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本期主題--信心








信心,是成就世出世間一切事物的基石。
經云:「有信心者,入佛寶山,得諸道果。」
於諸佛法深生正信,必能乘智慧法船,渡越茫茫苦海。
 
 
 

覺大和尚開示信心 
 


建立信心 增長善根

  信,由「人」與「言」組成,所謂「人言為信」,表示從人口中說出的話語應當要有誠信,所以儒家講「民無信不立」。佛法中也強調信的重要,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有了信心,就能產生力量,有了力量,就能夠以歡喜心承擔任何事情,乃至於能產生智慧,以正面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情,知道事情的發生是在考驗自己、磨鍊自己,而不會產生負面的想法。舉例而言,如學生在學校念書,對於課業、學校,乃至於對社會、國家都有信心,信心建立了,必然會產生力量努力用功,成就自己的學業。

  又如淨土宗以「信、願、行」為生淨土的三資糧。心清淨,就如同身在淨土當中,而要達到心清淨的境界,就必須具足信、願、行。信人人本具佛性,信因、信果,信人人皆可成佛,這就是信。除了要有信心,還要有願心,願自己可以成正覺、可以成道。進一步還要「行」,把這個信願落實在日常生活上,從日常生活中去實踐,隨時返照自心,無論在順境或逆境,都能坦然面對,從因至果,從事至理,安住正念,這就是行。佛法講「信滿成佛」,對佛所說的道理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信心達到圓滿的境界,道業就能成就。所以,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信心都是很重要的。

佛法大海 正信能入

  如果只是信,而缺乏正信,人生的方向就會南轅北轍,愈走愈遠。所以不論做人做事,乃至信仰任何宗教,都要有正知正見及正信。因此薰習佛法,也是先要了解什麼是正信。「正信」的佛法禁得起時間、科學的考驗,因為佛法是真理,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佛法中,依信的深淺不同,分成幾個層次。「初信」是剛開始學佛、信佛的階段。有些人信仰宗教是緣於現實生活遭逢逆境,遂而求神問卜、求菩薩庇佑,這屬於初信。假使一直停留在初信,只知道「事」,不知道「理」,就容易退失道心。佛法當中有「事」也有「理」;事就是事相、方法、儀式;理是事相中所蘊含的真理、道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否則一聽到他人批評,就會禁不起考驗而退失信心。

  初信只是信仰的開始,進一步還要聽經、研究佛法,知道禮佛、敬神的意義。例如,拜觀世音菩薩,要知道觀音菩薩在理上代表大慈大悲,而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只要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心,人人都可以成菩薩;拜媽祖,是因尊崇媽祖孝順的精神,所以拜媽祖就要學習媽祖的孝行;拜關聖帝君,是向關公學習忠義、智勇雙全的精神,這樣子來禮佛、敬神,就是正信。

  從「初信」到「正信」,從信仰到學習,就好比學生景仰教授的智慧,進一步向教授學習,希望能成就像教授一樣淵博的涵養。同樣地,信仰佛菩薩,不僅是拜佛菩薩而已,還要向諸佛菩薩學習,學習如何成為佛菩薩,這樣了解信仰的意義,才是「正信」。所以,拜佛一方面是向佛菩薩學習,二方面是藉此來懺悔自心當中的過失,藉著思惟佛菩薩的智慧、慈悲,進而反省、改正自己的過錯,使內心安定、平靜。

信心不二 步向正道

  每個人都可以行菩薩道,諸佛菩薩並非遠在西方或天上,其實每個人的自心當中就有佛、有菩薩。佛經提到,念佛即是念自性,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等佛號,來啟發心當中的自性佛,這就是念佛的真正意義。我們心中也有一卷無字真經,藉由誦《金剛經》、《普門品》、《六祖壇經》……等有形有相的經典,來啟發我們自性的經典,進而體悟自家珍寶,如此對於佛法就真正能深信不疑。

  「深信」之後還要繼續努力,如佛經所說,成就菩薩道必須修六個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就像修學分一樣;正在學習的當中,是菩薩;學習圓滿了,就是佛。要相信每個人都做得到,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生活中,凡夫往往隨境生心,心隨外境起伏而動盪不定,然而人的一生不管擁有多少財富、功名、事業,到最後也無法帶得走。明白佛法,知道萬物不離成住壞空,心念有生住異滅,唯有契悟這念靈知靈覺的心性,亙古彌今、不生不滅,方能禁得起大風大浪,在境界當中不受影響,仍然保持平靜、祥和,真正體悟到生活於世界上的真實意義。

  學習佛法,經過「初信」,慢慢建立正確的知見,即是「正信」;有了正信,依正法而行,達到「深信」,相信佛法是真實不虛的道理,在任何環境下都不會退失信心。深信佛法,明悟自己本具的佛性,自然能找到一條光明大道;更進一步知道如何用功,由初信到正信,由深信到成道證果,依這樣的次第來修行,一定不虛度此生,終究必能成道證果。

 
 
 
 
信為道源功德母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霆法師

信──成辦道業的原動力

  舉凡我們會產生欲望,想去實現某一願望或事物時,總是對該事物懷抱著幾分信心,而這個信心的來源常常是我們對該項事物的理有幾分信任,認為它是合情合理的,符合我們的邏輯思考模式。如果,我們對該項事物的道理根本不認同,認為它是子虛烏有的,那麼壓根兒就不會有想去完成它的動力。所以,「信」是成辦一切事物的原動力,就好比車子引擎的發動器,沒有了它,車子就無法發動,更遑論行千里路了。

  同樣的,在修行的路途中,「信」對每一位行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們修行的一個根本與入手處。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修行,從最初的信佛所言,進而行佛所行,廣修種種善法,積聚福德資糧、增長善根,使我們日趨於正道,乃至最後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都需要有「信」的根柢方能成辦。古人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有至誠懇切的信心,任何事都能成就。然而,一般人的毛病患在信心不足、疑心病重,因此在修行的路上多半是進進退退、搖擺不定,追究其原因,乃是對於道理的了解不足。

建立信心 解行並重

  佛法不同於一般世間的記問之學,只要懂得道理而且能應付考試就好,更重要的是必須親身體證。如祖師大德所強調的「信、解、行、證」,由信起解,再由解起行,從力行當中印證實理,有一分的印證便有一分的體會,有一分的體會必能增長一分信心。倘若沒有身體力行,「信」則無法生根茁壯,當境界風一來,就容易被吹倒而退失菩提心。因此,信心的建立是來自於理的實行,唯有解行並重、實際印證,才真正能建立起對佛法的深切信心。宋理學家王陽明先生教導後人「知行合一」,可見做學問除了理上的了解外,還必須把理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由力行而印證道理,如此迴互用功才能達到真知,建立對修行的信心。當信心達到滿分時,一切事務必然能圓滿成就,誠如經上所云:「信滿成佛」。

  「信」隨著修行用功的程度不同,可分為初信、正信、深信及真信四種。例如,初接觸道場時,所憑藉的信心是對於三寶外相的莊嚴攝受,對佛法的道理仍是一知半解,是善根剛萌發的階段,這屬於有事無理的初信。因為對於道理還未深入,很容易因外境的影響而退失菩提心。所以,必須進一步至道場聽經聞法,對佛法中的因果、緣起性空及人人本具佛性的道理有了正確的認識,並於事上、理上都能信受佛所教敕之理,此是屬於具足事理的正信。慢慢的,日久功深,漸入佳境,最後因緣成熟即能契悟人人本具的佛性,對佛法的道理達到深信的階段。這時信心不再受外界的影響,就算世界所有人都質疑佛法的真實性,仍不為所動。修行若能循序漸進地用功,使信心生根,進而一心專注,繫念於道,於過程中永無退失、懈怠,最後一定能徹悟本具的佛性,圓滿無上菩提。

堅定信根 入佛智海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證悟實相,成就佛果,揭示了一切眾生皆有本具的佛性。之後於靈鷲山拈花,將此一脈心法傳予迦葉尊者,從此以心印心,代代相傳而至今日,無有間斷,這在在證明了人人皆具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機會。《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又云:「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由此可見,成就道業所需具備的先決條件是「信」,只要深信佛陀所說的道理,依之而修,無量的自性智慧、功德法藏自然能顯露出來。

  
  
  
  
佛法大海 唯信能入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據法師

  何謂信?《成唯識論》云:「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對治彼不信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信為道源功德母,「信」是增進道業的一股動力,能長養一切善根。

斷疑生信 惑障俱除

  過去有居士到仰山慧寂禪師的道場參訪,於山門前向禪師問道:「山門有三,入寺院應從何門而入?」禪師答:「由『信』門入。」一切行門,無不以「信」為入道要門,淨土宗以「信、願、行」為往生淨土的三資糧,由「信」起步,長養一切諸善法,終至通達究竟的彼岸。《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解、行、證,為修學佛法的四個階段,從信受佛法開始,進而了解佛法,力行佛法,更進一步便能證悟佛陀所說的真理。

  《大乘起信論》略說信心有四種:「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簡單來講,信,就是信三世因果、信佛性本具、信人人皆能成佛。

  或有人懷疑:「我信佛很虔誠啊!為什麼佛不保佑我?」須知,信有邪信、迷信、初信、正信、深信的差別,所謂「虔誠」,是否真能達到深信不疑的境地?真正的深信,就如同〈金剛經讚偈〉所云:「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忘人法解真空。」能超越人、我,必定能突破障礙,獲福無量。所以,問題在於自己,怎能說佛祖不保佑?

信受佛法 開顯智慧

  過去,印度王舍城外有一佛寺,寺中有出家比丘百餘人。寺院附近有一奉持五戒的居士,聰穎精進且深信唯有通達佛理、悟佛知見才能成就道業。她每日供養一位比丘,並至誠恭請法師開示佛法,求問經義。一日,輪到一位摩訶盧比丘前去應供,這位剛出家的年長比丘,對佛法僅是一知半解,又聽說這位居士深諳佛理,因此甚為憂惱,但又不好拒絕,只好懷著畏懼的心情,緩緩前行,逾約定時間才到達居士的府上。居士見老比丘安詳徐步,心想:「這位比丘行步極具威儀,必定是有道聖者,他的開示一定也會是寶貴的妙法,等一下要專注聆聽,把握求法的好機會。」虔誠供養後,居士便頂禮求法,不敢仰視,此時於座上的摩訶盧深感慚愧,不知如何開示,不禁低聲自嘆:「人愚無知,實在苦惱!」居士聞之,視為無上至寶,老比丘則趁其專注思惟之際,快速趕回佛寺。

  居士反覆思慮這段話的奧妙之處:「愚無所知就是十二因緣法的根本,由此苦本循環不已,生死流轉,故言甚苦……」她當下頓斷見惑,證了須陀洹果。歡喜之餘,即入庫藏櫃取出寶衣欲謝師恩,但四處見不到老比丘,心想老比丘一定以神通飛回去了,於是就攜帶寶衣前往寺院拜謝老比丘。老比丘憂心悄悄地回到寺院後,聽說施主追隨而來,更覺不安,就關上門不敢出來。摩訶盧的師父是位證道的阿羅漢,知道居士的來意,也知道摩訶盧悟道的因緣已成熟,遂喚他出來應供並給予開示,此時,摩訶盧內心的煩惱當下頓除,證得須陀洹果。公案中的居士,只因一句平淡無奇的話即證初果,這是因為信根堅定,對三寶具足信心所致。

穩固信根 行道不退

  不僅出世法講信心,欲成就世間一切善法,也要具足信心,哲學家托爾斯泰說:「決心便是力量,信心引來成功。」國父孫中山先生說:「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孫中山先生歷經十次起義失敗而不氣餒,最後革命成功,建立中華民國,所憑恃的是什麼呢?唯是堅定不移的信心。

  道業能否成就,端看自己對正法有幾分信心,《金剛經》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吾人但能信受佛言,深信本具心性與佛無異,以堅定的信念奉行佛法,依循正道,捨妄歸真,由此去解、去行,焉有不證之理。

 
 
 
 
信心的重要性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擔法師

心生淨信 善德聚集

  在修持佛法的過程中,首要即是信心的建立。不僅在宗教上須有信心作為起點,人生於世,倘若對自己的學業、事業沒有足夠的信心,不但學業難有成就,事業也不易成功。因此,信心對人生有一定的影響層面,小至個人,大到整個國家民族,乃至於將來成佛作主,都是以信心為根基。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三》記載,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在祇園精舍為弟子們說法,開示中舉了一個譬喻來詮釋七種不同眾生的業力因緣與輪迴果報。由「七事水喻」的公案中,我們可以更了解信心與善法功德之間的關係。其中這七種眾生隨著信念、願力及行持的不同,所招感的境遇也大異其趣。

  第一種眾生,是長年累劫都沉入黑暗的水底裡,無法浮出水面,因為生生世世不信因果,毀謗佛法,不但心中常起惡念,更動之於身口意,造作種種不善之行。

  第二種眾生,是偶爾一度浮出水面,又再度長期沉溺到水裡,他們的信念非常淡薄,假使起了一絲善念,也如同深海當中的一點螢光,十分微弱,雖然偶有善行,但是泰半時間身口意都在造惡業,耽著於財、色、名、食、睡五欲當中,所以生生世世都在三惡道裡浮沉去來。

  又有一種人,平日不作虧心事,心地也善良,雖然對所追求的目標與認定的價值觀有信心,卻缺乏正確的信仰,墨守自己的信念與善根,而不肯進一步修持善法來滋養心苗,他們僅是浮出水面來盼顧四方。

  再提升一點的,是既能受持三皈五戒又對佛法生起正信者,他們對因果的道理相信不疑,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會動搖退轉,已從水裡完全出離而不再沉淪。

  更有一種人,能在水中有目標地自在游行,他們既能深信佛法,又肯從因上努力,行善布施,心常存慚愧想,窮畢生之力要斷除煩惱習氣者。

  而正由水中慢慢接近解脫岸邊的,是那懷著堅定如金剛般的信念,並依此信念發起精進勇猛心,斷除貪、瞋、痴、慢、疑等五結使,出離了生死輪迴的桎梏,而不再回三界裡受生的行者。

  再者,秉持著「信、願、行」三資糧,以清淨無為之心圓滿成就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一切煩惱的,就是已經到達解脫無為彼岸的賢聖尊者。

以正信為因 以願力持身

  佛陀說「七事水喻」,即是在告訴世人,「信心」是一股向上提升的原動力。這股動力能砥礪我們遠離一切罪愆與過患,終究抵達解脫的彼岸。修行學佛,對佛法要有信心,在生起信心的當下,這念心是清淨無染的,信心好似一股清流,能洗滌心中的疑慮塵垢。是故,有一分信心,便能換得一分的濁水澄清;有十分信心,便換得十分的濁水澄清。修行路上,以淨信為基礎,一切善心德行依此而發展聚集,這就是所謂的「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處在物欲橫流的先進世代,人類的精神生活較已往顯得貧乏,因此,欲令人心向上以及顯發清淨的本然德性,必須具備使人除惡向善的這份信念;如果缺少了這種淨信之力,一切的善法善行都很難成就。有了這份信念後,進而能相信因果,行善積德,人生便能愈走愈順遂;而更進一步地相信人人本具佛性,當信心達到絕對百分之百時,也就是所謂的「信滿成佛」,這念絕對清淨的心即能與佛心相應。如《六祖壇經》所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以正信為因,以願力持身,更廣修六度萬行,植下出世的清淨種子,將來必能成就無上菩提之果。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