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惟下觉大和尚开示愿力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是由愿行引导方向,假使愿行的方向错误了,这一生就是黑暗,愿行正确,则处处都是光明。一般人没有切实去深入了解,愿心的力量的的确确不可思议。如果没有愿心和目标,在日常生活中,乃至我们的言行上,都产生不出任何力量。所以,愿力非常的重要。
悲愍众生 愿皆成佛
修行学佛更要发愿,为什么呢?是基于慈悲心、四无量心,观众生和我们有三世因果,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亲眷、过去的朋友、六亲眷属,我们不忍心他们受苦,所以要度他,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要使每一个众生都能觉悟,人人都能成佛。
儒家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果修行的目的是在成佛,向佛的方向去努力,即使成不了佛,还可以成菩萨。发了菩萨愿行,菩萨位做不到,最低限度还可以证罗汉果。发了证罗汉果的愿行而做不到,最低限度还可以保持人身。如果我们的目的仅在于做人,这种愿望就过于浅薄,把自己看得太渺小,菲薄了自己。每一个人都会有点懈怠,都会原谅自己,如果只想做人,最后人格也建立不起来。为什么呢?五戒做不到,人格就圆满不了,即使想做人,到最后却可能是堕入三涂恶道。故而愿行一定要广大,有了广大的愿行,再配合实际的行为,就能达到目标。否则,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就什么也得不到。所以,修行首要就是发愿,要有成佛的心愿,最低限度也要有这种想法。
犊牛发愿 蒙佛授记
佛陀有一次示现感冒,要阿难到婆罗门家化缘一钵牛奶。阿难尊者于是捧着钵,来到婆罗门的住所。阿难尊者对婆罗门说:“现在是布施、供养的大好机会,释迦牟尼佛感冒了,请把握因缘,布施一钵牛奶供养世尊。”婆罗门听了,说道:“我的牛拴在牛栏里面,请你自己到牛栏里面去挤吧!”
阿难尊者走到牛栏里,对着一头牛说:“牛啊,堕入畜生道很苦的,想要离苦得乐,要发菩提心、发大心,以你的乳汁来供养世尊,可以增长功德、福报,将来可以得到解脱。”老牛听到阿难尊者这样一讲,它忽然有所领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由于过去做错事,五百世都变成了牛。心想做牛实在是很苦,就跟阿难尊者说:“我现在能将乳汁供养释迦牟尼佛,实在很欢喜,希望我能早日得到解脱。”又讲:“我才刚生了小牛,小牛出生还没有多久,需要吃奶,请留一些奶给我的小牛吃,其余请全部供养世尊。”这时,小牛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它也说话了:“做牛实在太苦,我宁愿今天一天不要吃奶,请把留给我的奶水,全部供养世尊。”于是,阿难尊者就把所有的牛奶带回去供养了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对阿难尊者说:“阿难,你在化缘牛奶的时候,有没有听到小牛和老牛讲了些什么话?”阿难回答:“我听到了,老牛很欢喜供养世尊,希望早日解脱,不再做牛。小牛则发了大愿,希望将来成就佛的智慧,普度众生,要把供养奶水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同样是一件事情,由于布施者发心不一样,所得的功德、智慧、果报,也就完全不一样。老牛布施,希望得到解脱,所以这一生结束以后,它将转世做人,并且出家修行,证得缘觉的果位。而小牛,由于它现在的真诚发愿,愿心广大,这一生的苦报受尽,来世生生世世修菩萨行,将来圆成佛果,佛名乳光如来。”
发弘愿 成正觉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什么是“成佛”?就是我们这念心,由相对达到绝对,由染污的心达到清净的心,由烦恼的心达到寂灭的心。心达到这个境界,就一切解脱,超凡入圣,证到涅?的境界了,即称之为成佛道。
四弘誓愿是共愿,过去佛、现在佛乃至未来修行的人,都要先发此四弘誓愿。除了共同发愿,自己也可以发别愿。我们开了智慧,有了定力,也可以发自己的誓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乃至观世音菩萨的愿、地藏王菩萨的愿、普贤菩萨的愿,都属于别愿。每位菩萨有其个别的愿心,这些愿都是由慈悲心所发,因为有慈悲心,这些愿才真实。所以《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发菩提心 超凡入圣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就是要超凡入圣。超凡入圣,必定要有菩提心的存在。圣,也有层次,最高的境界就是佛果。佛果之下是菩萨的果位,菩萨有三贤十地,这些都须发菩提心才能契悟得到。假使我们有了菩提心,将这个种子播下去,就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最真实的道理了。
怎样发菩提心呢?第一要先从事上来发菩提心。怎么发?首先还是要发大愿。四大菩萨中,地藏王菩萨代表大愿,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假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上,有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又有文殊菩萨的大智慧及普贤菩萨的大行,什么是大行?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度一切众,这就是大行。而且不但是现在要发大愿,尽未来际都要发大愿,不但是发愿在人间度众生,而且还要发愿到地狱去度众生。就像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有了愿行,然后本着慈悲、智慧,身体力行,如此发菩提心的前方便就开始了。假使没有这些愿行,菩提心就不落实。心愿广大,发心广大,菩提心就广大,就能证大菩提,这个就是大愿,就是从事上发菩提心。
修菩萨行自利利他,弘扬佛法,成就佛道,成就佛的智慧,发这个大愿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关键,具足了大愿、大行,才真正不会退失菩提心。能至诚恳切的发大愿,才能进一步落实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如此方能真正契入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