为被自己的执着所左右。一旦心有所执,便有好恶、对立,在比较当中患得患失,便易心生烦恼,造罪犯过。所以,不在事相上比高下,不与人争长论短,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冲突、虚妄的烦恼。况且,他人之行为造作由他自承后果,我们只须心存平等、慈悲,不与之计较,否则,亦是半斤八两。又因为一切众生皆是我们过去的亲眷,皆有佛性,终将成佛,我们岂能不发起慈悲愿行善加护念、度化?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实平等的精神?可从六波罗蜜之菩萨行门入手:

  一、布施:面上无瞋是供养,不论逢遇善缘或恶缘,我们皆可布施微笑。见人行善,更可随喜功德,赞叹其发心。
  二、持戒:自心清净是真持戒。身、口、意依循戒法,三业清净无犯,则能离诸烦恼,无是非之诤。
  三、忍辱:所谓“顺逆皆方便”,不论顺境、逆境,皆以平常心面对,甘心忍受,都无冤诉。
  四、精进:二六时中随处提醒自己,勤修平等之行,而一念不生是真精进。
  五、禅定:得失从缘,心无增减。面对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风境界,要能觉观返照,如如不动。
  六、般若:修一切善,并能不执着所修之善法。觉性时时现前,直下承担,即做即了。

离一切相 心无分别

  真平等即是离一切相,无分别心。过去,须菩提尊者为使富人不因福尽而堕落,所以舍贫乞富;大迦叶尊者,为令贫人早脱穷困,所以舍富乞贫。然而,二位尊者却同为佛陀所呵斥,因为意虽善而心不平。

  曾于佛典中见一则公案:在摩罗国有一富翁,临终前嘱付两个儿子平分财产。此二人由于贪念作祟,不管如何分配,始终意见分岐,达不到平衡点。这时旁边刚好来了一个愚笨的路人,他建议二人将所有的东西平分为二。没想到,两兄弟竟然异口同声的说办就办。结果,所有的家产,包括花瓶、钱币、桌椅……统统一分为半。转眼间,万贯家财只成了一堆堆破铜烂铁。

  平等并非平均一分为二的齐头平等,而是能以无私之心行一切善,不在相对境界中患得患失。实现真平等,从照顾好自己这念心开始。平等之行,当以中道之心具体实践,于诸境界,不迎不将。而修行之路──但行平等事,不须问前程。

 
 
 
 
以因同果 平等如是
 
 
                                    文/见旻法师

  春雨绵绵地下着,打在干枯、龟裂的乡道间。田里的农夫搁下锄头,嘴角微微上扬,满意、安慰的神情溢于言表。相较之下,阡陌上的行人则显得狼狈,双眉间透露出焦急、困扰,靠在路旁的石上,使劲地磨掉鞋上的污泥。一样的细雨,两般迥异的心情。“平等”是否受境遇的影响?

  一位年迈的母亲,一针一线悉心地织缝着棉裘。一件送给了哥哥,另一件则给了长相、神情都与哥哥相似的双胞胎弟弟。若干年后,哥哥还是一个身着棉裘在瑟瑟寒风中发抖的无业游民;弟弟则藉着这件棉裘撑过许多寒冬,成为一位人人称羡的作曲家。一样慈祥的母亲,一样细心的呵护,却有两种不同人生的呈现。“平等”关乎父母、家世的优劣吗?结束为期三个月的考前准备,考试结果一公布,有人喜上眉稍,有人失意落泪。同样的时间下,结果殊异。“平等”能求于相等的时间长链吗?

  仔细观察,空间的悬殊、人为的差异乃至时间的隔碍,都不是平等的立足点。古德云:“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无论境遇是顺或逆,人生是成功或失败,都源于自己所种下的因。而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裁定于因果的法则,这才是真正的平等。或许有人质疑,付出相同的努力,某些造尽恶业的人却富贵一生,而踏实忠厚的人竟辛苦一生。又是何故?须知因果通于过去、现在、未来,并非只凭眼前所见而论断,因此,平等也不能只衡量于当前所显现的相状。

  所谓“有因必有果”,平等不是取决于表面的境遇,不是取决于家庭、父母所付予的条件,也不受时空局限。世间的一切并非侥幸或偶然,而是含括了因果的特质,展现了平等的真义。因果法则是真正的平等,一种万古不变的平等。

 
 
 
 
佛法的平等大爱


                      文/普亲精舍禅修班学员 邱玉莲(传晏)

  学佛后,常思惟佛法的道理,认为佛法是一种非常殊胜的教育,能引导我们建立正确知见、修正错误行为。透过佛法的薰修,让自己更深刻体会“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生命是平等且可贵的,应慈悲对待。因此,自己经常教育孩子要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或许是受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家中一起居住的长辈平日会拍打虫蚁,但孩子们对生命的尊重却不受影响,不仅如此,还能付诸行动,主动的救护生命。

赤子之心 护生之情

  有一天,小儿子敬渟,当时年仅三岁,走起路来,偶尔还会跌跌撞撞、步履蹒跚,他正和三位哥哥一块儿玩耍,孩子们的欢笑声在屋子里此起彼落。忽然,喧哗吵杂声骤然停歇,正忙于家事的自己不由得纳闷,担心四小天王又闯祸了,赶紧趋步前往查看。只见敬渟蹲在地上,双手掩护着一只小蜘蛛,唯恐它受到伤害,并用纯真的稚音喊着:“哥哥,小心!不要踩到它!”短短的一句话,虽然还有些口齿不清,但却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接着又温和地对哥哥们说:“让小蜘蛛回去找妈妈,如果它找不到妈妈,会哭哭哦!”犹记当时年幼的敬渟,虽是一脸稚气,但极力捍卫小蜘蛛安全,使其能平安顺利返家的赤子之情,俨然是一位小小菩萨。

  目睹一个三岁的稚子,亦能有如此悲悯之心,除了令人讶异,不禁感到欣慰,相信从小就能尊重生命的孩子,长大后必能善解人意、同理他人,更遑论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不法行为。因为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众生平等的知见已然开启──这正是佛法教化人心不可思议的力量。

平等大爱 有教无类

  鉴于佛法教育有着去恶从善、净化人心等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不难了解 老和尚何以发此无尽的悲心愿力,筹建普台国民中小学,并以三学一体“中学为体、佛法为根、世学为用”为其教育理念,使得佛法教育能童蒙养正,往下扎根,培育品学兼优的下一代,让学子们成为家庭龙凤、社会精英、国家栋梁。自己并在短短的时间内,感受到学子的转变。

  由于在精舍担任儿童禅修班的队辅老师,亦为策画课程内容的成员之一,所以有更多机会观察孩子们的蜕变。记得有一孩子甫到精舍之初,不但顽皮好动,还常常捉弄其他小朋友,甚至口出恶言,稍不顺心即紧握双拳,怒形于色,经常让其他人困扰不已。然而,经过一、二期课程的薰修,虽习性仍在,但渐渐地情绪变得比较容易克制,心性也慢慢安定下来,和其他孩子逐渐能合群相处。不仅如此,当他参观普台国民中小学之后,就不断向家人嚷着要去就学,由于因缘具足,果真如愿上了普台小学。几个月后,在精舍遇到他,俊秀的脸庞少了几分霸气,眉宇之间多了一丝的庄严,虽是稚气犹存,但却显得较以往柔和沉稳。最不可思议的是,听他母亲说,在学校他还会帮忙辛苦的生活辅导老师照顾及安抚其他的小朋友呢!

  除了对他的改变感到惊奇外,更令人有着深深的赞叹。心想,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原本桀骜不驯的孩子,有如此大的转变?答案是佛法。唯有用佛法的道理慈悲地教化众生,不问年龄大小、不分资质优劣、不论冥顽与否,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才能令众生难调难伏的习性化刚强为柔软,转烦恼为菩提。

佛法智慧 无尽宝藏

  曾经不止一次的思考着,此生要留些什么给自己的孩子?是培育他们拥有丰富的学识?抑或是给予优渥的生活环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能让孩子们永远受用的?直到自己学佛后,才有着坚定不移的答案──是佛法的教育,是佛菩萨慈悲、平等、智慧、觉悟的教化,能让迷失在红尘白浪中的游子得到心灵上的慰藉,找到人生正确的方向,并寻得安身立命之所。佛法的慈悲与智慧,如浩瀚的大海,广大无垠,亦如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给孩子们最珍贵的传家之宝,而此善根福德,将是生生世世无穷尽的宝藏。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