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本期主题--持戒








依循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能令行者收摄身心,
于二六时中觉察、觉照,日日加功用行,觉性自然提高。
自心清净,不仅行事能保持高度效率,
待人处世圆满和谐,家庭、社会也能因此安定繁荣。
 
 
 

觉大和尚开示持戒的意义与重要性 
 


  什么是戒?大略来说,防非止恶就是戒。戒就像国家的宪法、学校的校规,对于一个守法的人来说,诸多的法规都是多余的,因为他根本不会去触犯,反而因为有了法规的保护,随时都心安理得。同样地,戒是为了一些不知道善自护念或已养成坏习惯的人而制立,规范身口意不造作恶业,时时刻刻保持三业清净,就能与菩提心相应,所以戒是修行学佛的根本。

  《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要想启发智慧,就必须修定;而修定要有所成就,则须持戒。所谓“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如果持戒不清净,就不容易得到真正的禅定。无论禅、净、显、密等任何宗派,都是以戒为根本。戒分为出家戒和在家戒,出家戒包括沙弥(尼)十戒、比丘(尼)戒、出家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在家戒包括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

修行的地基──五戒

  古德说:“道在红尘闹市修,全凭五戒做根由。杀生戒除慈心大,不贪财物廉洁优,见色不贪性清净,荤酒永断性长流,欲学长舌莫妄语,成佛不须出世求。”修行欲成就佛道,必须以五戒作根本;如果无法将五戒守好,其他的戒则更不容易做到。如同建造高楼大厦,地基稳固,才可一层一层的筑建高楼,而五戒就好比最下一层的地基,是非常重要的。五戒是佛法当中最根本的戒法,无论是在家戒、出家戒,都是以五戒为根本。

  持戒可分为粗细不同的层次,以不偷盗戒而言,例如:到朋友家拜访时,正巧朋友不在,若看到桌上有一叠钞票,这时候即使没有其他人在场,自己还能禁得起考验而不去拿取。除了身不贪财,眼睛、耳朵也要做到不偷盗,如不偷看他人的东西、不偷听别人讲话,这属于较微细的部分。更微细,则是在心上持戒,时时返照这念心,偷的念头一起,马上照破,如此就是在心上持戒,最后达到没有妄想、颠倒,安住于实相,归于这念心体。民初的弘一大师持戒相当严谨,但是他却谦虚地说自己连五戒优婆塞都无法承担,律宗大德尚且如此,可见得戒法微细的层面;虽然持守微细的戒法不容易,但修行学佛的人仍是要持得愈细愈好。将戒持得清净、持得微细,才容易修持微细的法门,进而深入佛法的堂奥。

  此外,持戒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以五戒来说,单单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消极的持戒;若能采取主动,不但不杀生,还能救生、放生,不但不偷盗,还能布施,不但不邪淫,还能积极去宣传伦常道德,这就是积极的持戒。所以消极的持戒是自利,积极的持戒就是自利利他,属于菩萨行。

戒为佛道之纲纪

  戒有“别解脱”之意,即各别持守一条戒,便各别解脱一个烦恼。过去,优波离尊者持戒清净,于事、于理都能落实在生活当中,甚至连最微细的心念也都能清明地觉照,时时刻刻安住在寂然不动的空性中,最后漏尽烦恼而得证阿罗汉,进而受大众推举,作为众中之纲纪以维持僧团伦理及和合。所以,戒是佛道之纲纪,无论修持任何法门,都必须以戒为基础。在佛法来讲,团体的纲纪就是道场中的丛林规矩;个人的纲纪就是自己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如果种种戒条、纲纪都能落实,身行、心念便会随之清净,烦恼因此得以解脱。

心上用功 总归戒体

  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戒是通达无上菩提、解脱烦恼的一座桥梁,也是渡过生死大海的浮囊。持戒的这念心就是佛性,开始觉悟的这念心就是“始觉”。但是始觉属于理上的觉悟,仍须藉由事相上的磨炼,也就是藉境炼心。我们的心无始劫来有众多的无明烦恼,所以进一步要“觉察”,经常反省检讨自心,觉察到烦恼就马上对治──“觉照”,使这念心能和佛一样产生大智慧。觉照了以后,又归于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的平常心,时时保持正念、正定,最后破除了无始无明就能“觉悟”,觉悟了,这念心就能与佛相应。达到此最高的境界,这念心时时安住在实相,就是戒体,也就是不生不灭的这念心。所以万法归宗,无论是禅、净、律、密、教,通通都要归于这念不生不灭的心体、戒体。

  持戒就是在这念心上用功,不论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戒、菩萨戒,先从事上用功,然后入理,契悟戒体,目的无非是要达到事理圆融的一心境界。依此用功修行,即能行于菩提大道上,方为真正的持戒,终究能超凡入圣、成道证果,真正得自在解脱,这才是持戒最重要的意义与目的。

 
 
 
 
以戒为师

 
   
                     

戒──正顺解脱之本

  修行佛道,当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基础。《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戒是成就佛道的重要准绳,是指引行者从生死此岸到达涅?彼岸的灯塔。

  戒如渡海浮囊,倘若浮囊破一小洞,就渡不了海、到不了岸。所以应严持戒法,不令身心有所违犯。《佛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云:“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戒的主要目的在于清净身口意,进而使行者步向解脱之道。真正的解脱,即是心正,心正而后发之于行,则事事合乎戒法,心正则能从心所欲而不逾越戒法;不但不逾越,更能定慧自在,妙用无边,所以戒又称为别解脱。遵循戒法而行于正道,必然可以远离烦恼恶因,每持一戒便能解脱一个烦恼。持戒清净则自心清净,持守净戒,摄护六根而不令驰骋于六尘,心无妄想杂染,方能入三昧正定,进而启发清净智慧。

毗尼住世 正法不灭

  戒为佛陀亲口所教诫,是延续佛法的重要轨范。戒法不仅是躬行实践的方便门,更是续佛法脉的动力。过去,释迦牟尼佛将入灭时,阿难尊者请示释尊:“佛在世时,弟子们以佛为师;佛灭度后,当以何为师?”佛陀回答:“以戒为师。”佛法能否长久住世,在于佛弟子能否至心将戒法落实。戒为三乘之共基,三乘道果能否相续不断,皆是以戒为本。佛身真常,本无出世及灭度,放逸之人虽值圣世,不异“末法”;持戒之人虽生末世,不异“正法”。

  披缁出家所求为何?持守净戒,上求下化,从利他当中完成自利,方能绍隆佛种,令正法久住。六祖大师云:“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当中无邪见烦恼,知道由起心动念处观照自心,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又不落于善恶两端,进而了达一切法缘起性空,该提起时提起、该放下时放下,于一切佛事功德中不执着,回归当下这念心,如此才能直契如来本怀,体悟戒法真正的精神与意义。

  
  
  
  
持戒──安定身心的妙方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见榜法师

  戒律是佛门中规范身心的要法,能令身口意三业清净,进趣解脱之道。圆通居讷和尚曰:“古圣治心于未萌,防情于未乱,盖豫备则无患。”凡受戒者,即具足清净戒体,能发挥防非止恶的作用,离诸恶法,防范于未然。

持戒──最佳的自我管理

  戒律对于一般大众而言,有怎样的意义与影响呢?现代人讲求管理之道,如企业管理、家庭管理、情绪管理……有了良好的管理,方能使企业稳固经营,使家庭和谐,使个人的人际关系更顺畅。事实上,持戒就是一种最佳自我管理的方法。透过持戒,建立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除了避免犯错、犯法之外,也是一种信用的呈现,守信重诺者在事业上乃至与人相处上,自然能获高度的信任。

  戒,简单而言就是彼此之间共同遵守的原则。功利主义充斥的现代社会,多数人以自我利益为优先考量,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猜忌与不信任。然而人不能遗世而独立,须与他人合作共存方能立足于家庭、社会。倘若人人信守共同的原则,推己及人,由一身至一家,由一家至一社会,乃至扩展至一国,整个大环境必然充满安定与和乐。

持身无犯 自心自在

  有些人认为戒是一种束缚,其实不然。对于持守戒律感到不自在,源自于放不下私欲,当戒律与自我的欲望相抵触时,便觉得身心受拘束。殊不知逞私欲即是自寻烦恼,后续还将承受无尽的苦果。相反地,持守戒律,虽有一时的不自在,但身心端正后,戒律于无形中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往后不管身处何地皆无入而不自得。因此,无论佛门的戒律或国家的法律,以及种种为人处世之道,都是帮助大众建立人格、导正身心的方便法门。

  古德云:“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吾人应取法前人的智慧,谨记在心。面对扰人身心的境界时,当冷静思惟,借助戒律的力量,自我约束、审慎行事,方不致损人害己。诚然,持戒是立身处世及安定社会的一帖良药!

 
 
 
 
戒律与自由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雨法师

  戒律,是诸佛如来的大慈悲。透过持守佛陀的教诫,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明辨客尘

  一般人在心境转换的当下,总以为是自己在作抉择:看见温暖的颜色,情绪转向柔软;闻到怡人的香味,嘴角不经意泛起微笑。直到发现,环境中没有温暖的色系,情绪无法缓和;生活中没有激昂的音乐,心情无法振奋;没有安神的沉香,念头便趋浮动──赫然警觉:感官在刺激的温床中,早已失去了自主的能力!

  原来,我们很少能真正决定什么,只是常随着所遭遇的环境作出反应而已。给予外在环境这么大权力,致使自己无法作主的──竟是自己的欲望。隐藏在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欲望,分分秒秒地攀缘外在的色、声、香、味等尘境,而没有防备的自觉,就在欲望一点一滴的偷袭下,渐渐地麻痹了。于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看似自由,实际上却是戕害觉性的见解,正是自由最大的障碍。

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当我们受到欲望引诱,想做什么,却能自制的不为所动。一旦失去自觉,我们就失去了自由,不仅失去自我控制的意志,更无法管理情绪;只有觉性存在,我们才不会被欲望伪装的假自由所欺瞒。戒为无上菩提本,有了戒律,自觉即有了吓阻欲望偷袭的盾牌,如此,自制力与情绪管理也于其间渐渐成熟。透过持戒,能养成不随顺习气的意志,因持戒清净而益加明澈的慧眼,更能轻易地辨别真正的需求与欲望的幻化,一旦认清想要与需要,自制与情绪管理的定力自然具足。

  成熟的情绪管理与自制力,即是真自由、真自在,能于一切时中任运无碍。孔子七十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心中的欲求与世间的和谐无有一丝违犯冲突,这是真自由;诸佛菩萨因其所愿,能弘范三界,度脱众生,这是大自在。真自由与大自在皆由持戒清净而来,戒律实乃为解脱之因,自在是持戒之果,只有真持戒才得大自在。


 
 
 
当家作主的心--受持五戒

 
                    

  繁忙紧张的都会生活中,身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能常有这样的经验:“又睡过头!”房里已摆了两个闹钟,上班或上课还是迟到……“又吃得太饱!”其实不怎么饿,为了两三样喜欢的菜,只得整晚撑着肚子等它消化……“又聊得太久!”方便的手机或网路聊天室,让人天南地北地聊着,直到离线才惊觉耽误了不少正事,到了月底看见帐单更是悔不当初。

明辨尘境中的主人

  一般人往往是知道“应该”做什么却没做到,明白应当怎么做却不那样做,甚至始终分不清“需要”与“想要”的差别。或许多数人觉得那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这层出不穷的小差池,所呈现的其实是纷扰烦躁的生活,以及不协调的身心。于是伴随着当代文明的进步与物资的丰饶,躁郁症与自杀人数比例也节节高升。从佛法的角度来探讨身心失调的原因,我们可以说:人的身体容易对外境产生反应,各种感官如眼、耳、鼻、舌、身执着于美好的色、声、香、味、触等等感受。既有所谓的“美好”,相对地必有“丑恶”存在,相对的事物总是生灭无常:今年流行的,明年会退流行,今天还新奇的,明天便过时了,乃至于网路世界的变化更在转瞬弹指之间。当我们的心思随顺身体感受,而忙着对外在事物加以分别、取舍时,我们原本灵明妙觉的这念心便失去自主能力,成为身体的奴役。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心意识与身口言行的失调,往往是我们这念心作不了主的结果。

持净戒 开善法之门

  心若能作主,不仅身心能够调和,更是进一步开创成功事业与圆满人生的资粮。古往今来不论是东方、西洋,或是任何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能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身口言行,如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再如富兰克林说明其自幼起毕生奉行的守则,包括“节制饮食”、“俭朴”、“诚挚”、“正直”等项目;又如印度圣雄甘地,终其一生坚持素食、非暴力,甚至力行禁欲,他为印度争取到了国家独立自主权与人民的自由。所以能作主的这念心,不但可以管理我们的身口意,更能让这有限的色身饶益无数的有情众生。要这念心当家作主是可以练习的,受持五戒可说是令这念心作主的“特训方案”之一。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佛陀传授在家弟子的根本戒法。

  就内容言,五戒与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有其相似之处,然而五戒延伸的范围更广,戒行也更细微。以不杀生戒为例,包括的对象是一切有情众生,鸟兽虫蚁、天龙鬼神及三涂恶道的众生,既有究竟目标又有次第步骤可循。依持守程度之粗细分为上中下三品,“不杀人畜”属下品不杀生戒,若非但不杀还积极止杀护生,便是持上品戒了。持守下品五戒可以端正人格,种人道之因,未来自能感得人身的果报,而其中又因戒行微细的不同,所得报身也就有好坏、贫富贵贱等差别;至于持守中、上品五戒,能于起心动念处观心返照者,则是生天或超凡入圣之因。发心持守五戒,这念心在得受五戒的当下也就开始作主了。

理想的生活──由作主开始

  持戒,能于日常生活中训练我们这念心的作主能力。再以不杀生戒为例,过去可能对蚊蝇虫蚁、老鼠蟑螂这类众生既厌恶又畏惧;学佛受戒后,起初可能强忍心中厌畏的情绪,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杀害它们只是横结恶缘;然而这些众生无所不在,为了坚持戒行,逐渐懂得思考这些众生存在的原因,于是开始保持环境的整洁,无形中创造了清净的环境。而持戒过程中对佛法的深入思惟则能增长智慧,正如《佛遗教经》所说:“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每坚持一次戒行,便能增进一分定力与智慧,同时也增强了这念心的作主能力,戒行因此能由粗入细,这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所以受持五戒是启动提升人格的正向循环机制。

  累劫以来的无明习气,非一朝半夕可以革除殆尽,持戒过程或许会经历许多障碍,但过程中的痛苦都是为了除去偏差的部分。当面对习气能不烦恼、不气馁时,身心便能调和,也能于世间开展出理想的生活与自在的人生。

 
 
 
 
持戒与自我管理

 
                       文/普荣精舍禅修班学员 张爱卿(传际)

  成功必备的条件,包括做事的能力与做人的能力,做人的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以及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即是自觉力与执行力,当顺境时,能自醒觉察、居安思危;当逆境时,不怨天、不尤人,能自省且检讨改进。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是守纪律,亦即是守戒律,进退间不逾越规矩、不失分寸。

止恶行善 诸事顺遂

  社会上的人事规章、奖惩办法、出缺勤等,都属于团体共同遵守的条约,也是一种戒律。然而社会团体与国家法令,仅止于对人身的行为规范;佛教戒律的规范,则除了人身行为之外还包括了意念的规范。戒律的重点在于自我内在的管理,提升心性品德,长养慈悲心与平等心,经由内在管理的自我约束,对团体规章便能够遵守,团体间自然不易有纷争。由于心怀慈悲,对一切生命便能够包容与尊重,而不会与人结恶缘,善缘具足,自然诸事顺利,所求皆遂。

  持戒是修行的基础,目的在防非止恶。凡是有损于人的事绝对不做,凡是有利于人的事则非做不可,简单而言,即是“已作之恶令中止,未作之恶令不作;已行之善令增长,未行之善令其生”。《成实论》云:“若无持戒,则无禅定,以持戒因缘,禅定易得。”佛法总纲约摄成戒定慧三学,由戒生定,因定生慧,因果关系倏然分明。

自戒 自省 自觉

  佛法中的持戒,以五戒为根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其实也是当今社会每一个人所应遵守的生活公约与法则。由于众生多欲,所以苦难不止,由于眼、耳、鼻、舌、身、意被外境吸引,而产生爱憎分别,因爱憎而产生贪、瞋、痴等欲念,因欲求不满而起烦恼,乃至于造作恶行。是故,持戒即管理自己的六根,不攀缘、不贪着,少欲知足,而后能得安乐自在。

  持守戒律者能自省、自觉,所以拥有沉稳坚定的执行力,而于待人处世中奠下的良善基础,更是将来学业、事业乃至道业成就的重要因素。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