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雲藝術中心落成啟用暨開幕特展
七月十日上午,由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所成立的上雲藝術中心,在各界賢達的盛情參與下隆重開幕,落成啟用典禮特別恭請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揭幕。
位於高雄市鹽埕區普高精舍七樓的上雲藝術中心,有三百多坪展覽空間及多媒體視聽設備,旨在推動社區藝文教育,提升人文素養,透過多樣化的展演活動回饋社會、淨化人心。當日會場同時推出「藝術化世.無邊界」與「藝言九鼎.話佛像」雙專題展覽,是結合古典與現代藝術、融合東西方的美學特展。
活動當天共有近千位民眾前往參觀,上午九時三十分首先由精彩的藝文表演揭開序幕。著名古琴演奏家范李彬,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以精湛的技法彈唱多首曲目;高雄打擊樂團以「獅鼓」及「喜慶鑼鼓」慶賀藝術中心落成啟用,為現場帶來歡欣喜悅的氣息。
藝術之美滌心塵
十時三十分, 上惟下覺大和尚蒞臨會場,揭開「藝術化世」匾額的布幔,象徵著佛法藝術化的願景在此具體呈現。與會嘉賓雲集,高雄市代理市長陳其邁、立法委員黃昭順、林益世、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俊賢、國立台灣博物館館長蕭宗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長戴嘉南、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張宗仁等,以及諸多學界、藝文界、建築界人士一同到場祝賀,一致推崇大和尚推廣佛教藝術、淨化社會人心的悲心願力。
上惟下覺大和尚於會中表示,上雲藝術中心的成立,聚集了多人的願力和努力,今日濟濟多士同聚一堂,不但貢獻自己的力量,更將活動推及社會,以藝術來教化人心,意義深遠,是一大功德、大福報。中台禪寺一直以來致力於推動「佛法五化運動」,將佛法融入學術、教育、藝術、科學、生活等五個層面,以慈悲、智慧、禪定、平等的精神利益大眾,令更多人了解生命的真義。佛法的三世因果觀,能為社會帶來無窮的希望,因為有「過去」,我們得以傳承古聖先賢的智慧,進一步懂得知恩、感恩、報恩;因為有「未來」,值得我們「現在」積極努力。將時間放大,從過去到現在,由現在邁向未來,心量更廣大,人生自然充滿光明和希望。
上雲藝術中心的成立,為的是結合社會資源,運用藝術來淨化社會、安定人心,將佛法的真理透過學術、教育、藝術,滋潤精神生活,陶冶性情;禪修與藝術同屬心靈上的淨化活動,希望將活動逐漸擴大推展,使其成為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這是中台山一貫的努力,藝術中心的成立正是對社會大眾的回饋和貢獻。
下午的藝文講座,邀請東海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倪再沁主講「中國文人美學的境界」。同時藝術中心亦安排專人為與會人士導覽,介紹此次參展的藝術作品及佛教文物。
彩塑雲集化世間
落成典禮的雙專題特展之一「藝術化世.無邊界」,位於館內現代藝術區中,展出十二位台灣當代重量級藝術家的作品,作品橫跨各種不同的藝術領域,有意境悠遠的古典畫風、貼近人情的鄉土題材以及創新前衛的另類藝作,試圖在傳統與現代、民眾和大師之間搭起一座對話橋樑,透過不同面貌的作品呈現,激發觀賞者無窮盡的思惟,超越個人心靈的邊界,最終會歸佛法不落兩邊,契入中道實相之美。
館內另一展演空間──古文物展覽區,特展主題為「藝言九鼎.話佛像」,展出作品分為二部分,「宗廟重器」展出九件青銅鼎,「自在容顏」共展出近七十件佛教文物。
九件青銅鼎上均附有蓋,或為環紐、或為獸形。鼎的表現亦多變化,有獸帶紋、重環紋及漢代風格的素面蓋鼎,個個別具特色。「鼎」本是一般民生所需的炊具,由於世代推演,漸成為敬天法祖的禮器。在時空的推移中,鼎的精神意涵漸形豐富,見證了淵遠流長的文化脈絡,在中國的文物歷史裡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會場中央,陳列著道宗律師塔銘造像碑,另外還有南傳佛像、石雕立佛、木雕觀音像以及十八羅漢像等,生動呈現各朝各代的審美觀感。
「無情說法有情聽」,佛像藝術傳達了創作者當下最至誠清淨的一念心,突破一切有為的藩籬界限,形神兼具的外表,如實傳達著佛陀的教法,淨化所有觀賞者的心靈。
今古輝映傳真心
藝術的影響無遠弗屆,穿越時空,綿亙古今,深深觸動人類的心靈。真善美的藝術瑰寶,全然流露出人們心中沉潛靜定之美,使瞻禮觀賞者,啟發本然的自性善根,化除內心的無明煩惱,令自心得到提升與淨化。上雲藝術中心的成立,使南台灣增加了一處沉澱心靈、開啟智慧的優質空間,期藉各類展出,引領社會大眾淨化心靈,落實佛法於生命體驗之中,使生活成為一場場精彩的藝術饗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