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本期主题──开卷有益








  燃智慧灯启正知见

  学习与读书,是启发人生智慧的方便之门。选择好书,长养正确观念,能涵养道德、良知,陶冶健全的人格。而佛法经典蕴含人生的真理,能让心灵澄彻,歇止烦恼;透过正见的思惟,智慧也随之增长,生命的路途将愈走愈光明。



觉大和尚开示
光明人生的灯塔──正知正见
 
 
  正知正见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因为有锐利的眼睛,能将事物看得清清楚楚,即使远行,也不会在途中迷路。正确的知见也像一盏明灯,能够照亮黑暗,在人生路上才不致迷失方向。

 

佛的知见就是正知正见

  “知见”这两个字的意义,分开来讲,“知”就是知道、思惟;“见”就是观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由“知”而成为“见”,由“见”而启发了“知”,彼此有相互带动的作用。

  每一个人都有知见,然而知见并不全然一样,人生观也就不同。“知见”可以使人类的生活长期陷于黑暗,也可以引导人类走出黑暗,迈向光明。所以,拥有正确的知见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对佛法认知不清楚的人,总以为佛法浩瀚艰深、玄奥难懂,所讲的道理与现实生活脱节、不相干。这种认知极不正确,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在阐释、启发、教导、告诉我们佛的知见,佛的知见就是正知正见。

  正知正见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因为有锐利的眼睛,能将事物看得清清楚楚,即使远行,也不会在途中迷路;正确的知见也像一盏明灯,能够照亮黑暗,在人生路上才不致迷失方向。正知见能使我们建立完整的人格,而后再进一步提升。因为知见正了,知道要修福德与智慧;思想、观念和作为净化、清净,此时的知见就是净知净见,达到了这种清净的境界,妙智慧就会被启发出来。所以《圆觉经》上说:“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藉外在经典启发自性真经

  所谓妙智慧,就是对一切事物,都能观察入里的微妙智慧,到达了这个境界还要再提升,达到无上的正知正见,就是所谓的成道、成佛。佛法所讲的“佛”,是依据“智慧”的层面来讲;当人的智慧和福德完全成就,而且一切达到最圆满的境界,那就是“佛”了。佛并非在遥远的西天或天上,其实每个人的自性就如同一尊佛;我们心当中都有一卷无字真经,藉由持诵《金刚经》、《普门品》、《六祖坛经》……等有形有相的经典,以启发我们自性的经典,如此亲得自家珍宝,对于佛法就真正达到深信不疑。“深信”之后继续努力依法修行,这念心恒在正念、正定上,自然能心想事成,事业成就,道业成就。

 
 
 
 
择书的智慧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生的经验、阅历累积记录而成,若懂得用心品尝,可以丰厚我们的人生,增广见闻。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旆法师

  书有很多种类,好书可助我们确立正知见,导引人生正路,使人生的旅途,不会迷失方向,例如工具书可帮助我们学习技能,增长专业知识;史书使我们了解历史兴衰,以古人为镜,策励后人继承古贤圣志,造福人群,防范恶治,作为警戒;文学的书可陶冶性情;科学、天文的书探究物质世界的真相;古圣贤人的自传则惕励我们人生的方向;宗教书给予我们精神寄托、提升、净化;四书及六艺书,让我们于中了知古代重视伦理道德、各种技艺、礼乐制度,君子的道德智慧亦由此薰修出;而佛学书籍、各种经典、忏文等,带领我们认知苦空无常、众生本具佛性、三世因果、缘起性空、万法唯心的真理,使我们脱离轮回,找到永恒不灭的真正皈依处。所以,读好书,就像认识善知识,使人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得以改正习气,断恶修善,待人处世圆满,这一生受用无穷。

  不好的书则会惑乱心志,增长恶心、邪见,例如淫乱的书会迷乱心性,使人看了起心动念,增长欲望,更可能因此伤害别人,作出强暴、乱伦等事;邪知邪见的论说则染着本自清净的心性,可能因此背离正道,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引发世界战乱的根源。例如悖离因果观的论述,使人不相信因缘果报之理,一昧行恶,害人害己;否定道德说,只推崇娱乐,导致人们耽溺眼前的享乐,荒废一生。所以读到不好的书,不仅使自己受害,更因八识田中薰染的种子,长邪知见,产生负面的思想、行为,进而影响别人,造成一生的遗憾,并成为对社会、国家的伤害。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生的经验、阅历累积记录而成,若懂得用心品尝,可以丰厚我们的人生,增广见闻。而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慎读好书、善书、圣书,可以助益我们在人生路途中克服种种的困境挫折,进而修德济众。若能更加了达佛法的真理,依教奉行,行菩萨道,则更能断恶修善,破惑见真,转凡成圣。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一生,读好书,读圣书,则成就善道;读知见不正的邪书,则引领到三涂恶道。是故学人要谨慎选择,方不会踏错脚步,枉来人生这一遭。

 
 
 
 
如何藉读书以提升心灵

  能够解除烦恼,开启智慧,点燃本性的智光,可以自利利他,即是好书。例如中国的四书、五经,揭示了人伦之常、圣王之道;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更开展出宇宙的真理,令人出离生死苦海,皆是传世不朽的典籍。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译法师

  人,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生命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难道就这样一日复一日,老病死过一生?……出家前,心里有太多的疑问找不到答案,寻寻觅觅多年,直到有一天,读到《金刚经》,如同苦海舟航遇明灯,才找到回家的路。人生苦乐顺逆交替,谁能一生没有烦恼、困惑?而一切都必须从“心”作起,提升心灵的层次,找回本具的真心,自然就能产生智慧,逢苦不忧,遇难不愁。

以好书滋养心灵

  现代人每天都生活在分别、计较、爱憎、得失、苦乐之中,身被境转、心随物迁,茫茫然于红尘中,不知所终。我们每天不忘以三餐长养色身,但我们拿什么滋养心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好书。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本书如同一名善知识,即使没有机会认识古圣今贤,仍可以从他们的著作中汲取智慧,自我学习。

  读书须慎选好书,真正的好书就是一座宝山。懂得读好书,不但能解惑,甚至可以悟道。天台祖师慧文大师读《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而豁然大悟。历史上许多圣贤伟人,都因书中的片语只字而领悟人生的真谛。

  如何才是“好书”呢?能够解除烦恼,开启智慧,点燃本性的智光,可以自利利他,即是好书。例如中国的四书、五经,揭示了人伦之常、圣王之道;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更开展出宇宙的真理,令人出离生死苦海,皆是传世不朽的典籍。

透过闻思修提升自我

  薰修佛法阅读经藏,旨在净化心灵,需遵行闻、思、修三步骤,即口诵、耳闻、心惟、身修。闻者,时时听闻学习,将一本好书反覆研读,甚至背诵。在研读与背诵当中,眼见文字,耳听声音,一字一句皆是善根苗种,依文解义,返照自心,时机成熟,自然心领神会,开花结果。

  “思”就是用心思惟书中的义理,体会领悟它的深意。“智者悟真,理将俗反”,真理往往超脱于凡物俗情外,若不用心思惟体会,难以契入。明朝的理学家王阳明,为了研究“格物致知”的道理,反覆思惟竹子为何空心。起初始终找不到答案,但因为专心思惟的结果,最后终于体悟到其中的道理,而作了一首偈子:“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修”即修行,就是“知行合一”。即使明白千百番道理,不如起而行其一;将所悟得的义理藉以修正自己,检讨反省,端正人格,清净内心。知而不修,不过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例如三十而立的孔子,四十而不动心的孟子,即是正心修身、知行合一的典范。而佛陀更是万行具足,圆满庄严,了达宇宙人世所有一切真理。历代祖师大德,追随圣人的脚步,身行菩萨道,广度诸有情,即是修行最好的例证。

一门深入 方有所成

  读好书,尤其是出世间的佛法经论,切忌囫囵吞枣,博而杂乱。必须透过四个条件:谦恭、专注、精进、长远,达到一门深入的功夫,方能有所成就。学人们应虚怀若谷,不自满、不预设立场、不画地自限、亦不妄自菲薄,以真诚恭敬之心来读书学习,一分恭敬就消一份业障。专注认真,注意力集中,心无杂染、不散乱、不昏沈,就易产生极致的效果,与义理、法门相应。精进用功,不懈怠放逸,寒暑无替,昼夜六时都能把心靠在用功的法门上,如慢火煮水,即使再愚钝的人,不断地加温,火不熄,水总有烧开的一日。短期的精进易为,长远的精进难行。数月数年的用功或能行,而学海无涯,一生一世,甚至累生累世长远的精进,以整个生命为之,始有超凡入圣之机。

契悟真心 智慧常显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教导我们,藉经典中的文字般若起观照,破除我、法两执,才能契入无为的中道实相。求取学问、知识、法门,不过是自利利人的前方便,若有所契悟或成就,皆不可执着;世间、出世间的学习,乃有为法,有为终将幻灭。万法皆空性,唯有真心才不灭。真心就是不思善、不思恶;无取舍、无分别、无憎爱的这念心──此即我们的“本来面目”。读了万卷书,能读者为谁?所读者何在?推寻了不可得,此即“真空”;说真空,又能日理万机、日写万字,此即“妙有”。能契悟这念“真空”生“妙有”之心,就找到了生命的源头活水,自能显发清净的智慧,人生必定愈走愈光明!

 
 
 
 
永恒的黄金屋
 

  止恶行善,澄清心水,待心垢尽净,不假外求,这一座永恒的黄金屋,自然现前。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庄法师

阅读人的迷思

  人的一生中,从最初的开始,直到最后的结束,始终是在形形色色的方盒子中进进出出。

  多数的人们一辈子汲汲营营,只为了拥有大一些、美一些、多一些的方盒子。不论时局是升平或是衰颓,人们总有许多理由趋使着自己追逐世间的名利财色。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了营谋梦想中的黄金屋,于是,从小到大,我们不断地学习种种知识和技能。

  年轻的岁月中,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是沉甸甸的书包里的教科书和参考书。一张耀眼的学历,虽然不能保证一辈子的顺遂,然而在现今的社会当中,却是出人头地的凭藉。从阅读当中,我们从无知渐渐累积各种知识,由少渐多,由浅入深,然而,如果这些知识是用来谋取个人的名利,那么,就如同孟子所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善用知识方为福

  “读书”这件事,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几乎也就等于是准备大大小小的考试。若迷失了学习的目的,那么,不论学子们的知识堆叠聚积得多么深厚,如果没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对于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于全世界来说,这些锐利得可怕的知识,或许并非是福,而是祸。

  邪见纷歧的现代,有些人们阅读的习惯,不是为了陶冶性情,更不是为了涵养品德,却是一种纾遣。生活步调紧张,稍有余暇也只想解闷寻乐,因此出版品中,愈是扭曲、颠覆的题材,就愈是能够吸引群众的关注。大众以为消遣性的阅读无伤大雅,却忽略了潜移默化的力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久受到声色暴力的薰习,谁能染而不污?

寻求生命的解脱之道

  五欲声色之享是人们所企求的。一生当中,前二十年的焚膏继晷,中间二十年的披星戴月,终是免不了最后二十年的发白齿摇。拚了一条命,去谋取转眼成空的名利,是这人世间的迷惘。

  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洞察了人命的无常和世荣的虚妄,当他开始试图寻求生命的解脱之道,那么,他该如何找寻最究竟的解答呢?

  世间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所陈述的学问和知识,无法超越人类经验的范畴。一切的学问,只能依据人世间的经验法则进行归纳和推演,难能提供出离之道。

  孔孟思想是人类智识的精萃,简质的言句当中蕴含着精微的义理,静心于微言大义之中细细省思,会解其中道理并且行之不懈,即可建立崇高的人品,而实践《大学》之修齐治平则可进而使家国安康。然而,儒家思想虽然指明中庸之道,却以为“中庸不可能也。”孔孟学说虽然蕴含着出世的初津,若不藉由大善知识的指引,世间人殚精竭虑也难觅蹊径。

打造万德庄严的黄金屋

  生生世世,我们漂泊在三界之内,如同无根的浮萍般,沉浮流浪。业风往那儿吹,便要往那儿去受报,容不得我们说一声“不要”。世世生生,我们身陷于火宅之中,犹如无知的稚童般,以苦为乐。厌苦求乐,复造苦因,是以无法摆脱业力的牵缠和轮回的命运。

  生,必有接踵而来的老、病、死。再大、再美、再多的黄金屋,百年之后,人去楼空。

  人生在世,唯有藉由善知识的引导和佛法的薰修,将人欲之私和五欲之过于自心中革除,才能进而悟明自己不生不灭的本具佛性。如同大和尚所说:“菩提涅?之因,即检讨反省。”止恶行善,澄清心水,待心垢尽净,不假外求,这一座永恒的黄金屋,自然现前。

  追寻永恒的黄金屋,先要明了这屋子是本具的,人人都有。进一步“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安住本觉,不染尘境,运无缘慈,兴同体悲。悲智双运,由大悲心,起大用,行大行,于红尘中广行六度,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在他受用之中透彻自受用之理,即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修三观、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即能打造万德庄严的黄金屋。

 
 
 
 
佛法典籍的传译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遥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唐.义净大师


    

佛教经典结集

  佛教经典的编纂,始于佛陀入涅?后不久,弟子们为了永久保存佛陀所说的教法,开始进行遗教的“结集”(会诵及编纂)。在佛教传播的三千多年间,经典的流传大体上经过了口传、书写、印刷三个阶段。印度最初结集三藏时,是通过问答式的会诵,把佛的说法编成简短的语句。当时由佛陀弟子阿难尊者诵出“经”,优波离尊者诵出“律”,富楼那尊者诵出“论”。后至阿育王时代第三次结集,才将三藏典籍书写成文字保存下来。

  佛教典籍,经过不断的整理、编纂,汇集成一部全书,称为“大藏经”。在古时,大藏经也叫一切经,简称契经或藏经;它的内容主要是由经、律、论三部分构成,故又称《三藏》,分别则称为经藏、律藏、论藏。

  经藏,意译契经藏。佛所说的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经部类。律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律部类。论藏,意译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抉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后人以殊胜的智慧,将佛陀的教法加以论议解释,并且予以组织、体系化而成论着。

汉地佛教初传之始

  我国现存的汉文《大藏经》,是由后汉以来,直接或间接从印度和西域输入,写在贝叶(贝多罗树叶)上的各种佛经原典翻译过来的。汉朝至隋唐时代,都靠写本流传。因此写经风气大盛,出现以抄经为生的专门行业。

  汉明帝永平七年(西元六四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于是派遣使者十二人往西域访求佛法。永平十年(西元六七年)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翻译了第一部佛典──《四十二章经》,同时在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所以一般皆认为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七年)是汉地佛教初传的开始。

  早期佛经的翻译,多属私人工作,没有一定的翻译组织。从东晋时代起,才陆续发展出有规模的译场;也开始有译场的制度及译经的规则、方法,促进了译经事业的进步。至于译者,一开始是以印度和西域等地来的僧人为主,以后渐有中国僧人加入。后汉时期,来到中国的著名佛典翻译家是安息国的安世高大师和月支国的支娄迦谶大师。后代著名的翻译家有西晋竺法护大师、后秦鸠摩罗什大师、东晋佛驮跋陀罗大师及昙无谶大师、唐代不空大师等。

西行求法

  佛教传来中国,最初以翻译的佛典进行传法工作。由于初期所译的经典,大都按照印度的文字思想所成,中国人不容易接受。同时,多数的佛经原本,经过西域各地间接输入后,不是散佚不全,就是传译失真,因此在流传过程中,常常会在理论上发生一些矛盾,使研究经教的人莫知所从。所以在佛教盛行后,许多法师力图改变此一状况,于是就产生了西行求法的活动。

  从三国时代一直到唐代为止,这段期间有许多人为佛法的弘传西行求法。但我国古代到印度交通不便,无论是陆路或海路,都要经年累月地跋涉山川和漂洋过海,尝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根据佛教史传的记载,在成千成百的求法高僧中,真正能够幸存学成而归的,只是极少数人而已。

  佛法经教自印度流传至中国,必须经过运送及翻译两个过程,方能呈现在学人的眼帘。由运送的过程来说,陆路则流沙万里,峻岭万重;水路则无际海洋,波涛险恶,这是一重困难。由翻译的过程来说,必须仰赖祖师大德,梵华兼通,深解佛理,用毕生的精神着力于笔墨之间,才能成办译经大事,这又是一重困难。乃至一部佛经须经过好几次运送,众多人力翻译,方能成就完整的法宝。

  以《楞严经》为例,此经古时是印度国宝,不许外传,关吏对出境人搜查至严。般剌密谛大师为了将《楞严经》流传至中国,便另用绢帛书写小字本,用蜡裹好,割开胳臂存于肉内,待伤口愈合才出境。到中国,再割开肉取出翻译。这样为法忘躯的精神,闻之令人动容。

  今日能够端坐几案前,展卷阅读,有幸见闻佛法,除庆幸自身福报深厚,更应感念这些经典得来不易。义净大师曾作偈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遥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深刻传达历代诸祖如何心系法脉,发“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愿,在生死疲困间,艰辛地为传承佛法而努力。再读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更须生珍重心,精进修行,立正知见,体解大道,上报四恩,下济三涂,方是真为三宝弟子。

 
 
 
 
读一本光明的书
 

  看着桌前的《禅宗法脉》,发一个至诚恳切的大愿,愿一切众生都能从听经闻法中,找到自家珍宝,契悟自性光明。
 
 
     
                                    文/见涌法师

  翻开书桌前的《禅宗法脉》,看到祖师们接触出世法的公案,当下这念心是感恩的、是震撼的。

  “六祖惠能大师──一日,负薪至市中,闻客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悟。”“来果禅师七岁时闻《心经》有省,逐萌出家之念。”“紫柏大师十七岁时仗剑远游,中途逢大雨,遇虎丘僧,僧偕其共伞同归寺。夜闻僧众诵《八十八佛洪名宝忏》而心开悦,翌晨遂拜师设斋,请剃发。”……,读到此处,心中不但对高僧大德的悲愿致上最敬礼,更赞叹他们辞亲割爱的行谊。

  抱持一颗恭敬虔诚的心,一段感人的记载又回荡心中:十八岁的克勤大师,出家前在妙寂寺大殿旁,正专注听着虔诚、肃穆的诵经声时,一位老僧递给他一本《金刚经》,克勤大师从老僧手中将经书接了过来。他随手翻开一页,一行经文跳入眼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里不觉一震,暗想:“怎么如此熟悉,好像在那里读过似的,难道我前世是出家人?”回到书房,他迫不及待地翻开《金刚经》,顿时被这部指明人生归向的法宝感动了。

  克勤大师体悟到这是一部阐明根本智慧,导引人们证悟真实的经典著作,这种智慧如同金刚,可以扫除一切虚妄之法,牢固树立佛法的真谛。在经中,如来告诉他的弟子须菩提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有三界六道中的一切众生,如来都要使他们断尽烦恼,永离诸苦,进入绝对清净圆满、永恒妙乐的涅?世界,获得究竟的解脱。

  佛的教诲多么平易近人,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金刚经》中的文句,又在克勤大师的脑海浮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想:为什么人一定要把自己的一生套进名缰利锁中?再说,体悟佛门的博大精深义理,不也是一种乐趣,一种涵养,一番事业。于是克勤大师决定出家修行,弘法利生。

  阖上书本,反观目前社会,人们重视物质层面的发展,精神上却泛起一阵阵的迷惘、空虚,于是不良书刊及邪说外道趁虚而入,腐蚀人心。此时,端赖佛法净化蒙尘的人心,导正沉沦的社会,引领人们走向光明。

  看着桌前的《禅宗法脉》,发一个至诚恳切的大愿,愿一切众生都能从听经闻法中,找到自家珍宝,契悟自性光明。


 



上一页