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惟下觉大和尚开示忏悔
如实忏悔 清净安乐
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其后过。每个人难免都会有过失,造了过失就会障碍自己,所以要立即悔过,如实忏悔,心才能清净安乐。儒家也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道惭愧、忏悔,改过迁善,是很重要的。
忏悔就是要返照自心,时时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若不知返照自心,不清楚自己所起的是善念、还是恶念,就容易走错路。知道返照自心,人生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就能生一切功德、善法。
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于过去的错误,要能改正并且看破、放下,从今以后绝不再犯同样的过失。古人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去的已经过去,以前是在迷惑当中,那个我已经死了,从现在开始是一个崭新的生命,知惭、知愧这念心才是真正的我,这个我时时刻刻保持觉性,就是今日生。如《大学》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时刻刻检讨反省,使这念心安住在善法、慈悲心、恭敬心、精进心上。如此真正发自内心的忏悔,就能够灭罪,得清净安乐,达到忏悔的目的。所以忏悔在佛法当中是很重要的法门。
阿阇世王忏悔病愈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神医耆婆。当时,阿阇世王因毁谤僧团而致全身长满恶疮,耆婆告诉他:“大王!我虽是天下神医,能治各种病,就是治不了您的病,因为这是业障病。如今只有到佛陀那里去忏悔,才能得救。”于是阿阇世王就找侍者抬他到佛陀那里忏悔,虔诚忏悔之后,病就好了。所以从事相上而言,忏悔能治身病,也能治心病。生病时若不知惭愧、忏悔、精进用功,而只靠药物治疗,是不容易痊愈的。
事忏 加功用行
怎么样忏悔才能灭罪?忏悔分为事忏与理忏,这两种忏悔都不能缺少。事忏,就是在佛像、三宝前诚心发露。发露就是自己说出所犯的过失,现在诚心悔改,往后不再犯,希望佛、法、僧三宝,一切善知识,为自己作证明,这是事忏。
事忏也有种种的标准,譬如诵经,应该诵多少卷;持咒,应该持几十万遍;拜佛,应该拜多少拜,都有一个标准,端看所犯的罪是轻、是重而制其标准,这些都属于事相上的忏悔。事相上忏悔之后,唯恐自己还没办法消罪,所以进一步要做到理上忏悔。
理忏 观罪性空
所谓理忏,就是静坐“观罪性空”。“观”就是思惟,思惟一切诸法都是缘起,善法是缘起,恶法也是缘起;既然是缘起,缘起性空,其本性就是空性。能犯的这个人,是四大假合,地大归地、水大归水、火大归火、风大归风。这样一分析,一切诸法都是毕竟空寂。既然人也是空,罪性也是空寂,谁在受罪?谁在造业?哪里还有罪过?这就属于理忏。
最高的理忏就是无生忏,也是最究竟的忏悔。“无生忏”,就是这念心要时刻安住在无生,超越善恶。佛陀慈悲,开示罪不从任何地方来,而是从颠倒生,诸法缘起,缘起性空,一切皆是虚妄。既然如此,则“一念不生,万法无咎”,心安住在实相上,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这就是最高的忏悔。如此就能真正“一了百了”。
事理圆满 究竟解脱
然而,并不是学了很多忏悔的方法,就可以任意的造业,要偷就偷、要抢就抢、要吃就吃,做了之后再来忏悔灭罪,有这种预设心念、预设立场,明知故犯,忏悔就没有效果。
佛法中每一件事情都有事、有理,所以忏悔的时候,事和理要同时具足。诵经、持咒、念佛、拜佛,断恶修善,用种种的加行来消除业障,这属于事。理,就要观察这件事情是缘起、性空,一切善恶诸法都无自性,了不可得,能所俱空,罪也不可得,这就属于理忏。事当中有理、理当中有事,事忏之后再加理忏;理忏之后,又不妨事忏。
如此融会贯通,事理圆满,就无罪不灭,无福不生。罪忏清净,福德就现前,就能消灾免难、遇难呈祥,最后也能得到究竟的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