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本期主題--持戒








依循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能令行者收攝身心,
於二六時中覺察、覺照,日日加功用行,覺性自然提高。
自心清淨,不僅行事能保持高度效率,
待人處世圓滿和諧,家庭、社會也能因此安定繁榮。
 
 
 

覺大和尚開示持戒的意義與重要性 
 


  什麼是戒?大略來說,防非止惡就是戒。戒就像國家的憲法、學校的校規,對於一個守法的人來說,諸多的法規都是多餘的,因為他根本不會去觸犯,反而因為有了法規的保護,隨時都心安理得。同樣地,戒是為了一些不知道善自護念或已養成壞習慣的人而制立,規範身口意不造作惡業,時時刻刻保持三業清淨,就能與菩提心相應,所以戒是修行學佛的根本。

  《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要想啟發智慧,就必須修定;而修定要有所成就,則須持戒。所謂「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如果持戒不清淨,就不容易得到真正的禪定。無論禪、淨、顯、密等任何宗派,都是以戒為根本。戒分為出家戒和在家戒,出家戒包括沙彌(尼)十戒、比丘(尼)戒、出家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在家戒包括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

修行的地基──五戒

  古德說:「道在紅塵鬧市修,全憑五戒做根由。殺生戒除慈心大,不貪財物廉潔優,見色不貪性清淨,葷酒永斷性長流,欲學長舌莫妄語,成佛不須出世求。」修行欲成就佛道,必須以五戒作根本;如果無法將五戒守好,其他的戒則更不容易做到。如同建造高樓大廈,地基穩固,才可一層一層的築建高樓,而五戒就好比最下一層的地基,是非常重要的。五戒是佛法當中最根本的戒法,無論是在家戒、出家戒,都是以五戒為根本。

  持戒可分為粗細不同的層次,以不偷盜戒而言,例如:到朋友家拜訪時,正巧朋友不在,若看到桌上有一疊鈔票,這時候即使沒有其他人在場,自己還能禁得起考驗而不去拿取。除了身不貪財,眼睛、耳朵也要做到不偷盜,如不偷看他人的東西、不偷聽別人講話,這屬於較微細的部分。更微細,則是在心上持戒,時時返照這念心,偷的念頭一起,馬上照破,如此就是在心上持戒,最後達到沒有妄想、顛倒,安住於實相,歸於這念心體。民初的弘一大師持戒相當嚴謹,但是他卻謙虛地說自己連五戒優婆塞都無法承擔,律宗大德尚且如此,可見得戒法微細的層面;雖然持守微細的戒法不容易,但修行學佛的人仍是要持得愈細愈好。將戒持得清淨、持得微細,才容易修持微細的法門,進而深入佛法的堂奧。

  此外,持戒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以五戒來說,單單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消極的持戒;若能採取主動,不但不殺生,還能救生、放生,不但不偷盜,還能布施,不但不邪淫,還能積極去宣傳倫常道德,這就是積極的持戒。所以消極的持戒是自利,積極的持戒就是自利利他,屬於菩薩行。

戒為佛道之綱紀

  戒有「別解脫」之意,即各別持守一條戒,便各別解脫一個煩惱。過去,優波離尊者持戒清淨,於事、於理都能落實在生活當中,甚至連最微細的心念也都能清明地覺照,時時刻刻安住在寂然不動的空性中,最後漏盡煩惱而得證阿羅漢,進而受大眾推舉,作為眾中之綱紀以維持僧團倫理及和合。所以,戒是佛道之綱紀,無論修持任何法門,都必須以戒為基礎。在佛法來講,團體的綱紀就是道場中的叢林規矩;個人的綱紀就是自己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如果種種戒條、綱紀都能落實,身行、心念便會隨之清淨,煩惱因此得以解脫。

心上用功 總歸戒體

  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戒是通達無上菩提、解脫煩惱的一座橋樑,也是渡過生死大海的浮囊。持戒的這念心就是佛性,開始覺悟的這念心就是「始覺」。但是始覺屬於理上的覺悟,仍須藉由事相上的磨鍊,也就是藉境鍊心。我們的心無始劫來有眾多的無明煩惱,所以進一步要「覺察」,經常反省檢討自心,覺察到煩惱就馬上對治──「覺照」,使這念心能和佛一樣產生大智慧。覺照了以後,又歸於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平常心,時時保持正念、正定,最後破除了無始無明就能「覺悟」,覺悟了,這念心就能與佛相應。達到此最高的境界,這念心時時安住在實相,就是戒體,也就是不生不滅的這念心。所以萬法歸宗,無論是禪、淨、律、密、教,通通都要歸於這念不生不滅的心體、戒體。

  持戒就是在這念心上用功,不論五戒、八關齋戒、出家戒、菩薩戒,先從事上用功,然後入理,契悟戒體,目的無非是要達到事理圓融的一心境界。依此用功修行,即能行於菩提大道上,方為真正的持戒,終究能超凡入聖、成道證果,真正得自在解脫,這才是持戒最重要的意義與目的。

 
 
 
 
以戒為師

 
   
                     

戒──正順解脫之本

  修行佛道,當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基礎。《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戒是成就佛道的重要準繩,是指引行者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燈塔。

  戒如渡海浮囊,倘若浮囊破一小洞,就渡不了海、到不了岸。所以應嚴持戒法,不令身心有所違犯。《佛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又云:「因依此戒,得生諸襌定,及滅苦智慧。」戒的主要目的在於清淨身口意,進而使行者步向解脫之道。真正的解脫,即是心正,心正而後發之於行,則事事合乎戒法,心正則能從心所欲而不踰越戒法;不但不踰越,更能定慧自在,妙用無邊,所以戒又稱為別解脫。遵循戒法而行於正道,必然可以遠離煩惱惡因,每持一戒便能解脫一個煩惱。持戒清淨則自心清淨,持守淨戒,攝護六根而不令馳騁於六塵,心無妄想雜染,方能入三昧正定,進而啟發清淨智慧。

毘尼住世 正法不滅

  戒為佛陀親口所教誡,是延續佛法的重要軌範。戒法不僅是躬行實踐的方便門,更是續佛法脈的動力。過去,釋迦牟尼佛將入滅時,阿難尊者請示釋尊:「佛在世時,弟子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當以何為師?」佛陀回答:「以戒為師。」佛法能否長久住世,在於佛弟子能否至心將戒法落實。戒為三乘之共基,三乘道果能否相續不斷,皆是以戒為本。佛身真常,本無出世及滅度,放逸之人雖值聖世,不異「末法」;持戒之人雖生末世,不異「正法」。

  披緇出家所求為何?持守淨戒,上求下化,從利他當中完成自利,方能紹隆佛種,令正法久住。六祖大師云:「心地無非自性戒。」心當中無邪見煩惱,知道由起心動念處觀照自心,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又不落於善惡兩端,進而了達一切法緣起性空,該提起時提起、該放下時放下,於一切佛事功德中不執著,回歸當下這念心,如此才能直契如來本懷,體悟戒法真正的精神與意義。

  
  
  
  
持戒──安定身心的妙方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榜法師

  戒律是佛門中規範身心的要法,能令身口意三業清淨,進趣解脫之道。圓通居訥和尚曰:「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蓋豫備則無患。」凡受戒者,即具足清淨戒體,能發揮防非止惡的作用,離諸惡法,防範於未然。

持戒──最佳的自我管理

  戒律對於一般大眾而言,有怎樣的意義與影響呢?現代人講求管理之道,如企業管理、家庭管理、情緒管理……有了良好的管理,方能使企業穩固經營,使家庭和諧,使個人的人際關係更順暢。事實上,持戒就是一種最佳自我管理的方法。透過持戒,建立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除了避免犯錯、犯法之外,也是一種信用的呈現,守信重諾者在事業上乃至與人相處上,自然能獲高度的信任。

  戒,簡單而言就是彼此之間共同遵守的原則。功利主義充斥的現代社會,多數人以自我利益為優先考量,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猜忌與不信任。然而人不能遺世而獨立,須與他人合作共存方能立足於家庭、社會。倘若人人信守共同的原則,推己及人,由一身至一家,由一家至一社會,乃至擴展至一國,整個大環境必然充滿安定與和樂。

持身無犯 自心自在

  有些人認為戒是一種束縛,其實不然。對於持守戒律感到不自在,源自於放不下私欲,當戒律與自我的欲望相牴觸時,便覺得身心受拘束。殊不知逞私欲即是自尋煩惱,後續還將承受無盡的苦果。相反地,持守戒律,雖有一時的不自在,但身心端正後,戒律於無形中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往後不管身處何地皆無入而不自得。因此,無論佛門的戒律或國家的法律,以及種種為人處世之道,都是幫助大眾建立人格、導正身心的方便法門。

  古德云:「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吾人應取法前人的智慧,謹記在心。面對擾人身心的境界時,當冷靜思惟,借助戒律的力量,自我約束、審慎行事,方不致損人害己。誠然,持戒是立身處世及安定社會的一帖良藥!

 
 
 

戒律與自由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雨法師

  戒律,是諸佛如來的大慈悲。透過持守佛陀的教誡,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明辨客塵

  一般人在心境轉換的當下,總以為是自己在作抉擇:看見溫暖的顏色,情緒轉向柔軟;聞到怡人的香味,嘴角不經意泛起微笑。直到發現,環境中沒有溫暖的色系,情緒無法緩和;生活中沒有激昂的音樂,心情無法振奮;沒有安神的沉香,念頭便趨浮動──赫然警覺:感官在刺激的溫床中,早已失去了自主的能力!

  原來,我們很少能真正決定什麼,只是常隨著所遭遇的環境作出反應而已。給予外在環境這麼大權力,致使自己無法作主的──竟是自己的欲望。隱藏在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欲望,分分秒秒地攀緣外在的色、聲、香、味等塵境,而沒有防備的自覺,就在欲望一點一滴的偷襲下,漸漸地麻痺了。於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看似自由,實際上卻是戕害覺性的見解,正是自由最大的障礙。

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不在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當我們受到欲望引誘,想做什麼,卻能自制的不為所動。一旦失去自覺,我們就失去了自由,不僅失去自我控制的意志,更無法管理情緒;只有覺性存在,我們才不會被欲望偽裝的假自由所欺瞞。戒為無上菩提本,有了戒律,自覺即有了嚇阻欲望偷襲的盾牌,如此,自制力與情緒管理也於其間漸漸成熟。透過持戒,能養成不隨順習氣的意志,因持戒清淨而益加明澈的慧眼,更能輕易地辨別真正的需求與欲望的幻化,一旦認清想要與需要,自制與情緒管理的定力自然具足。

  成熟的情緒管理與自制力,即是真自由、真自在,能於一切時中任運無礙。孔子七十能從心所欲而不踰矩,心中的欲求與世間的和諧無有一絲違犯衝突,這是真自由;諸佛菩薩因其所願,能弘範三界,度脫眾生,這是大自在。真自由與大自在皆由持戒清淨而來,戒律實乃為解脫之因,自在是持戒之果,只有真持戒才得大自在。


 
 
 
當家作主的心--受持五戒

 
                    

  繁忙緊張的都會生活中,身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能常有這樣的經驗:「又睡過頭!」房裡已擺了兩個鬧鐘,上班或上課還是遲到……「又吃得太飽!」其實不怎麼餓,為了兩三樣喜歡的菜,只得整晚撐著肚子等它消化……「又聊得太久!」方便的手機或網路聊天室,讓人天南地北地聊著,直到離線才驚覺耽誤了不少正事,到了月底看見帳單更是悔不當初。

明辨塵境中的主人

  一般人往往是知道「應該」做什麼卻沒做到,明白應當怎麼做卻不那樣做,甚至始終分不清「需要」與「想要」的差別。或許多數人覺得那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這層出不窮的小差池,所呈現的其實是紛擾煩躁的生活,以及不協調的身心。於是伴隨著當代文明的進步與物資的豐饒,躁鬱症與自殺人數比例也節節高昇。從佛法的角度來探討身心失調的原因,我們可以說:人的身體容易對外境產生反應,各種感官如眼、耳、鼻、舌、身執著於美好的色、聲、香、味、觸等等感受。既有所謂的「美好」,相對地必有「醜惡」存在,相對的事物總是生滅無常:今年流行的,明年會退流行,今天還新奇的,明天便過時了,乃至於網路世界的變化更在轉瞬彈指之間。當我們的心思隨順身體感受,而忙著對外在事物加以分別、取捨時,我們原本靈明妙覺的這念心便失去自主能力,成為身體的奴役。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心意識與身口言行的失調,往往是我們這念心作不了主的結果。

持淨戒 開善法之門

  心若能作主,不僅身心能夠調和,更是進一步開創成功事業與圓滿人生的資糧。古往今來不論是東方、西洋,或是任何領域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能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身口言行,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再如富蘭克林說明其自幼起畢生奉行的守則,包括「節制飲食」、「儉樸」、「誠摯」、「正直」等項目;又如印度聖雄甘地,終其一生堅持素食、非暴力,甚至力行禁欲,他為印度爭取到了國家獨立自主權與人民的自由。所以能作主的這念心,不但可以管理我們的身口意,更能讓這有限的色身饒益無數的有情眾生。要這念心當家作主是可以練習的,受持五戒可說是令這念心作主的「特訓方案」之一。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佛陀傳授在家弟子的根本戒法。

  就內容言,五戒與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有其相似之處,然而五戒延伸的範圍更廣,戒行也更細微。以不殺生戒為例,包括的對象是一切有情眾生,鳥獸蟲蟻、天龍鬼神及三塗惡道的眾生,既有究竟目標又有次第步驟可循。依持守程度之粗細分為上中下三品,「不殺人畜」屬下品不殺生戒,若非但不殺還積極止殺護生,便是持上品戒了。持守下品五戒可以端正人格,種人道之因,未來自能感得人身的果報,而其中又因戒行微細的不同,所得報身也就有好壞、貧富貴賤等差別;至於持守中、上品五戒,能於起心動念處觀心返照者,則是生天或超凡入聖之因。發心持守五戒,這念心在得受五戒的當下也就開始作主了。

理想的生活──由作主開始

  持戒,能於日常生活中訓練我們這念心的作主能力。再以不殺生戒為例,過去可能對蚊蠅蟲蟻、老鼠蟑螂這類眾生既厭惡又畏懼;學佛受戒後,起初可能強忍心中厭畏的情緒,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殺害牠們只是橫結惡緣;然而這些眾生無所不在,為了堅持戒行,逐漸懂得思考這些眾生存在的原因,於是開始保持環境的整潔,無形中創造了清淨的環境。而持戒過程中對佛法的深入思惟則能增長智慧,正如《佛遺教經》所說:「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每堅持一次戒行,便能增進一分定力與智慧,同時也增強了這念心的作主能力,戒行因此能由粗入細,這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所以受持五戒是啟動提升人格的正向循環機制。

  累劫以來的無明習氣,非一朝半夕可以革除殆盡,持戒過程或許會經歷許多障礙,但過程中的痛苦都是為了除去偏差的部分。當面對習氣能不煩惱、不氣餒時,身心便能調和,也能於世間開展出理想的生活與自在的人生。

 
 
 
 
持戒與自我管理

 
                     文/普榮精舍禪修班學員 張愛卿(傳際)

  成功必備的條件,包括做事的能力與做人的能力,做人的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以及管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即是自覺力與執行力,當順境時,能自醒覺察、居安思危;當逆境時,不怨天、不尤人,能自省且檢討改進。這種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是守紀律,亦即是守戒律,進退間不踰越規矩、不失分寸。

止惡行善 諸事順遂

  社會上的人事規章、獎懲辦法、出缺勤等,都屬於團體共同遵守的條約,也是一種戒律。然而社會團體與國家法令,僅止於對人身的行為規範;佛教戒律的規範,則除了人身行為之外還包括了意念的規範。戒律的重點在於自我內在的管理,提升心性品德,長養慈悲心與平等心,經由內在管理的自我約束,對團體規章便能夠遵守,團體間自然不易有紛爭。由於心懷慈悲,對一切生命便能夠包容與尊重,而不會與人結惡緣,善緣具足,自然諸事順利,所求皆遂。

  持戒是修行的基礎,目的在防非止惡。凡是有損於人的事絕對不做,凡是有利於人的事則非做不可,簡單而言,即是「已作之惡令中止,未作之惡令不作;已行之善令增長,未行之善令其生」。《成實論》云:「若無持戒,則無禪定,以持戒因緣,禪定易得。」佛法總綱約攝成戒定慧三學,由戒生定,因定生慧,因果關係倏然分明。

自戒 自省 自覺

  佛法中的持戒,以五戒為根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其實也是當今社會每一個人所應遵守的生活公約與法則。由於眾生多欲,所以苦難不止,由於眼、耳、鼻、舌、身、意被外境吸引,而產生愛憎分別,因愛憎而產生貪、瞋、痴等欲念,因欲求不滿而起煩惱,乃至於造作惡行。是故,持戒即管理自己的六根,不攀緣、不貪著,少欲知足,而後能得安樂自在。

  持守戒律者能自省、自覺,所以擁有沉穩堅定的執行力,而於待人處世中奠下的良善基礎,更是將來學業、事業乃至道業成就的重要因素。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