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佛学院园地









用心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见雨法师

认清心念 学作主人

  常常有这样的经验:佛法中殊胜精妙的奥义,虽然看过几十次乃至上百次,依然容易遗忘;但是对于周遭人一次微小的过失,却能经年累月的铭记在心,不肯暂舍。为什么该记的记不住,该放下的却忘不了?该提的提不起,该放的放不下,揭露了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错用心。这么显而易见的落差,令人惭愧。

  事成不成,于成事之时,其成必有因;事败不败,于败事之时,其败必有因。这念心提不起、放不下,即是不能作主。不能作主,岂止于检讨事情所呈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事情发生之际,是否清楚明白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有真切地用心?

  在深入经藏的当中,是不是有如面临生死边缘须找到一条出路那样的渴切?知道只要有一点闪失,就可能丧生而万劫不复,能如此谨慎专心则没有记不住的经典。相对的,在众生冒犯自己的时候,是不是非常认真的计较?对别人的每一个谴责,都要从佛法中分别出个道理,甚至于每一个计较的念头也能理直气壮地站在教理上,连微小的情境都能念念分别、无有差池。如此用心剖析他人的过失,又怎能轻易忘记?

检视习气 返观自心

  同样一念心,可以用来反省自己或用来指责他人;可以选择评断外境是非,也可以选择坚住光明善法。在相对的诸法因缘中,成圣成贤是这念心,落入是非的也是这念心,端看自己怎么在因地上下功夫。了生死、出轮回,并不在分段生死的交接处才努力坚住正念;革正自己的业障习气,也非在结果现前才痛悔懊恼。

  想要使这念心自在作主,就必须时时观照自己在每个当下如何用心,是对自家事究心,还是对他家的是非究心?是在因地上发心,还是在果地上烦心?修行要想就路归家,就必须自己动身起程,只要方向正确,脚下每行一步,是一步风光,不须急于渴求结果,回家已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